看到萤火虫代表什么 用萤火虫照明苦读 一条笔杆子改变万千人命运

2019-08-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30多年前,他还是个年轻的基层新闻工作者,凭着"只要有颗为民心,记者也能真扶贫"的心气儿给<人民日报>写了一封来信.1984年6月24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他的文章<穷山村的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并配发了题目为<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从此改变了一个穷苦山村的面貌,也改变了这个山村几代人的命运.看到萤火虫代表什么 用萤火虫照明苦读 一条笔杆子改变万千人命运30多年后,他在<光荣的追寻>录制现场和主持人敬一丹回望过去畅想未来,那清

30多年前,他还是个年轻的基层新闻工作者,凭着"只要有颗为民心,记者也能真扶贫"的心气儿给《人民日报》写了一封来信。1984年6月24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他的文章《穷山村的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并配发了题目为《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从此改变了一个穷苦山村的面貌,也改变了这个山村几代人的命运。

看到萤火虫代表什么 用萤火虫照明苦读 一条笔杆子改变万千人命运

30多年后,他在《光荣的追寻》录制现场和主持人敬一丹回望过去畅想未来,那清晰的思路和流畅的表达,会让观众忘记这位受邀参与访谈的嘉宾已经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

他就是福建省《闽东日报》原总编辑、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得者王绍据。

看到萤火虫代表什么 用萤火虫照明苦读 一条笔杆子改变万千人命运

肩担道义,以笔鼓呼

1984年的王绍据在得知福建省磻溪镇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的贫困状况后,长途跋涉数小时亲自到下山溪村一探究竟。当他看到下山溪的居民们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时,王绍据心中十分难受,因为他对贫困二字有着很深刻的感受。

看到萤火虫代表什么 用萤火虫照明苦读 一条笔杆子改变万千人命运

王绍据童年失父,小小年纪承担起赡养母亲,抚养妹妹的重担,他13岁便辍学回家边放牛边参加生产队劳动。在繁重的劳动间隙他还要抽空学习写作,暮色降临后,他就去野外捉萤火虫用来照明,就是借着这微弱的光亮,王绍据一步步走出了贫困。

可以说这些艰难的生活记忆让他对农村有着不一样的感情,也让他有着不一样的冲动——一定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改变贫困农村的面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最有力的"武器"可能就是手中的纸笔了。经过彻夜的奋笔疾书,王绍据写出了《穷山村的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文章,几经坎坷寄去了人民日报。

矢志不渝,真情扶贫

2016年2月19日,在人民网视频直播间,王绍据作为赤溪村荣誉村民和赤溪村的父老乡亲们一起与一位对他们来讲意义非凡的朋友进行了视频连线。他们在视频连线中共同回忆了30年前一起在宁德下乡调研的情景,也是这位神秘的朋友在当时就提出了: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要有"弱鸟先飞"的意识,坚持"滴水穿石"的精神……王绍据在内的宁德人,赤溪人都把这些话落实在了行动中,融进了地区发展中。

这位神秘的朋友是谁?让我们在本周日的节目中为您隆重揭秘!

如今的赤溪村,已不再是曾经贫困闭塞的穷山沟,家家户户都找到了适合自家致富发展的路子。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村里开发了旅游产业、白茶产业等,赤溪村摘掉了贫困帽,村民们齐心挽手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