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优势专业】客观的评价海南大学?

2019-09-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不来虚的,2017年海南大学预算收入大约8.3亿.跟新疆大学水平差不多.高等教育就是比谁有钱,比谁能烧钱.深圳大学一年的预算收入大约50多亿,学校的综合实力,看每年的预算远比所谓的排行榜科学的多.诸如昆明理工大学,宁波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这些学校预算在10亿到20亿之间,综合实力都强于海南大学.[海南大学优势专业]客观的评价海南大学?海南大学有如下一些优势:首先是学校标签优势,海南是211工程大学.即便现在已经讲双一流,但双一流不完全等于985,211.如上表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来,即

不来虚的,2017年海南大学预算收入大约8.3亿。跟新疆大学水平差不多。高等教育就是比谁有钱,比谁能烧钱。深圳大学一年的预算收入大约50多亿,学校的综合实力,看每年的预算远比所谓的排行榜科学的多。诸如昆明理工大学,宁波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这些学校预算在10亿到20亿之间,综合实力都强于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优势专业】客观的评价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有如下一些优势:

首先是学校标签优势,海南是211工程大学。即便现在已经讲双一流,但双一流不完全等于985,211。如上表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来,即便同是双一流B的六所高校,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

【海南大学优势专业】客观的评价海南大学?

985高校预算和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两校预算差距很明显。郑州大学虽然预算与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差不多,但其体量极大,人均分得的预算经费不高,若在预算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郑州大学追赶上末流985和顶尖211的可能性极低。所以,即便提倡双一流,原985,211的格局短期内不会轻易动摇。

大学命名,以地名 大学是最佳的名字。海南大学这个校命取得优于学校自身的实力。海南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100名至200名这一档,但这个名字会让毕业生收益于溢价效应。中国大学数量庞大,很少有人能把985高校的名单全部讲出来,更别说116所211院校。

在这种情况下,以省份直接命名的海南大学 211,绝大多数人会直接把海南大学划归于前100名左右的水平范围。特别海南在全国大多数人的固有印象中,属于旅游天堂,沿海,现在又有自贸港政策,不会将海南与偏远地域联系到一起。故海南大学这个名字可以加分不少。

一流学科 部省合建,提高了海南大学的地位,使预算经费增加,但对毕业生的实际收益都不如211工程来的实在。

211工程的名头,会令毕业生在考研面试,出国申请时略有优势。但人们固有印象中的211大学,是上图所示的这些大学。海南大学与他们的差距,可以从预算差距很直观的感受出来。所以,自己占了信息不对称的便宜,不要膨胀,闷声发大财最好。

世界是比较公平的,在某些方面占了便宜,在其他地方肯定要吃亏,选择海南大学属于面子上占了便宜,里子上吃亏。

首先,海南大学没有好专业,所谓的法学,旅游,农科等专业,都是天坑专业,极难找到高薪工作。特别是农科专业,即便未来有学科评估A 的专业,就读之后找对口工作,收入极有可能被民办高校的程序员们血虐。家里有钱,学什么专业无所谓,家里没钱,建议学IT。

其次,海口所处中国的位置,跟海南大学在全国高校中所处的位置是一模一样的。考虑政治因素,海口是省会城市,属于二线城市,海南大学是211工程大学,我上学那会校友会排名最高80多名。不考虑政治因素,海口的经济水平属于三四线普通地级市的水平,连地铁都没有(修建地铁的最低条件,GDP超3000亿,人口超300万,财政收入超300亿。

海口三项指标,刚好只有一半左右。)海南大学的实际办学实力,可能在全国200名左右,就是一普通一本大学。

海南的经济很单一,就跟海南大学的专业一样。房地产,旅游服务,农业。在海口找工作,远不如内地一二线城市。

海南大学只适合少数家境好的人,不适合绝大数家境一般甚至很差的人。

对于家境好的人,海南大学很自由,没门禁,不限网,不限电。只要不是经常逃课被抓,考试前一天复习一晚上,保证能顺利拿到学位证。大学四年可以很自由的安排自己,去做想做的事情。

准备出国的,对于老外来说,除了排名最靠前的名校,中国的高校他们基本不了解,只知道985,211。申请offer时,本来海南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在全国排名一百五十多名,在出国时,本科背景和那些排名靠前的211并无差异。要知道,高考录取分数线最高的211跟海南大学,差距应该有80分。对于出国党来说,海南大学的211名头,性价比高。

海南是富人的天堂,特别是三亚。若是家境好,又会来事,念海南大学很容易利用地域优势,在四年时间建立自己的小圈子。海南大学位于海甸岛三西路和五西路之间,而海甸岛有很多别墅区,海甸岛五路和六路是海口的富人区,这里居住的多是外地富人,以北京人,东北人居多。我现在住的小区,在冬季随便一个溜圈的老大爷,退休前很可能是个外地厅局级干部。有的甚至和皇亲国戚还有交往。

目前海口的房价还处于价值洼地,单价约15000,我17年底以40万首付够得一套房产,在限购限价的情况下,溢价了约80万。特别是近几年,中央冻结海南楼市的情况下,海南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若是家里能给几十万作为本金投资房地产,以近几个月的海口市场,每月可赚十万。

对于家境不好的人来说,海南大学性价比极低,几乎可以用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形容了。以考海南大学的分数,完全可以去一二线城市的就业不错的一本。

海南是个对穷人极度不友好的地方,来海南最基本的交通工具是飞机。因为火车过海需要轮渡,一旦出现台风大雾天气要停航,一年至少四张机票,四年相比在内地上学差不多要多花两万块的交通费,某些地方可能更多。

海南物价极高,应该比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还高,我去过比海口物价还高的地方,只有三亚。

对于那些卯足劲想考研的穷孩子来说,千万别来海南大学,这边气候对于学习来说,绝对是debuff,不开空调,热,人太难受看不进去书,开空调,爽,想睡觉。说实话,对于进海南大学的学生来说,本科是不是211,对考研影响很小。

因为两财一贸这种650分高考成绩的211跟咱们,学习能力和基础的差距已经很显著了。每年保送清华,北大的不少,但都是那种就业不好的冷门专业。建议你们高考填志愿选个好就业的学校,海南大学不适合你们,不然来了,基本是打肿脸充胖子。

我有几个高中同学在三峡大学念书,理工类专业毕业后都去国企,央企上班。待遇很好,基本可以秒杀海南大学百分之九十五的家里没有背景的毕业生。我是很反感知乎上,大肆渲染211特权论的人,别的学校不清楚,我们学校毕业情况我是调查过的。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接触到很多从八几年到最近毕业的大学生,细致了解过他们的财务状况。

最近十年毕业的海南大学毕业生,家里没背景的,除了极少努力加运气好,进了银行政府上班,现在在海口成家立业了。其余的基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这种能有铁饭碗的,基本三十不足一,除了努力,运气占很大一部分。建议家境不好的学生,选择离家较近的省会城市或者一线城市的一本大学就读。

对于家境特别不好的,建议看看哪些城市国企央企比较多,选择那里的学校就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过度迷信学历,先解决就业吃饭问题。

只要中国未来五年不出现动乱,未来提升学历的机会会很多。财富的积累,不是线性增涨的而是跨越式增长的。等你眼界增长以后,学会使用杠杠,中国崛起过程中,风口带来的红利会推着你前进,这远比你埋头只会努力实现阶级跃升轻松的多。

最后,就是关于海南自贸港的问题,我给你打包票,搞不起来的。你要是因为2018年提出海南自贸港这个概念,而选择海南大学。我劝你洗洗睡吧。海南从1988年建省开始就是经济特区,一堆称谓加持,结果呢?呵呵。

闲来无事,讲一点百度不到的干货。

为什么不要把念海南大学与海南自贸港挂钩呢?因为这存在高考投档分数的溢价问题。现今的新海南大学是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和老海南大学合并而成。新海大的主校区是老海大的,但教学主体却是热农大的。

老海南大学实力极弱,据说两校合并前,老海南大学全校只有两博士,两校合并热农大的师生是极力反对的,据说有省部级校友甚至找到了温相。现今海南大学知名校友,绝大多数都是出自热农大,因为热农大建立于1958年,而老海南大学是1983年建立的,恢复高考前三届学生的学历红利是后面的大学生无法比拟的。

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是一个单位两个牌子,因为热农大原来叫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所以它和热科院合称“热作两院”,其实就是两个名字一个单位。

热农大的校长就是热科院的院长,热农大的书记就是热科院的书记。热农大下面学院的院长同时兼任热科院的所长。以热农大原环植学院和热科院环植所为例,两校合并前,郑服丛教授既是环植学院的院长(正处级),又是环植所的所长(副局级)。

“热作两院”是农业部直属单位,科研实力还是很强的。“热作两院”在上个世纪就培养出自己的专职院士,不少中西部省份全省直到21世纪才培养出第一出自本省的院士。

两校合并,“热作两院”是极为吃亏的。最后一批211本来就是政治平衡,如果热农大不与老海南大学合并,“热作两院”作为农业部直属的三大科研院所,不属于海南省的省属高校不能进入最后一批211。而作为省属高校的老海南大学绝对是116所211高校的最后一名。

结果就是两校合并,海南大学至今风评不好的原因就是老海南大学太菜了。这个刚好跟山西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这样之前被拆分的大学相反。以山西大学为例,原山西大学被拆分成很多学校,作为山西唯一211的太原理工大学就是原山西大学的工学院。所以原山西大学并不完全等同现在的山西大学。而且恰好海南大学的情况的很特殊,两校合并后,使用了弱校的名字(海南大学)。

新海南大学与老海南大学相比,无疑强了许多。但这并不完全是入选211工程的原因,绝大部分原因是与“热作两院”合并。

在2008年至2014年,新海南大学的分数性价比极高,这段时间分数线不断增长。其主要有两个,一是明确211不再增容,确定了116所名额不变。物以稀为贵,211的标签也逐渐被社会强化。二是原热农大的老师,设备逐步从儋州搬到海甸岛。原“热作两院”最大的劣势就是区位条件,以原“热作两院”为主体的新海南大学主校区海甸岛是省会城市的主要城区。

而在信息不对称的过去,肯定有不少人因为对老海南大学的原有观念,放弃报考新海南大学。即便现在已经是2019年,据两校合并不过十多年时间,很多人印象中的海南大学还是原海南大学的印象。2008年至2014年海南大学对所有奔着211名头的考生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学校。

到了2015至2017年,海南大学的最低投档分数,已经溢涨到了与其本身条件相匹配的饱和状态。

但2018年的自贸港政策宣布,无疑会造成投档线的继续溢涨,从2018年开始,报考的考生就要好好考虑自身的需求了。

在海南自贸港政策刚宣布不久,我就推断出江东新区要建立。海口本来的规划重点是打造西海岸的新城区,整个海口市区地形是一个长方形,北边是海,现在禁止填海造地无法拓展,南边是生态保护区,也禁止开发。西边已经盖满了房子,唯有东海岸还未开发。假如真的要建立海南自贸港,肯定是要在江东破土动工。

海南属于边疆地区,绝对不可能比肩深圳。高层不可能把高新产业布局在一旦开战,就是最前线的地方。海南的未来地位应该对标美国的夏威夷。

海南未来将是海军前出印度洋的基地,导弹基地的最前沿。所以只能布局旅游业,产业结构不可能发生根本的改变。

未来海南的房价将比肩北京,上海,深圳。目前三亚的房价已经赶上广州。如果从使用效率考虑,三亚绝对是中国最奢侈的房产。三亚市区平均价格单价30000一平,以一套100平的住宅按揭为例,首付100万,贷款200万。

每月月供要10000块左右,月收入至少要达到20000块。海南本地人根本买不起三亚的房子,所以这些房产所有者多是外地富人。这些购房者一年只居住一季,有些甚至只居住一个月。按一年只居住一季计算,一个人在北京和三亚同时购买一处房产,花三万一平住三个月确实要比花六万一平住九个月要奢侈。买这样的房子,更多是一种炫富。

如果自身家境不好,念海南大学就好比穷人买三亚的房产。远不如买一套广州的房子来的实在。

即便真的建成所谓海南自贸港,按计划那也是2035年以后的事情。距今还有16年,现在就考虑是不是太早了一点。

富贵险中求,赌赢了收益自然没的说,赌输了怎么办。对于富人来说,赢得起输得起,但对穷人来说,赢得起输不起。

下海一词就是出自海南,当年海南建省之初,人们以为海南将是第二个深圳。十万人才下海南,便有了下海一词。那时候海口的商品房价格达到一万块一平,是北京上海房价的十倍。后来随着朱相刺破了海南房地产泡沫,海南发展银行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破产的银行。十万下海的人才,唯有冯仑,潘石屹这种极少数提前撤离的人赌赢了。

绝大多数人都赌输了,所以不要觉得自己会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