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中焦篇66】《温病条辨》第二卷 中焦篇

2019-02-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四苓合芩芍汤方(苦辛寒法)     苍术二钱猪苓二钱茯苓二钱泽泻二钱白芍二钱黄芩二钱广皮一钱五分厚朴二钱木香一钱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分二次温服.久痢的病人不能用.八十八.暑.湿.风.寒挟杂伤人,恶寒发热交替发作,这时表证明显,里证又急迫,腹部不舒,而且下痢,宜用活人败毒散治疗.本证是中气虚弱的人,水谷之湿不能运化,又感受了当时的风湿,湿邪阻滞气机,所以,表证和里证都很急迫.[温病条辨中焦篇66]<温病条辨>第二卷 中焦篇方中用人参益气健脾为君药;用羌活.独活.柴胡.前胡配合

    四苓合芩芍汤方(苦辛寒法)     苍术二钱猪苓二钱茯苓二钱泽泻二钱白芍二钱黄芩二钱广皮一钱五分厚朴二钱木香一钱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分二次温服。

久痢的病人不能用。八十八、暑、湿、风、寒挟杂伤人,恶寒发热交替发作,这时表证明显,里证又急迫,腹部不舒,而且下痢,宜用活人败毒散治疗。本证是中气虚弱的人,水谷之湿不能运化,又感受了当时的风湿,湿邪阻滞气机,所以,表证和里证都很急迫。

【温病条辨中焦篇66】《温病条辨》第二卷 中焦篇

方中用人参益气健脾为君药;用羌活、独活、柴胡、前胡配合川芎从半表半里处引导病邪外出,这正是喻嘉言所称的逆流挽舟的法则;用枳壳宣通中焦的气机,茯苓渗利湿邪;用桔梗宣开肺和大肠的郁闭;甘草调诸药,这是升阳举陷的治法。

这种治法虽然不是直接治痢,却治疗了引起痢疾的病因。痢疾初起,出现恶寒发热,非用此法治疗不可。但如果用它统治伤寒、温疫、痹结是不适宜的。

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原因,一首方剂怎么能统治不同病因导致的疾病呢 本文在风湿类疾病中应用很广,如果只有湿邪而无风邪却兼热邪,就不适合了,更何况温热类疾病呢 那些医术一般的医生用本方治疗温病已经不止一天了,我只看到用此给病人带来的危害,还没有发现它的好处。

    活人败毒散(辛甘温法)     羌活独活茯苓川芎枳壳柴胡人参前胡桔梗各一两甘草五钱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次二钱,加水一杯,生姜三片,煎煮后取药汁七分,一次服完。

如热毒上冲于胃,以致不能进食形成噤口痢,用本方加陈仓米各等分,此方名为仓廪散,服法同前面一样,药量增加一倍,属虚证的噤口痢不能用。

八十九、痢疾已形成,腹部作胀疼痛,用加减芩芍汤治疗。这是痢疾刚刚形成的实证,治疗以疏利肠间湿热为主。     加减芩芍汤方(苦辛寒法)     白芍三钱黄芩二钱黄连一钱五分厚朴二钱木香(煨)一钱广皮二钱上药加水八杯,煎煮后取药汁三杯,分三次温服。

忌食油腻生冷。〔加减法〕如肛门下坠加槟榔二钱。如腹痛剧烈,想解大便,便后腹痛减轻,不久又出现腹痛欲解大便,大便白色粘液多,加附子一钱五分,酒炒大黄三钱;脓血便多加肉桂一钱五分,酒炒大黄三钱,大便通畅后停止用药,不可反复攻下。

如肠中的积滞未净,当减小药量,有脓血便加当归一钱五分,红花一钱,桃仁二钱。

如舌苔腻浊,脉象实,有食积的加山楂肉一钱五分,神曲二钱,枳壳一钱五分。如湿重出现双目发黄,舌苔白,口不渴,加茵陈三钱,白通草一钱,滑石一钱。九十、痢疾湿热内蕴,导致中焦气结,出现脘腹胀满,神识昏乱,用泻心汤治疗。

痢疾由于湿热内蕴,出现中焦气机痞塞不通,用苦辛通降的泻心汤清除体内的湿热,这样结滞可除,痢疾可止。     泻心汤(方法并见前)     九十一、下痢出现红白冻子,苔色灰黄,口渴不多饮水,小便不利,用滑石藿香汤治疗。

本证是暑湿内伏,三焦气机不畅,在治疗时不可见积滞而治积滞,应采用辛淡渗湿,宣畅气机,芳香利窍的方法治疗形成积滞的病因,不治积滞而积滞自愈。

    滑石藿香汤方(辛淡合芳香法)     飞滑石三钱白通草一钱猪苓二钱茯苓皮三钱藿香梗二钱厚朴二钱白蔻仁一钱广皮一钱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分二次服。

九十二、湿温导致大便泄利,出现脱肛,用五苓散加寒水石治疗。这是一种利小便开支河的治法使湿去,泄利自然会痊愈。     五苓散加寒水石方(辛温淡复寒法)     就是在五苓散内加寒水石三钱,服法同五苓散一样,久痢的病人不能用。

九十三、患痢疾时间太久,阳明不固,大便滑脱不禁,宜用人参石脂汤治疗。

九窍不和谐,都属胃的病变,痢疾日久,胃气虚弱,气虚则寒,不能固涩肠道,导致大便滑脱不禁,所以用涩肠止泻的方法治疗。     人参石脂汤方(辛甘温合涩法,这是桃花汤的变法)     人参三钱赤石脂(研细末)三钱炮姜二钱白粳米(炒)一合上药加水五杯,先煎煮人参、粳米、炮姜取浓汁二杯,服时加入赤石脂细末和匀,分二次服。

九十四、大便泄泻,腹部作胀,小便清长,脉象濡小,这是足太阴脾的病变,应当温补脾脏,切忌使用通腑的方法,可用加减附子理中汤治疗。

本证属湿邪重,脾胃虚寒又无热象的证型,用附子理中汤减去甘缓守中的人参、甘草,加茯苓、厚朴温通气机,运化水湿。

    加减附子理中汤方(苦辛温法)     白术三钱附子二钱干姜二钱茯苓三钱厚朴二钱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分二次温服。

九十五、大便泄泻,口不渴,属足太阴脾的病变,严重时浊气上冲出现呃逆,应迅速温补脾土,用附子粳米汤治疗。本条比上条的证状更危重,上条是阴寒之湿困脾土,但脾阳未衰,本条脾阳衰败,阴寒湿邪与体内的虚寒之气毫无制约,因此上条可用通补的方法,本条只能纯粹用温补守中的方法,这是补益阳气制约阴寒邪气的一种治法。

    附子粳米汤方(苦辛热法)     人参三钱附子二钱炙甘草二钱粳米一合干姜二钱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药渣再煎取药汁一杯,分三次温服。

九十六、疟邪挟热,内陷肠胃变为痢疾,延误日久,导致脾胃之气受损,出现面部浮肿,腹部胀满,里急后重等症,这是中气虚弱,邪气内伏的表现,可用加减小柴胡汤治疗。

疟疾之邪多犯经络,痢疾之邪常侵脏腑,所以疟邪致病病位较浅,痢疾之邪致病病位较深。内陷就是病邪由浅入深。治疗的方法应遵照喻嘉言逆流挽舟的原则。

邪陷入里,仍须用升提之法使病邪外出。所以用柴胡引导病邪由下向上,由里达外,配合黄芩清解内外之邪,用人参配谷芽宣补胃阳,丹皮、当归、白芍内护三阴,谷芽消导气分的积滞,山楂畅通血分的积滞。

谷芽可升胃气故能消谷滞、山楂入血故可去肉滞。     加减小柴胡汤方(苦辛温法)     柴胡三钱黄芩二钱人参一钱丹皮一钱白芍(炒)二钱当归(土炒)一钱五分谷芽一钱五分山楂(炒)一钱五分上药加水八杯,煎煮后取药汁三杯,分三次温服。

九十七、春温病邪热内陷,形成痢疾,最容易出现厥证和脱证,用加减黄连阿胶汤治疗。春温病邪热内陷,多表现为热多湿少的症候。

热必会伤阴,所以治法以救阴为主。救阴的方法,不外乎育阴和坚阴二种。本方中黄连可以坚阴,阿胶可以育阴,合起来就命名为黄连阿胶汤。黄芩协助黄连坚阴,生地、白芍辅助阿胶育阴,炙甘草调和诸药。本条与下面二条,本应放在下焦讨论,为便于与各种内陷的征候进行比较,所以列在这里。

    加减黄连阿胶汤(甘寒苦寒合化阴气法)     黄连三钱阿胶三钱黄芩二钱炒生地四钱生白芍五钱炙甘草一钱五分上药加水八杯,煎煮后取药汁三杯,分三次温服。

九十八、病人中气虚弱,清气下陷,肠胃不能固涩的,用加减补中益气汤治疗。本条属邪少虚多的证型,病变偏于气分,所以用益气升阳的方法治疗。

    加减补中益气汤(甘温法)     人参二钱黄芪二钱广皮一钱炙甘草一钱当归身二钱炒白芍三钱防风五分升麻三分上药加水八杯,煎煮后取药汁三杯,分三次温服。

九十九、病人里虚,湿热之邪下陷,形成热痢,出现里急后重,腹部疼痛,左手脉小,右手脉大,用加味白头翁汤治疗。这是病人里虚,湿热下陷将形成痢疾的治法。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篇》中说,热痢出现里急后重,用白头翁汤治疗。

湿热流注下焦,假如没治好,大便必定会下脓血;右手脉大,说明病邪是从上焦或中焦陷入的;左手脉小,是下焦受邪,邪气坚结不散的表现。白头翁无风也能摇曳,禀承了春木之气,有透发下陷的病邪从上而出的作用,也能息风。

此物又吸收了秋金之气,既能清热,又能燥湿,湿热积滞清除后,腹痛也就消失了。秦皮禀承了木水相生之气,为青色,气味苦寒,所以能清肝热。黄连吸取少阴寒水的精气,能清泄肠胃的邪热。

黄柏禀受寒水和湿土的精气,也能清热去湿。加黄芩、白芍是因为内陷的病证,由上焦、中焦传入下焦,而且右手脉大,说明上焦和中焦仍有余邪,以黄芩既可清肠胃邪热,又可以清肌表邪热;黄连、黄柏只走中下焦,黄芩却可走中上焦,因此,黄芩是手足阳明经和手太阴经的药物;白芍能去瘀血,生新血,调理血中之气。

张仲景太阳篇中有表邪末除,因误下导致协热下利的记载。如兼有心下痞梗的虚寒证,用桂枝人参汤治疗;如兼脉促的热证,则用葛根黄连黄芩汤,这与本条是不同的。

    加味白头翁汤(苦寒法)     白头翁三钱秦皮二钱黄连二钱黄柏二钱白芍二钱黄芩三钱上药加水八杯,煎煮后取药汁三杯,分三次服。

白花败酱秋燥出现气血两燔的证候,用玉女煎治疗。秋燥 一〇〇、燥热损伤胃阴,用五汁饮治疗,也可用玉竹麦门冬汤治疗。     五汁饮(方法并见前)     玉竹麦门冬汤(甘寒法)     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分二次服。

脾胃虚弱的病人,加生扁豆;气虚的病人,加人参。一〇一、胃中阴液干枯,外邪已解的,可用牛乳饮治疗。

这是用动物的津血填补人体津血的方法。     牛乳饮(甘寒法)     牛乳一杯加适量的水煮开,一次服完,病重的每日服二次。一〇二、秋燥出现气血两燔的证候,用玉女煎治疗。玉女煎方(见上焦篇)

名医皇甫谧〔方剂趣记图解〕

十枣汤     汉·张仲景《伤寒论》     趣     记时早鸡睡枣园

十枣(汤)戟大遂甘枣大芫花     【组 成】4味:大戟、甘遂、芫花各等份,大枣10枚。     【用 法】除大枣外余药等分为末,或装入胶囊,每服0.

5~1.0克,每日1次,清晨空腹以大枣煎汤送服,得快利后,糜粥自养。     【功 效】攻逐水饮。     【主 治】①悬饮。②实水。

    现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水肿,以及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腹水而体质壮实者。     【注 意】①本方为攻逐水饮之峻剂,非水饮壅盛于里之证切不可妄用。

服用宜清晨空腹,剂量从0.5克开始,逐渐加量。若泻后积水未尽,患者精神尚可支持,次日再服;如泻后精神疲倦,食欲减退,虽水去未尽亦应暂停攻逐,须观察一二日,再看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②如病者体虚邪实,又非攻下不可者,可用本方与补益剂交替使用,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③孕妇禁用。④方中大戟、芫花、甘遂均有毒,且甘遂有效成分难溶于水,宜制为散剂,以减少呕吐的不良反应,不宜作煎剂。

〔本节表解〕     内容症状治法阳明温病的各种症状及治法汗多,谵语,舌苔老黄小承气汤无汗,小便不利,谵语先用牛黄丸,不解,再用调胃承气汤面目俱赤,小便赤,腹满坚,肢厥,不大便,脉沉浮,脉厥大承气汤纯利稀水无粪调胃承气汤哕,连声哕,断续哕里实泄,中焦热结自解,肺胃气降下利谵语,阴明脉实,滑疾小承气汤下后,无汗,脉浮,脉浮洪,脉洪而芤银翘汤下后无汗,脉不浮而数清燥汤口燥咽干,舌苔干黑,脉沉有力,脉沉而弱护胃承气汤虚烦不眠,心中懊((NE047)),反复颠倒栀子豉汤无汗或头汗,小便不利,渴欲饮水,腑满,舌燥黄茵陈蒿汤热结甚,当有潮热汗出,小便通利,无汗冬地三黄汤     内容症状治法寒湿的各种症状及治法腹胀,小便不利,便溏不爽,欲滞下四苓加厚朴秦皮汤四肢乍冷,自利,神倦不语,舌白滑,目黄四苓加木瓜厚朴草果汤舌灰滑,中焦滞痞草果茵陈汤舌白滑,甚则灰,脉迟,不食,不寐,大便雍塞,腹痛椒附白通汤寒湿伤胃、大肠,舌白腐,肚坠痛,便不爽,不喜食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厚朴广皮汤寒热,不饥,吞酸,形寒,脘中痞闷苓姜术桂汤     内容症状治法湿温的各     种症状及     治法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人参泻心汤加白芍湿热受自口鼻,不饥不食,机窍不灵三香汤吸受秽湿,热蒸头胀,身痛,舌白,呕逆,渴不多饮,小便不通安宫牛黄丸阳明湿热,气壅为哕新制橘皮竹茹汤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一加减正气散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脉象模糊,身痛,舌白二加减正气散秽湿着里,舌黄,脘闷三加减正气散     内容症状治法疟病的各     种症状及     治法舌白,烦躁,自利,初身痛,继则心下亦痛泻心汤背寒,胸中痞结,疟来日晏,邪渐入阴草果知母汤不饥不饱,不便潮热,食则烦热加麦冬麻仁汤寒起四末,不渴,多呕黄连白芍汤脉濡,寒热,疟来日迟,腹微满,四肢不暖露姜饮脉弦,寒战,呕吐噫气,腹鸣便溏加味露姜饮中焦疟,寒热久不止,气虚留邪补中益气汤     〔名医医案〕     周,六十三岁。

温热最忌足三阳药,且柴胡直升少阳,不至于下竭上厥不止,且即系伤寒,从无柴胡十数日之多。现在呕而便血,《灵枢》所谓不治之症。勉议犀角地黄汤加黄连苦甘合化法。大生地六钱犀角二钱老山连一钱生白芍四钱丹皮四钱麦冬六钱连心黄芩二钱分作二次服,以不呕、不便血,小便不赤为度。

十一日:诸症稍减,但为日已久,以重护津液为主,复苦甘合化阴气法。大生地一两黄芩二钱生白芍五钱黄连八分麦冬一两     玄参一两丹皮六钱广郁金二钱     陈,三十二岁。

温热面赤,口渴烦躁六七日,壮热大汗,鼻衄,六脉洪数而促,左先生用五苓散,双解表里,余曰:此温病阳明经证也,其脉促,有燎原之势,岂缓药所能挽回,非白虎不可。

生石膏末,八两知母一两生甘草五钱粳米二合白茅根一两柏叶炭八钱煮四碗,分四次服,尽剂而脉静身凉。     某。冬温,脉沉细之极,舌赤面赤,谵语,大便闭。

邪病机在血分之里,与润下法。细生地六钱元参六钱粉丹皮三钱生大黄五钱连心麦冬六钱生甘草二钱元明粉一钱煮三杯,先服一杯,得快便,止后服,外牛黄清心丸二丸。初二日:冬温谵语神昏,皆误表之故。

邪在心包,宜急急速开膻中,不然则内闭外脱矣。大便闭,面正赤,昨因润下未通,经谓下不通者死,非细故也。得药则呕,忌甘也。先与广东牛黄丸二三丸,以开膻中,继以大承气汤攻阳明之实。生大黄八钱玄参八钱老厚朴二钱元明粉三钱丹皮五钱小枳实四钱煮三杯,先服一杯,得便即止,不便再服。

    〔歌诀〕     暑温伏暑     洪滑烧昏面色红, 苔黄大渴热偏钟,     胸痛拒按溲常短, 暑症阳明水结胸,     瓜蒌黄连同半枳, 痞连枳半杏芩通,     虚人参枣培中气, 黄燥苔宜承气同。

    暑温延漫及三焦, 舌润微黄滑石膏,     寒水竹茹金汁杏, 银花通草共煎熬,     邪留舌绛苔还少, 莲麦元犀竹叶翘,     知母银花冲竹沥, 宫城清晏热痰消。

    暑温伏暑三焦受, 苔白胸膨热又潮,     渴利烦呕溲短汗, 芩连橘杏朴通疗,     郁金滑半成方剂, 宣导膀胱走窍毛。

    寒湿     湿入中焦辨寒热, 伤脾伤胃两歧然,     寒凝痞积胸常饱, 苓半连通朴共煎,     腹胀便难溲短涩, 苍秦猪泻朴苓安。

    湿寒肢冷利睛黄, 苔滑神昏语不详,     半术猪苓瓜朴泻, 煎加草果附回汤。

    中焦痞涩滑兼灰, 苓果陈茵朴泻推,     猪腹同煎黄又厥, 茵陈姜附草温培。     滑白灰苔脉又迟, 便难中闷胃阳痹,     葱姜椒附冲猪胆, 肚坠参苍朴附皮,     加入炮姜钱又半, 湿中祛湿气升提。

    脾胃阳伤闷不饥, 吞酸苓桂术姜宜,     身疼寒热呕兼利, 不饮参姜术草医。

    烧渴苍苓猪泻桂, 肢寒参附草姜回,     调和营卫须清解, 桂芍甘姜大枣培。

    霍乱寒侵忽转筋, 五苓防己桂枝仁,     厥深脉紧当加附, 吐利皆艰气血凝,     姜朴川椒槟橘透, 狼牙姜附豆茱参。

    中恶仓皇体实多, 心疼便闭胀如何,     杏仁巴豆绵搥裹, 滚水冲调服即瘥。

    霍乱诸疼疟痢痧, 阴寒痉厥目昏花,     沉丁苍术明雄末, 酒化蟾酥丸服佳。     绞肠急痛甲唇青, 马粪圆通荡浊阴,     无论新陈将互焙, 研调酒服奏功灵。

    秋燥     燥伤胃液五般汁, 蒌麦沙甘亦可瘳,     外感净时津未复, 一杯牛乳炖温投。

活解温病条辨·第三卷下焦篇HUOJIEWENBINGTIAOBIAN温病最容易耗伤阴津,因此肺、脾、胃三阴脏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