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之父 弓笛之祖

2017-06-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确实是存在缘分的,云南民族乐器对杨声就有这样一种缘分.多少年来,在岁月的流逝里,为了追寻这缘分,他饱尝了人生的苦涩.如今,45年前那个曾在盈江县新城公社拉丙寨插队.会摆弄多种民族乐器的昆明知青,早已双鬓斑白.皱纹满额,成为了中国民族乐器改革.制作大师.走近这位老人,就像踏入一座历史悠久的殿堂,阅读一本经典的巨作,令人身心愉悦.听他讲述关于陶埙.葫芦丝.弓笛.巴乌等乐器改制发明的故事,记者不觉被深深吸引.阳光跟随着"滋滋声"照进屋内,一位老人系着深蓝色的围裙安详地坐着,手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确实是存在缘分的,云南民族乐器对杨声就有这样一种缘分。多少年来,在岁月的流逝里,为了追寻这缘分,他饱尝了人生的苦涩。如今,45年前那个曾在盈江县新城公社拉丙寨插队、会摆弄多种民族乐器的昆明知青,早已双鬓斑白、皱纹满额,成为了中国民族乐器改革、制作大师。走近这位老人,就像踏入一座历史悠久的殿堂,阅读一本经典的巨作,令人身心愉悦。听他讲述关于陶埙、葫芦丝、弓笛、巴乌等乐器改制发明的故事,记者不觉被深深吸引。

阳光跟随着“滋滋声”照进屋内,一位老人系着深蓝色的围裙安详地坐着,手里紧紧握着电磨,小心翼翼地给陶埙钻孔,不时吹奏并低头盯着音准仪。66岁的杨声平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家摆弄乐器,家中紧贴墙面架了个木柜,满满的都是半成品的陶埙。“这么多年来改制乐器,多是和木头打交道,都培养出感情来了。”杨声笑着指向一处角落,错落堆放着近一米高的木头,顶层有一块木板遮挡,避免太阳直射,“这些都是平时收集的好木头,拿来做乐器音质肯定特别好。”

其实,从家中摆设就可以看出杨声对木头的钟爱,这里到处是“木”元素:座椅多是花梨木质,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观,无不透露出古典韵味。置身其中,来客也能感受到祥和、柔美、安宁。

杨声取下腰间的钥匙,打开卧室门,抱出来两个长盒,缓缓走到客厅,“这是我和宋茂林先生合制的小提琴。”杨声随即轻轻打开盒子,取出两把小提琴,琴身颜色不同于一般的红色,而是红中带紫,紫中有黑。

这可是杨声最珍爱的宝贝,“多年前我就思考为什么目前世界上做不出斯特拉底瓦里(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一生总共制造了约1116把不同的弦乐器)那样的完美琴声,就是因为油漆问题,因为底漆改变了木材的声学成分,经过底漆处理,木材的性质已经彻底改变,振动的频率也发生了变化。”对于小提琴的颜色,杨声解释道,虽然研究了十多年的油漆,但他仍没有十足把握能把油漆和琴完美结合,经过苦心钻研,去年,他与我国著名制琴大师宋茂林用一年时间,共同制作了六把琴,现在也就只完成了这两把,其它还都是半成品,“这是用最好的金丝楠木制作而成,木质音色极佳,经过人工进行声学处理和精心配置油漆,现在可以称是世界级独一无二的小提琴,其音色远远高于国际标准。”他们给这两把琴取名为“声林琴”,杨声给每把琴的估价是300万元。

如今,宋茂林大师已经去世,杨声身上肩负了两个人的心愿,“现在这两把琴已经可以做到音色统一、音量平衡、泛音清晰、高音不衰减,但还没有达到空谷回声,梦幻天籁般的效果,但我相信,也有把握,剩余四把琴能达到那般境界。”杨声目光坚定。

解放初期,杨声的父亲在文艺干校当文化教员,杨声也总喜欢跟着父亲在京剧、滇剧、器乐等班级里玩耍,自幼受到了音乐熏陶。

1969年,知青下乡,杨声被派到德宏州盈江县插队。在这里,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以前年轻的时候想从事文化工作,做一位灵魂工程师,比如老师或作家。”杨声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继续沉醉在往事的回忆中。

一次外出,在风景迷人的崩龙寨,杨声第一次听到了必郎叨(即葫芦丝)发出的声音,对于从小就醉心音乐的他来说,那种令人神往的声音勾起了他的好奇。他向一位傣族青年借了必郎叨,无奈自己怎么也吹不出声来。于是,倔强的杨声决定自己改制。

刚开始他用金竹皮做簧片,但音色较差且发音不稳定,对此,杨声一直耿耿于怀。回到昆明后,通过云南省歌舞团管乐器的朱老师介绍,他认识了专业音乐工作者、演奏家,乐器改革者张祖豫。和张老师合作后,杨声花了五年时间终于用铜片作簧制作出了第一支必郎叨。

“为了调准每个音符,杨声三天三夜茶饭不思,反复吹奏和调试,才终于听到了自己想要的声音。”后来,杨声想到了丝竹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是用来代表音乐和乐器的,必郎叨的形状像葫芦,再在葫芦上加上一个丝字,“葫芦丝”听起来就充满音乐的想象力,它比之前的必郎叨相比,有了统一的音色,音准也很稳定。

“必郎叨不是我发明的,但我通过改制,使‘葫芦丝’可以搬上舞台进行表演。后来大家所熟知的,恐怕也是葫芦丝吧。”杨声告诉我们,现在市场制作的葫芦其实也是他研发的,是用版纳葫芦、北京葫芦、山东葫芦、德宏葫芦、大理葫芦五种葫芦的种子混和杂交而成,用这样的葫芦做的葫芦丝发出的声音好。

当年葫芦丝打开市场的时候,杨声并没有下海经商,以此致富,而是继续潜心钻研,推动民族乐器发展。因为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到更好的民族乐器”。

在杨声家中,悬挂着一幅他自己所作的字画:天上邀来玉帝弓,上雕鸣凤下雕龙。神州自有回春日,音起群雄动太空。说的便是由他创造发明的弓笛,犹如取得天上玉帝使用的长弓制作而成,演奏出天籁之音,响彻神州大地。

1988年,杨声偶然间听到我国著名管乐演奏家胡结绩说,四川大足石刻上有仕女吹奏弯管乐器的造型。仕女演奏的乐器引发了他的好胜心和创造欲。经过查阅大量资料,试用各种材料,苦苦思索后,历经数十次挫折,杨声终于成功创制出一种如箫幽雅,似笛清新,乐器形似弯弓,配以龙头凤尾,制作精良,杨声将其命名为“弓笛”,并申请了专利。

弓笛是杨声最喜欢的乐器。“古琴是中国文人的象征,是一种文化,堪称中国乐器之皇,而弓笛则称得上中国乐器之王,以后甚至可以被称为世界乐器之王。”杨声说,弓笛可以演奏二十四个声调,表现四种不同音乐,是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在1989年中国首届乐器博览会上,弓笛就斩获优秀产品奖,并荣获美国首届国际爱因斯坦新发明新技术博览会金奖。

杨声还向记者描述了他的一个梦:携上自己的弓笛和其它乐器,周游世界演奏,传达和平之音。

杨声,66岁,大理人,现居昆明,民族乐器创制改革家,先后创制改革古陶埙、巴乌、葫芦丝、洞巴、俄比、波搏、吐良、双管巴乌、必鲁、芦管、陶编钟、弓笛等乐器近20种。1989年,弓笛获中国首届乐器博览会优秀产品奖;1991年,古陶埙在北京国际博览会上获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