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廖娟全文阅读 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读《浮生六记》

2019-10-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 年)的自传体散文,作品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及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作者和妻子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却因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浮生若梦廖娟全文阅读 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读<浮生六记>如果有一本书,初读时妙趣横生,再读时却怅然若失,细品后则潸然泪下,那这本书一定是被称为"晚清小红楼"的<浮生六记>.这是清代作家沈复的一本自传体散文

《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 年)的自传体散文,作品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及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作者和妻子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却因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

浮生若梦廖娟全文阅读 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读《浮生六记》

如果有一本书,初读时妙趣横生,再读时却怅然若失,细品后则潸然泪下,那这本书一定是被称为“晚清小红楼”的《浮生六记》。

这是清代作家沈复的一本自传体散文集,记叙了作者夫妇意趣盎然的居家生活及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堪称一幅清暖温柔的江南民间夫妻卷轴。文字清新直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飘零他乡,悲切动人。

浮生若梦廖娟全文阅读 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读《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原有六卷,如今却仅存其四。其中,《闺房记乐》是核心所在,叙述了沈复与妻子陈芸之间的种种生活乐趣:两人相敬如宾,常对酒当歌、把酒言欢、研习书卷、谈诗论词、品月评花,充满了小情趣,为了陪丈夫外出游玩,“芸”更是绞尽脑汁,女扮男装赴庙会,想方设法游太湖,着实可爱。

浮生若梦廖娟全文阅读 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读《浮生六记》

情投意合,夫唱妇随,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闲情记趣》一卷里,沈复寻石养花,设计园林,记录下他与妻子陈芸布衣蔬食生活里的闲趣:“芸”独出心裁,用花屏装扮成活屏风;外出游玩,冷酒冷食,“芸”雇馄饨挑子烹茶温酒;“芸”为我置备梅花食盒,摆在桌上,如同一朵墨梅;最妙的是,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一花一叶皆诗意,一草一木俱有味,难怪林语堂先生赞扬“芸”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可是美满的日子总是好景不长,《坎坷记愁》里,作者夫妇因一些家庭琐事触怒于亲人,几次受逐于家庭,举目无亲,坎坷辗转,暂居友家,寄人篱下。而妻子陈芸因身体孱弱,素有血疾,加之穷困潦倒,无钱买药,终于血疾频发不止,魂归一旦,香消玉殒,从此天人永隔。

从今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浪游记快》里,记叙沈复做幕僚三十年来,颠沛流离,寄情山水的情形。西湖紫云洞的清凉,朝阳台的高旷;扬州莲心寺的禅意,安澜园的古朴;华山无隐庵的幽雅;武汉黄鹤楼的神秘,雄楚楼的峻拔,济南趵突泉的神奇……所到之处,跋山涉水,探幽揽胜,令人神往。

常言道:“浮生如梦,为欢几何。”读完《浮生六记》,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在平凡的日常里,活出生活的精彩,将柴米油盐的日子,过成了春花秋月的向往,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作者: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初级中学八年级(15)班 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