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家为什么没有了 为什么南北朝十六国没有纵横家?

2019-08-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晋越齐楚四强阶段(前475~前445) 二.魏国首霸(前445~前340)三.齐秦楚三强时代(前340~前301)四.齐秦赵三强时代(前301~前284)五.秦赵两强时代(前284~前260,中间还有燕国小霸)六.大秦独霸时代(前260~前221)战国时期纵横家最辉煌的时代恰恰是第三.四.五阶段,诞生了公孙衍.张仪.苏秦.范雎等伟大的纵横家,而在一.二.六阶段纵横家则寥寥无几,这是为何呢?纵横家为什么没有了 为什么南北朝十六国没有纵横家?因为三.四.五阶段政治格局成漫长的均衡态,一家诸侯难以

一、晋越齐楚四强阶段(前475~前445) 二、魏国首霸(前445~前340)

三、齐秦楚三强时代(前340~前301)

四、齐秦赵三强时代(前301~前284)

五、秦赵两强时代(前284~前260,中间还有燕国小霸)

六、大秦独霸时代(前260~前221)

战国时期纵横家最辉煌的时代恰恰是第三、四、五阶段,诞生了公孙衍、张仪、苏秦、范雎等伟大的纵横家,而在一、二、六阶段纵横家则寥寥无几,这是为何呢?

纵横家为什么没有了 为什么南北朝十六国没有纵横家?

因为三、四、五阶段政治格局成漫长的均衡态,一家诸侯难以吞并其他诸侯,各政权势力范围呈现犬牙交错之势,于是纵横外交术成为重要手段,纵横家也成为各诸侯的香饽饽。

而在魏国或秦国独霸阶段,强权进入灭国模式,兵家的作用更大了,纵横家也不那么重要了。

纵横家为什么没有了 为什么南北朝十六国没有纵横家?

咱们来理下十六国时代,大致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分阶段仅考虑北方,东晋一直是蜗居南方的强权势力):

第一阶段:前赵后赵两强阶段(304~329),前赵、后赵为北方两强,还有前凉、成汉、段氏鲜卑、宇文鲜卑、拓跋鲜卑(代)、前仇池、慕容鲜卑、吐谷浑等小政权。

纵横家为什么没有了 为什么南北朝十六国没有纵横家?

第二阶段:后赵独霸阶段(329~351),后赵石勒灭前赵,独霸北方,石虎倒行逆施,石虎死后石氏子弟陷入内战,冉闵灭后赵建立冉魏。这阶段慕容鲜卑的前燕悄然崛起,灭了宇文鲜卑;东晋桓温灭成汉。

第三阶段:前燕前秦两强阶段(351~370),前燕入中原,在慕容儁、慕容恪等雄主带领下,灭段氏鲜卑和冉魏,称霸关东;枋头集团的苻氏入长安,建立前秦,苻坚与王猛把前秦带到巅峰。燕秦呈对峙之势。

第四阶段:前秦独强阶段(370~383),前秦苻坚灭前燕、前仇池、前凉、代,一统北方,成为北方雄主,不过随着383年淝水之战惨败,北方再次陷入大混乱。

第五阶段:后秦、后燕、后凉三强阶段(383~396):

前秦崩溃后,北方国家林立,慕容垂建立后燕、滠头集团的姚苌建立后秦,氏族吕光建立后凉,成为当时最强。还有前秦、西秦、翟魏、谯蜀、北魏、西燕、后仇池等小政权。后燕灭翟魏、西燕;后秦灭前秦,逼降西秦。

第六阶段:北魏独霸阶段(396~439):后燕在参合陂一战后衰落,此后分裂成北燕和南燕,北魏崛起,成为北方唯一霸主。后凉衰落并被后秦所灭,凉州分成了北凉、南凉、西凉。刘裕趁机崛起,灭谯蜀、南燕和后秦;西秦重新建国;赫连勃勃的胡夏短暂崛起,驱逐刘裕势力。

北方其他势力陷入大混战,北凉灭西凉,西秦灭南凉,胡夏灭西秦,吐谷浑灭胡夏。而强盛的北魏发起了统一北方战争,随着北魏灭北燕、北凉,十六国时代结束,中国进入南北朝时代。

简单整理下,可以看出十六国时代的特点:

一、十六国政治格局均衡态太短,即使有短暂的均衡态,也会因雄主逝世昏主登基导致失衡。例如前燕在慕容恪时达到鼎盛,然慕容恪一死,慕容评执政,前燕登时衰落并灭亡。十六国各国国祚短暂,主流为灭国模式,故兵家作用更大,纵横家作用较小。

二、本来有能力影响北方格局的东晋朝廷却偏安一方,自得其乐。志在北伐的庾亮、褚裒和殷浩是庸才,毫无意义;桓温虽为雄才也仅仅为了提高声望,以便取东晋而代之,这使得东晋在北方根本没发挥一个强国应有的影响。

十六国可能没有著名的纵横家,但不能说十六国时期就完全没有纵横术了。

例如后赵强盛时期,前燕、前凉向东晋称臣,这就是合纵术,这就是“合众弱以攻一强”;后凉吕氏在凉州称霸一时,于是北凉、南凉联合了后秦,灭了后凉,这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纵横术早已融入了汉胡各族人民的血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