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审批现状】我们来谈谈 环评审批“五不批” “三挂钩”

2019-0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第十一条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一)    建设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等不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个人理解:规划环评要作为规划所包含项目环评的重要依据,对于不符合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项目环评,依法不予审批.接项目前你有收集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吗?你有认真看过项目是否符合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吗?规划是否采纳了规划环评审查意见?项目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生态保护规划?项目是否满足环境准入条件?(二

“第十一条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

(一)    建设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等不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

个人理解:规划环评要作为规划所包含项目环评的重要依据,对于不符合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项目环评,依法不予审批。接项目前你有收集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吗?你有认真看过项目是否符合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吗?规划是否采纳了规划环评审查意见?项目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生态保护规划?项目是否满足环境准入条件?

(二)    所在区域环境质量未达到国家或者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且建设项目拟采取的措施不能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求;

个人理解:主要是响应“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要求,作为一个环评攻城狮,你不要跟我说你没听过《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该文首次提出“三挂钩”概念。

2018年1月25日环保部以《关于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环环评[2018]11号)(此文很重要),该文再次强调“各级环保部门在环评审批中,应按照《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要求,建立“三挂钩”机制(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项目环评审批不得突破变通、降低标准。

”环保部发两个文来强调“三挂钩”,作为一个环评攻城狮要是不知道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你的编制依据真的有认真看吗?

(三)    建设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无法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未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

个人理解:达标排放是基本要求,污染防治措施要论证长期稳定达标可行性,好好看看总纲对污染防治措施章节相关要求。

(四)    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未针对项目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个人理解:改扩建及技改项目要识别出现有环境问题,提出以新代老污染防治措施。

(五)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个人理解:没什么好说的,报告不要做假。

二、何为“三挂钩”?

依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明确提出

相关内容:

二、建立“三挂钩”机制

(五)加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规划环评要探索清单式管理,在结论和审查意见中明确“三线一单”相关管控要求,并推动将管控要求纳入规划。规划环评要作为规划所包含项目环评的重要依据,对于不符合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项目环评,依法不予审批。规划所包含项目的环评内容,应当根据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予以简化。

(六)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现有项目环境管理联动机制。对于现有同类型项目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严重、环境违法违规现象多发,致使环境容量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在现有问题整改到位前,依法暂停审批该地区同类行业的项目环评文件。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对现有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进行全面梳理;如现有工程已经造成明显环境问题,应提出有效的整改方案和“以新带老”措施。

【注意了,此条有点古代连坐的意思哦,比如对于某些行业集中地区或园区,若有不守规矩的同类型企业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严重、环境违法违规现象多发,致使环境容量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要督促当地政府整改现有问题,不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要是现有问题不整改到位,就要启动区域行业限批,再好的同类型企业在现有问题未整改到位前提下不予审批,所以项目选址很重要,呵呵】

(七)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对环境质量现状超标的地区,项目拟采取的措施不能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求的,依法不予审批其环评文件。对未达到环境质量目标考核要求的地区,除民生项目与节能减排项目外,依法暂停审批该地区新增排放相应重点污染物的项目环评文件。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项目。

三、个人心得

作为一个脱离一线码字近两年的攻城狮,由于工作角色转换,很难静下心去研读新的文件、规范、标准,但是在与环境管理者、专家、业主、领导交流学习中,我也在尝试换位思考:

试想如果我是审批者,哪些是我审批的红线问题,是否有上面提到的非常“5 3”情况,是否涉及未批先建,是否涉及重大变更,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如何,环境风险可控性如何,是否开展规划环评,是否符合相关规划及规划环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何等等;

如果我是专家,哪些是我关注的问题,要素专家会关注相关专题是否满足相应导则要求,特别是评价等级及监测因子、监测布点、预测模型参数、预测结果合理性等,区域环境问题是否识别准确,环境质量现状是否超标,项目组成是否说明白,依托工程环保手续及依托可行性是否讲明白,工程分析源强核算是否合理,产排污环节是否识别准确,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可行,总量指标来源是否明确,环境风险……;

如果我是业主,哪些是我关注的问题,比如措施投资、运行费用、可靠性,与后续排污许可和验收衔接等问题。我想,当一个环评攻城狮能将上述三方面关注的问题在报告中阐述明白,我想你的报告不会差到哪里去。

学习永远是进行时,不会是过去式,唯有努力用心学习,脚踏实地走稳每一步,当靠谱的人,做靠谱的事,找靠谱平台,感恩领导、老师、同事和朋友帮助,感恩家人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