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重庆歌乐山白公馆:小萝卜头的故事感动记者

2018-04-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齐鲁网9月23日重庆讯(记者 王全)著名的长篇小说<红岩>,成功塑造出江姐.许云峰.小萝卜头等一批家喻户晓的英雄形象,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在每个人心中,都曾留下深深的烙印."美丽重庆 非去不可--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重庆行"采访团今日来到重庆歌乐山白公馆,还原<红岩>小说里面真实的历史.重庆市白公馆看守所旧址地处歌乐山松林坡南山下,"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内,地处歌乐山腰,地势险峻,是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陈列的主要地面文物遗址.看守所系土砖木结构,

齐鲁网9月23日重庆讯(记者 王全)著名的长篇小说《红岩》,成功塑造出江姐、许云峰、小萝卜头等一批家喻户晓的英雄形象,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在每个人心中,都曾留下深深的烙印。"美丽重庆 非去不可--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重庆行"采访团今日来到重庆歌乐山白公馆,还原《红岩》小说里面真实的历史。

重庆市白公馆看守所旧址地处歌乐山松林坡南山下,"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内,地处歌乐山腰,地势险峻,是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陈列的主要地面文物遗址。看守所系土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1131平方米,由一楼一底的主楼、厢房、特务连住宅、特务连连部、厨房、刑讯洞等组成。除特务连在后门围墙外,全部建筑均由高大围墙、铁丝网环形封闭,原大门终日封闭,由后门进出。

看守所建于20世纪三十年代,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一所郊外别墅。因白驹自诩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后代,便附庸风雅的将公馆取名"香山别墅"。1939年,为了关押政治犯的保密起见,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亲临歌乐山下选址,看重此地后用重金强行将其买下作为看守所关押政治犯。从此大门终年关闭,改从侧门进出,原住房改为牢房,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地下储藏室改为地牢,原防空洞改为刑讯洞。

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白公馆改为了美军来华人员第三招待所,关押人员全部转囚渣滓洞,直到1945年"中美合作所"结束后,白公馆才又重新作为看守所关押人犯。中美合作所撤离后,白公馆还曾作为汉奸拘留所关押过大汉奸周佛海等人。

抗战胜利后,白公馆被作为特别看守所。1947年春,渣滓洞的"人犯"被迁往白公馆关押。在这里关押的均属所谓"案情重要"的政治犯,如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将军、***员宋绮云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一家、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红岩》小说中"成岗"的生活原型陈然、"刘思扬"的生活原型刘国鋕等,关押人员最多时达100余人。

1949年11月27日,军统特务将关押在白公馆的革命志士分批秘密押往松林坡,进行了疯狂大屠杀,仅19人脱险。新中国成立后,白公馆成为改造***战犯管理所,而徐远举也曾戏剧性的被关押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