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武略缂丝刺绣 王嘉良缂丝刺绣

2017-11-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缂丝,是中国汉族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的丝织品.他是织中之圣,顶级最高的织品,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能够留给后人的传家之宝.而且,自宋元以来,他一直是皇家的垄断品,由于其织造过程复杂,传承人濒危数少,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藏品<文韬武略>为一品文武官补,文官为仙鹤,武官为麒麟,均按照晚清名臣曾国藩官补图样缂织,由御用缂丝世家第五代传人王嘉良亲手织就,融合衮服龙袍工艺,展现雕刻丝绸的精美绝伦,其中一套已被曾国藩故居永久珍藏,最终成品仅余10套,

缂丝,是中国汉族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的丝织品。他是织中之圣,顶级最高的织品,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能够留给后人的传家之宝。而且,自宋元以来,他一直是皇家的垄断品,由于其织造过程复杂,传承人濒危数少,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

藏品《文韬武略》为一品文武官补,文官为仙鹤,武官为麒麟,均按照晚清名臣曾国藩官补图样缂织,由御用缂丝世家第五代传人王嘉良亲手织就,融合衮服龙袍工艺,展现雕刻丝绸的精美绝伦,其中一套已被曾国藩故居永久珍藏,最终成品仅余10套,每套均配有传世家书《曾国藩全集》一套。

该藏品采用"通经断纬"的编织技艺,最难最繁复,不输于龙袍的编织工艺,融汇了世家传承的独有的绝密技法。而且,作为曾国藩的官补,代表着最为尊贵的地位,是不可多得的织锦佳作。

缂丝——被皇室垄断的织绣工艺、织绣中最为顶级的丝织品。

缂丝,是以蚕丝为原料的高档丝织手工艺品,以"通经断纬"的高超技法,使之花纹图案像镂刻一样,故亦称"刻丝"和"克丝"。缂丝起源于新疆地区的回鹘,西汉时传入中原。五代梁朝时有缂丝《金刚经》。宋南渡后,随之南移苏凇,故《吴县志》载有"刻丝作起于宋"。元朝时,曾"骤天下名工",始用金银线。明清朝时期,苏州地区的缂丝业发展到鼎盛时期,形成独特的风格,并流传日本。古

有"织中之圣"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缂丝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经断纬】 1、《文韬武略》采用通经断纬的特殊技艺,工艺极为复杂繁缛,费工费时。一块补子几十种颜色,换梭上万次 ,历时三个月才能制作完成。 2、工艺成本最高、难度最大,但始终无法用机器完成。 3、武官官补麒麟用稀少的金线编织,金线材质较硬,而丝线十分柔软,不同的柔韧度增加了编织难度。

4、《文韬武略》运用了结、掼、勾、戗、搭梭等十几种技法,融汇了王嘉良独家绝密技法"异色双子母经 ",密不外传独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