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西滢的绿帽 陈西滢与李四光对回国问题的抉择

2017-05-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很多人之所以知道陈西滢这个名字,多是因为他被鲁迅骂过.照中国人惯常的理解,和好人打架的肯定是坏人,于是,各种读物乃至中学教科书里,都把陈西滢视为坏人.鲜为人知的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能安然回国,陈西滢是立下了头功的.因与鲁迅骂战而出名陈西滢,名源,字通伯."陈西滢"原本是他在20世纪20年代为胡适等人的所谓"现代评论派"的评论专栏撰稿时使用的笔名,也是因为这一专栏,"陈西滢"大名暴起.不过,却是因鲁迅的"叫骂"而有了名的.(注

很多人之所以知道陈西滢这个名字,多是因为他被鲁迅骂过。照中国人惯常的理解,和好人打架的肯定是坏人,于是,各种读物乃至中学教科书里,都把陈西滢视为坏人。鲜为人知的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能安然回国,陈西滢是立下了头功的。

因与鲁迅骂战而出名

陈西滢,名源,字通伯。"陈西滢"原本是他在20世纪20年代为胡适等人的所谓"现代评论派"的评论专栏撰稿时使用的笔名,也是因为这一专栏,"陈西滢"大名暴起。不过,却是因鲁迅的"叫骂"而有了名的。(注:1926年"三一八"后,陈西滢曾于《现代评论》发表文章,污蔑学生的正义行动,遂被鲁迅口诛笔伐。)

陈西滢16岁赴英国留学,先后入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获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执教。1924年8月,应王世杰之约,加入"现代评论派",为《现代评论》撰稿。

陈西滢曾被评为"现代评论派"的主将之一。梁实秋还曾将他与胡适、周氏兄弟(即鲁迅和周作人)、徐志摩并称为"五四"以来所谓的"五大散文家"之一。但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他却是一个声名狼藉的人物。

1942年,战时的国民政府派陈西滢赴英国从事外交工作。1945年,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设立了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简称教科文组织)。次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成立大会,陈西滢为中国首任常驻代表。

新中国成立之后,陈西滢处境尴尬:一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以"文教合作应超越政治争执之外"为由,积极声援和支持中国大陆入会,乃至动摇了台湾当局的"合法地位"。陈西滢为维护台湾当局的"代表权",只能煞费周折,可谓"四处拉票,几近绑架"。

二是20世纪50年代,台湾当局因经费支绌,无力支付每年近百万美元的会费,而按规定,凡会员国积欠会费在两年以上者无投票表决权,于是,陈西滢每逢开会,须绞尽脑汁,以免受到被剥夺投票权的处分。

在海外的落魄境遇

陈西滢原本是一介书生,让他周旋在政治和政治家之间,委实是力不从心,他平静的生活也渐渐被打乱了。原先,国民政府每月给陈西滢的薪金是500美元,但书生意气的他却主动要求降为300美元。这一待遇,当时是在使馆"一秘"的档次之下,为此,夫人凌叔华和他大吵了一场。到了后来,这点薪金让他维持生计都有了困难,一家只好迁往生活费用较低的伦敦去了,而陈则往来于伦敦和巴黎之间。

1959年,台湾作家陈纪滢等赴法兰克福出席"国际笔会",顺道看望了陈西滢。当时,陈家在伦敦亚当姆森14号一处老式的房子内。夫人凌叔华为生活所迫,远赴新加坡教书。陈纪滢回忆说其"家中凌乱,与在珞珈山时代的小洋楼书斋相比,大有天渊之别",众人遂以囊中的款项相赠,"藉求心安"。

1964年,法国与新中国建交。一年后,陈西滢只好无奈地搬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办公处,而台湾当局竟责其不力、无能,后来索性连津贴也不给他发了。此后,陈西滢只能依赖积蓄和友人的帮助生存。

1966年夏,陈西滢向台湾当局提出辞职,从此定居伦敦。不过,彼时的陈西滢尽管生活在艰难之中,仍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而积极奔走,如促成张大千画展举行,使欧洲艺术界首次认识张大千的不凡造诣。

妹夫竺可桢劝其回国

陈西滢过去大陆的一些老友对陈时在念中。1956年秋,原《现代评论》周刊的同人周鲠生赴瑞士参加"世界联合国同志大会"后,应邀赴伦敦访问。在这里,他会见了陈西滢,两位老友谈了很久。据说周鲠生除规劝陈西滢落叶归根之外,还劝他动员胡适也回中国大陆看看。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万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提示:键盘翻页 ←左 右→ ,点击图片可以翻页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在回国前夕遇到“麻烦”,当时台湾国民党“外交部”密令“驻英大使”郑天锡,要李四光公开发表一个声明,拒绝接受“全国政协委员”这一职务,否则将予以扣留。

当时,中国大陆正在批评胡适。周鲠生说:"对于胡适,主要是批判其思想,并不是针对个人。胡适如果归国,一定还会受到欢迎,来去自由,绝对没有问题。胡适要多做学术方面的工作,不必去谈政治。"显然,这个谈话不仅是周鲠生的个人意见,而对胡适的政策,自然也可应用于陈西滢。遗憾的是,陈西滢没有听取周鲠生的建议。

在大陆时常挂念陈西滢的,还有陈西滢的妹夫竺可桢—竺可桢的第二个太太是陈西滢的妹妹。竺可桢不仅对陈西滢时在念中,还配合开展过说服陈西滢夫妇归国的工作,这在他的日记中留下了一些痕迹。

1955年10月13日,竺可桢在日记中记述了他了解到的陈西滢的动向。那是一次与天文科学家的谈话,他从天文学家张钰哲那里获悉:陈西滢已经去了美国。竺可桢不由感慨道:"我们争取他回国,至此已绝望,他大概投奔胡适去了,是一条死路。"

1960年2月,凌叔华在新加坡大学教授国文期间,转道港澳回国考察。她先后考察了广州和北京。在北京期间,竺可桢夫妇在华侨大厦广东大同酒家为其设宴洗尘。当时应邀出席的还有张奚若夫妇以及金岳霖、陶孟和、周鲠生夫人等。他们都是陈西滢的老朋友,席间,众人谈笑风生。

1961年,竺可桢应英国皇家学会之邀访问英国。本来,他想借此机会与陈西滢见上一面,结果未能如愿。

1970年3月29日,陈西滢因中风抢救无效逝世,时年74岁。台湾为他开了追悼会,但夫人凌叔华还是想让他"落叶归根",后将其骨灰安葬在江苏无锡的老家,以"满足他用全部的爱永远拥抱自已赤诚热爱的国家"。

曾力助李四光秘密回国

陈西滢终未能在生前再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不过,鲜为人知的是,李四光当年秘密回国,陈西滢是出过大力的。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在回国前夕遇到"麻烦",当时台湾国民党"外交部"密令"驻英大使"郑天锡,要李四光公开发表一个声明,拒绝接受"全国政协委员"这一职务,否则将予以扣留。好在陈西滢利用自己的身份截获了这一密令,他冒着一定的风险,给李四光打了一个电话,使得李四光能够赢得一天的时间,只身从英国到了法国。

此前的1949年1月,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10余位同人秘密商就反对搬迁台湾的誓约,决定留守在南京或上海,绝不迁往台湾。当时正在英国出席国际地质大会的李四光院士得知此事,表示拥护。

5月,李四光又收到了拟出席在欧洲举行的"世界维护和平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郭沫若根据周恩来指示发来的信函,请其"早日返国"。随即,李四光订了赴香港的船票,并办妥了相关的签证。然而,当时由英国开往远东的航船很少,须等待半年左右才能起程。

6月,国内拟出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院长的人选,华东局报送的名单是李四光、竺可桢、陶孟和(注:后来这三人都是副院长,郭沫若为院长)。与此同时,李四光还被任命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首届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与此同时,台湾方面却极力阻挠李四光返回中国大陆。

一天深夜,李四光从陈西滢夫人凌叔华处得知:台湾"外交部"密令其"驻英国大使"郑天锡尽快与李四光取得联系,让李发表声明拒绝中共的任命,否则即扣留其人。李四光闻讯,决定马上脱身离开英国,并随即给郑天锡留下一封信,反而劝说郑认清形势,不要再为蒋介石集团效劳。随即,李四光与夫人商定,由他只身秘密起程,乘火车经普利茅斯,渡过英吉利海峡,再由法国辗转回国。

这期间,郑天锡四处派人寻找李四光,并意图用重金收买李四光夫人说出实情,遭到李夫人的拒绝。10月,李四光到达瑞士巴塞尔城,又秘密通知夫人前来会合。随即,李夫人在女儿李林的陪同下赶到了瑞士。不久,李四光夫妇由意大利热那亚乘船回国。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万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提示:键盘翻页 ←左 右→ ,点击图片可以翻页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在回国前夕遇到“麻烦”,当时台湾国民党“外交部”密令“驻英大使”郑天锡,要李四光公开发表一个声明,拒绝接受“全国政协委员”这一职务,否则将予以扣留。

[附录]陈西滢晚年为何不肯归国

1964年1月27日,中法实现建交,彼时,台湾当局的"大使"黯然返台。台湾当局仍电令陈西滢以"联合国中国代表"的名义驻馆看守。当时,这个"使馆"因资金匮乏,竟没有取暖的炉火。陈西滢孤零零地在屋内看守,正所谓形影相吊,一副惨淡相。

1966年3月12日,法国政府以拖延太久为由,要求台湾当局交出"使馆",并要陈西滢迁出,最终,陈竟被军警强行架出,以致血压升高,引发心脏衰弱。当场晕厥。此后,陈西滢"引咎辞职",长住伦敦养病。

如此境况,有一些人劝陈西滢返回台湾,但他对国民党并不看好,犹豫不定,当时,中国大陆已处在"文革"时期,陈自然也不可能有"非分之想"。

1969年12月18日,陈西滢在给学生吴鲁芹的信中说:"年关已经到了,我们还是在伦敦没有动,并不是我们决定不去台北,而是我们没有决定是否去台湾还是留伦敦。走或不走,须有决心,老是决不下心来。"翌年,陈西滢一病不起。1970年3月29日,与世长辞。

【链接】曾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

1928年,国民政府决定彻底改组武昌中山大学,组建国立武汉大学,加强对教育的控制。同年9月,成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闻一多任首任院长。10月,陈西滢应好友王世杰之邀,到武汉大学中文系任教。1930年6月,闻一多辞去文学院院长职务,前往青岛大学任教,陈西滢顺理成章地接替了文学院院长这个职务。

在武大期间,陈西滢生活得并不十分快乐,不仅有家庭矛盾,而且学校里人际关系也十分复杂,长期受英国文化熏陶的书生陈西滢很不适应。好友王世杰离开武大后,陈西滢的日子不太好过,于是,1939年10月,陈西滢辞去了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职务。

赋闲一段时间后,陈西滢得到一个机会,于1942年2月赴英国主持中英文化协会工作。

《新周报》每周五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42—0071,国内邮发代号:37—18,单期定价2元,全年定价102元。欢迎订阅。邮购热线:027—688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