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新书 谁来接替余永定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新任委员

2017-1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宋国青还是林毅夫?李扬还是夏斌?或者钱颖一?汪同三?还是魏加宁?江小涓?这些分布在中国的高等学府.政府智囊机构,在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与金融货

宋国青还是林毅夫?李扬还是夏斌?或者钱颖一?汪同三?还是魏加宁?江小涓?

这些分布在中国的高等学府、政府智囊机构,在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与金融货币领域颇具地位的经济学者,谁将替代余永定,成为新一届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一员?

根据相关规定,自2004年7月担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余永定,即将于本月底结束他的两年任期。按以往程序,新一届委员会成员将在今年第三季度的例会上正式亮相。这意味着,留给央行和国务院的选定继任者的时间已经不多。

下一任猜想

作为本轮货币政策委员会里惟一的金融专家委员,余永定卸任依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

《条例》颁布于1997年4月5日,是中央政府为了有助于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制定的。

根据《条例》第六条:除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证监会主席为委员会当然委员外,其他委员人选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名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提名,报请国务院任命。

所有委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年龄一般在65周岁以下,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是公正廉洁,忠于职守,无违法、违纪记录;三是具有宏观经济、货币、银行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除了上述规定外,货币政策委员会中的金融专家代表还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金融研究工作10年以上,属于非国家公务员,并且不在任何盈利性机构任职。

但这些硬性规定在具体人员甄选时会有所放宽。

比如,第一任以金融专家身份进入委员会的黄达,任职时已72岁,其接替者吴敬琏任职时也已70岁,这些人因为社会影响力被放宽了年龄限制。

在黄达和吴敬琏之后,依次以金融专家身份进入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是李扬和余永定。他们一个是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一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都符合有关委员和金融专家的规定。

除了《委员会条例》规定的显性条件之外,业界认为,依据历任货币政策委员会中金融专家的背景,一些隐性条件可以被总结如下:

一是,属于社会名流和具有社会影响能力;二是,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研究和建树;三是,与政府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四是,拥有一定的行政级别。

依据这些条件,目前呼声较高的人有:宋国青、林毅夫,钱颖一、江小涓、夏斌、魏加宁、汪同三、李扬等(详细背景见链接)。

而这些人中,江小涓因为官方身份比较特殊,不符合金融专家非公务员身份的要求。

夏斌,来自央行的历史背景让他担任此职位也比较敏感。

林毅夫、汪同三因为研究的是非货币、银行领域,因此稍逊竞争力。

钱颖一,则因为其在海外教书的背景,也有几分敏感。

魏加宁,最大的变数在于其副局级的级别。

而李扬,之前虽然担任过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但货币政策委员会没有规定是否可以再任,从市场影响力和学术能力来说,也不排除他有可能杀个回马枪。

货币委员会人员任期因为委员身份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和金融专家任期为 2年,其他政府官员任期为5年。

金融委员的话语权

现任委员会中的金融专家委员余永定,于2004年7月23日被正式任命。因此,其任期将在今年8月结束。迄今为止,货币政策委员会中金融专家尚没有连任的先例,所以其淡出被认为已成定局。

《条例》明确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具体职责有,在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宏观调控目标,讨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政策控制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有关货币政策的重要措施、货币政策与其它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涉及货币政策等重大事项,并提出建议。

委员会中各委员职责被相应地分解为:了解金融货币政策方面的情况、对货币政策委员会讨论的问题发表意见、出席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就货币政策问题提出议案。

在过去的每次例会上,委员们在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分别就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贴现、货币政策,以及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问题进行过讨论。

当然,不同身份的委员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有所不同。多数人认为,金融专家对货币政策直接影响较小,但他们可以通过扩大市场影响来倒逼政策。

比如,李扬、余永定曾在不同时期对外发表对利率和汇率政策的看法。这些看法由于影响公众,从而对制定政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