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国学 楼宇烈教授【中国国学百家讲坛】北京大学教务中心唯一报名中心

2017-07-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第一单元 --主题之一:<四书>之<大学>精读 授课目的: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是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纲,作为<四书>之首,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大学>

--第一单元 --主题之一:《四书》之《大学》精读 授课目的: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是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纲,作为《四书》之首,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大学》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核心典籍,主要阐发的是一般君子与君王或高层国家领导者应如何修炼自身并如何领导国家和人民的学理。

中国的政治家即官员,是儒官,中国的商人即企业管理者与领导者,是儒商。《大学》篇幅虽小,却浓缩了中国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因此,它在中国领导者的思想、灵魂上一直并依然产生着重要影响。

主题之二: 《四书》之《中庸》精读 授课目的:原为《礼记》中的一篇,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阐述人性修养有关哲理的广博学问,中庸之道,可开启治天下之门也。

儒家思想认为,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关系之间都有一个适中之点,一切人的欲望,渴求的满足也有一个恰当的限度。人们在考虑自己利益的时候要考虑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满足自己的利益以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为限;处理各种矛盾纠纷不能偏袒某一方,要按照事情的是非曲直秉公而断,“允执其中”。

这样,每个人就能够享受别人的尊重,事业也会带来成功,企业也会受到客户的认可,社会的认可,最终将自己做强做大。

--第二单元--主 题:《四书》之《论语》精读 授课目的:通过精读《论语》,逐字解读,可深刻领会儒家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念中的仁、义、礼、智、信、忠、恕、诚、宽、和、直、正名、利、心性能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为当代企业家修内圣外王之道,以德修心,实现身心合一。 活动课:曲阜—孔府、孔庙、孔林之行,探儒家之源、感悟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 上课地点:山东曲阜

--第三单元--主 题:《四书》之《论语》精读 授课目的:《论语》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一书,融政治、道德与教育于一体,特别强调为人之道、为政之道,其中包含了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

--第四单元--主 题:《四书》之《孟子》精读 授课目的:“亚圣”孟轲言行,作为儒家典籍,其心性论进一步确立儒家地位,以“仁义”思想为核心,对性善与恶、功与利及天、性及浩然之气有着深刻认识。读孟子在于能从孟子恢弘浩阔之气、纵横雄辩之辞中,体悟和传承孟子存心养性的思想精神,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心与人生

--第五单元--主 题:《道德经》精读 授课目的:《道德经》乃道家最重要的著作,区区五千言,微妙玄达,深不可识;作为中国古文化中对万物关系的精准把握和理解,独特的语言表达和概念的模糊性和词语的多意性增加了奇书的神秘;其来源于生活和万物,让人常读常新,实现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融合。

逐字领会揣摩,领悟何为道、德、无为、虚静、柔弱、有无,更可领会老子的处世之方、对事物的观察之法、对欲及知的态度、理想人格与理想社会。

《道德经》讲:“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要策划出水平,不但要负阴抱阳正合奇胜,更要把握住中和的原则。中国文化的大义,也全在“中和”、“中庸”的火候把握上,“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现阶段提出的治国之大策略,“和气生财”是我们商务策划中的重要原则,那么,这个和是什么呢?非阴非阳,非奇非正,乃是阴谋与阳略的结合体,局部策划与整体策划的结合,企业策划与社会策划的结合,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

--第六单元--主 题:《庄子》内七篇精读 授课目的:庄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承袭了孔孟之智慧,老子之无为,而庄子就是庄子,他有道通为一的本领,他以心灵为炉,作为人世间的大冶,熔铸着整个世界、人生和历史,其中的内七篇就是《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

《庄子》以述说的故事为喻体,以阐述的教训和哲理为本体,具有极大的思想启迪力量。《庄子》中的故事,给予了我们不竭的管理思想宝库。

更渗透在现代企业工商管理的企业理念中,针对中国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对西方企业管理制度实施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中国本土企业推行西方企业管理模式的水土不服现象,庄子的思想对中国企业管理更具有指导意义和思想启迪力量。 活动课:漫步岳麓,探访“千年学府” 上课地点: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第七单元--主 题:佛学与佛教 授课目的:博大而圆融的佛教思想,开拓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打开了我们的思维空间。系统全面地了解佛教及佛学,深入经典,学习佛学智慧,可以体味“觉悟”,感触“顿悟”,重新认知生命与死亡,捕捉信仰的深意,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智慧。

作为传承二千年的佛教,佛教僧团队伍作为一个组织能历千年而不衰,这与佛教用清规戒律管理佛门弟子以及它组织完备的制度有关。纪律严明,上下明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作为现代企业,从佛教的组织和管理中应得到的启发是:必须明确高尚的企业目标,必须组建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职务说明书、行为准则等规章制度来规范和指导员工的日常工作,要有“规矩”来管理企业员工。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并以此建立责任心和自我反省能力,促进有质量的工作成果,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第八单元--主 题:佛学经典导读 授课目的:《坛经》约成书于七世纪末,是唐代佛教禅宗创始人六祖慧能的传教说法纪录;经是文字字墨,文字字墨性空,何出有灵验?灵验者,在持经人用心,故神通感物,“见性成佛道”。 《金刚经》、《心经》作为佛教的经典,心法之集大成,为一切凡圣悟心之门,是修心的指南,开悟的钥匙;心法即佛法,见心既见佛,只有修其心,方能行其道。得道者,大彻大悟,超然凡生。

--第九单元--主 题:《周易》精读 授课目的:《易经》首先作为占卜之书,中国文化中的巫术基因,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哲学理论基础,子曰:洁静精微,《易》教也。精读《周易》,重在领悟它的思维方式,理解“天人合一”的思想、“三才之道”思想、“生生之谓易”思想、“变动不居”思想、“唯变所适”思想以及河图的综合结构及其静态配置与动态运作的规律,理解周易智慧中万物蕴涵的道以及道的变化规律。

《周易》原理贯穿天地、地、人三才之道,凝聚着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和人生规律探索的经验成果。

易道的核心就是把对世界的认识和自身的价值,在实践的操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的一种决策管理模式,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经营策略,涉及了领导、计划、预测、组织、平衡、沟通、变通、控制、用人原则等诸多现代管理学中关注的问题。

--第十单元--主 题:兵法十三篇精读 授课目的:以孙子兵法为蓝本,精读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等十三篇,辅以中国兵史,汲取中国古代兵家战略思想精华,解析三十六计谋略智慧, 深刻领悟兵家之战略、谋略、韬略的哲学理念,运用于复杂多变的商业竞争,掌握企业生存发展之本,实现谋略竞争、智慧经营,缔造企业常胜。

--第十一单元--主 题:《鬼谷子》与《谋略》 授课目的: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与企业谋略之道 掌握《鬼谷子》的“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之精髓,学习先秦纵横家的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掌握经营策略细化操作方法,提升企业家战术运用水平。

--第十二单元--主 题:中国文化的智慧 授课目的:国学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五经包括了《易经》、《诗经》、《春秋》、《尚书》、《礼记》,导读之,可领悟中国国学之博大精深。史学名著含《史记》、《左传》、《汉书》、《资治通鉴》等,导读之,可以史明鉴,领会历史长河的变迁与人生变化的意义,汲起深邃的历史与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