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蔚对话 主持人张蔚:在对话里享受快乐(图)

2018-04-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你觉得"对话"节目和其他电视节目的最大不同是什么?张:在整个行业里,"对话"给我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制片人企业化和职业化的管理风格.我们有一个自己节目的流程图,前后有差不多一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比如谈话的时候,为嘉宾准备好他喜欢喝的饮品是可以直接提升他的谈话情绪的,所以我们甚至连嘉宾喝的一杯水都要安排专门的人负责.正是在这种气氛下,我们的工作才可以高效的运作,毕竟我们接触的都是国内外一流的公司,嘉宾多是商业领域中的顶级人物.如果我们的团队成员缺乏职业素养

你觉得“对话”节目和其他电视节目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张:在整个行业里,“对话”给我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制片人企业化和职业化的管理风格。我们有一个自己节目的流程图,前后有差不多一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比如谈话的时候,为嘉宾准备好他喜欢喝的饮品是可以直接提升他的谈话情绪的,所以我们甚至连嘉宾喝的一杯水都要安排专门的人负责。

正是在这种气氛下,我们的工作才可以高效的运作,毕竟我们接触的都是国内外一流的公司,嘉宾多是商业领域中的顶级人物。如果我们的团队成员缺乏职业素养的话,对方就会对我们的节目本身产生相当强烈的不信任感。

在“对话”节目组中工作了这样长的时间,你觉得“对话”的团队精神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张:我当初回国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自己一个人。家里就我一个孩子,加上我在国外又生活了10年,好多朋友都在国外。在国内就剩下一个我小时候的好朋友,自己非常怕回来后连一个好朋友也交不到。因为我觉得年纪越大,交朋友就越难,那种纯洁的友谊就更加少见,所以我当初不敢抱太大的奢望。

幸亏我去中央台做“对话”这个节目,结识了一批外企之外的,真正在北京生活的年轻人。在这些朋友中,大家不用说话总带着英文字,也不用一定要去酒吧消遣,就是在一起吃盒饭也觉得很快乐,我觉得这种感觉特别好。

毕竟这是一种很单纯的和谐,而不是靠物质堆出来的。毕竟,精神层次的追求和交流可以让人更饱满些,如果每天谈的都是买房子买车炒股票我觉得没什么意思。

你最喜欢的谈话节目主持人是谁?

张:我最喜欢的国外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就是奥普拉,她是以知识女性形象出现的,是一个真正对社会有影响力的人。她的影响力不仅在于她的名气,更多的在于她的言谈和智慧,比如她每个月都会推荐一本书,结果她推荐的书都可以成为美国的畅销书。我觉得她是那种具有强烈的社会良知的人。

“对话”节目中选择的话题往往都比较严肃,但我们可以看到你经常哈哈大笑,节目本身希望如何处理这个节目的气氛以及主持人和嘉宾的关系呢?

张:我希望在大家谈论比较严肃的话题的时候,依然保持一种比较幽默和轻松的气氛。尽管有时候我和嘉宾会谈论到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但不代表主持人要咄咄逼人。我希望我和嘉宾之间彼此具有平视的心态。尽管很多嘉宾的年龄都比我大,但我要努力让他们感觉我是能够理解对方言谈的,这样可以很成功地展开话题。

如果嘉宾感到棋逢对手的话,他的兴奋点就可以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从而真正地展示他的人格魅力和聪明才智。同时,我也希望不拘泥在原来预设的问题中,很多谈话的闪光点就在不经意中被提炼出的。毕竟真正的对话是一来一往的,而不是一方发球,一方接球。

最近让你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

张:北京申奥成功,那天我一直从国贸走到了天安门,和来往的行人挥手,和朋友们笑啊闹啊,一直到了凌晨4点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