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落胡兆海回娘家 听着莲花落《回娘家》长大

2017-1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8岁的潘海良,17岁进地方曲艺学校至今,已经唱了10余年的莲花落,成为莲花落二次创业的新生骨干.他在莲花落电视片<马太守造鉴湖>表演中,说表吐字清晰,唱腔清亮圆润,台风朴实大方.舞台下的潘海良,言语不多,说起莲花落却是滔滔不绝.听着莲花落<回娘家>长大潘海良,绍兴县孙端镇榆林村人.在他幼年时,村里没有电视,文化生活非常枯燥,听莲花落录音磁带就成了海良最快乐的事情.他最喜欢听胡兆海的<回娘家>.广播里听得不过瘾,就吵着让父亲到城里买来莲花落<回娘家>磁带,一

28岁的潘海良,17岁进地方曲艺学校至今,已经唱了10余年的莲花落,成为莲花落二次创业的新生骨干。他在莲花落电视片《马太守造鉴湖》表演中,说表吐字清晰,唱腔清亮圆润,台风朴实大方。舞台下的潘海良,言语不多,说起莲花落却是滔滔不绝。

听着莲花落《回娘家》长大

潘海良,绍兴县孙端镇榆林村人。在他幼年时,村里没有电视,文化生活非常枯燥,听莲花落录音磁带就成了海良最快乐的事情。他最喜欢听胡兆海的《回娘家》。

广播里听得不过瘾,就吵着让父亲到城里买来莲花落《回娘家》磁带,一遍一遍地听。他能把《回娘家》背得滚瓜烂熟,就连语气和神态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忍不住就在村里人面前表演起来。上小学时,每当学校有文艺演出,潘海良就带着他的《回娘家》上台表演,成为学生眼里的小明星。

进培训班打开理想大门

1998年,急切想培养莲花落新人的胡兆海,创办绍兴市地方戏曲艺术学校,招生海报张贴到了各所学校。此时正好是潘海良临近初中毕业阶段,看到招生广告,他激动万分,一个人跑到招生点,在招生老师面前唱了莲花落《回娘家》,当即被录取。

在有21个学员的戏曲艺术学校中,只有8个男生,从心底里喜欢莲花落表演的潘海良学习非常刻苦,在胡兆海手把手的指导下,进步很快。那时,他们要学说唱、乐曲、还有武工,潘海良的各科成绩都是名列前茅,成为胡兆海的得意门生。在毕业汇报演出中,潘海良在众多学员中脱颖而出,被县文化馆录用,成为一名专职的莲花落演员。

喜欢学历史勤思考悟性高

在舞台上能连续说唱几个小时的潘海良,平时却话语不多。除了演戏,他喜欢看历史书,现在他已经是汉语言文学在读电大本科生。在莲花落研究所所长倪齐全的眼里,潘海良爱学习、悟性好,又非常勤奋。这是一个优秀的莲花落演员必备的素质。

潘海良在接到表演《马太守造鉴湖》这一任务后,为把准作品的思想主题,了解作品中表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他多次到图书馆及在网上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对作品思想内涵有了准确、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对马太守这个历史人物产生由衷的崇敬之情,使潘海良演好这个作品有了底气。

反复推敲使人物准确生动

在排演《马太守造鉴湖》时,潘海良根据绍兴莲花落的表演特色,对一些文雅的台词作了“口语化的”修改调整;在唱腔设计上,他反复推敲,力求使它准确、生动。

比如,诸邦元的乡贤与马臻交谈时的唱段中,最后一句唱词原先是“人生抱负来聚焦”,后改为“造福一方口碑好”。这样,既通俗又朗朗上口。又如,刘保皇帝接到诬告马臻的所谓“民间奏本”后,有一段表现他恼怒情绪的唱段。其中前两句原作是“会稽本是好地方,无事生非大不当”,后改为“可恨马臻太荒唐,无事生非乱朝纲”。这样一改,事理针对性更强,情绪表现更为强烈。

在《马太守造鉴湖》首映后,潘海良又奔走在下乡演出中,他创作的传统长篇莲花落《姚启圣》已经完成了一半,作为一个优秀的莲花落演员要会说,也要会写,这是潘海良对自己的要求。(本报记者 马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