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吊脚楼 吊脚楼:山水之间 是诗意桃花源

2019-05-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印象里的吊脚楼,来自沈从文笔下那片古朴安详的湘西世界.古老的边城里,沱江蜿蜒.青山绵延,河岸两边的吊脚楼高低错落,一半靠着岸,一半悬于江.在柔软清澈的江面,小小的白石子与游鱼清晰可见.在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桃花源,让翠翠和顺顺家两个儿子间的爱情,也越发添了几分诗意与朦胧美.壮族的吊脚楼 吊脚楼:山水之间 是诗意桃花源沈从文笔下的吊脚楼让人印象深刻,那吊脚楼是否只存在于<边城>里的湘西呢?并非如此.除却湖南西部,广西的北部.湖北的西部.贵州的东南亦有吊脚楼.吊脚楼,也称"吊楼"

印象里的吊脚楼,来自沈从文笔下那片古朴安详的湘西世界。古老的边城里,沱江蜿蜒、青山绵延,河岸两边的吊脚楼高低错落,一半靠着岸,一半悬于江。在柔软清澈的江面,小小的白石子与游鱼清晰可见。在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桃花源,让翠翠和顺顺家两个儿子间的爱情,也越发添了几分诗意与朦胧美。

壮族的吊脚楼 吊脚楼:山水之间 是诗意桃花源

沈从文笔下的吊脚楼让人印象深刻,那吊脚楼是否只存在于《边城》里的湘西呢?并非如此。除却湖南西部,广西的北部、湖北的西部、贵州的东南亦有吊脚楼。吊脚楼,也称“吊楼”,是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族的传统民居。在青山绿水间,在茂林修竹里,常有吊脚楼依势而建。这些建筑,与繁华的闹市隔着苍茫云水,纵使外界如何风起云涌,它们依旧在炊烟袅袅和暮鼓晨钟里安之若素。

壮族的吊脚楼 吊脚楼:山水之间 是诗意桃花源

吊脚楼的吊脚形式多样,有单吊式、双吊式、四合水式、二屋吊式、平地起吊式等等。其中,以单吊式最为常见。所谓单吊式,又称“一头吊”或“钥匙头”,是通过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由木头支撑而成。而双吊式,则是在单吊式的基础上发展、由两边厢房吊出而成。而其他的吊脚形式,则更具特色与风格,凸显了当地人们的匠心与智慧。

壮族的吊脚楼 吊脚楼:山水之间 是诗意桃花源

至于吊脚楼的起源,要追溯到遥远的原始时期。吊脚楼是古代干栏建筑的遗存,干栏的原始形态是巢居,即原始时期人类为了避免洪水、野兽袭击而在树上营造的窝巢。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建筑技术的进步,人们移居地面,并在地面上撑起树状的木构高层并有干和栏。如今,这种独特的干栏建筑在汉族地区已普遍被瓦房取代,在湘鄂西山区土家人那里得到了保存与发展,独特的木楼变成了与砖瓦正屋相配的吊脚楼。

吊脚楼的建造,是土家族人的一件大事。吊脚楼自然讲究实用,可美观也是少不了的,至于美好的寓意,更是不可或缺。因此在原料的选择上,人们一般选择椿树、梓树,寓意为“春常在”、“子孙旺”。等到经过加工大梁、画图、排扇等几道重要的工序逐次完成,主人会挑一个黄道吉日,邀左邻右舍祭梁束梁。此日鞭炮齐鸣、人声鼎沸,人们在相互送礼道贺中庆祝着新楼的基本建成。而富裕的人家,还不忘给房子增添装饰,使其优雅美观。

时光不觉偷换,多少特色建筑、民族风情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已然作古。吊脚楼的命运,自然也是在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但如果你走出熙熙攘攘的城市,来到悠远宁静的湘西,不妨看一看雅致古朴的吊脚楼,听一听河岸的渔歌互答。这样,我们风尘仆仆的心灵,多少也能在这悠悠的流水中和淡淡的烟火中安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