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道德经》(第一章)解读

2019-06-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第一章 众妙之门(题目为学而观复所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二.译文(意译)能够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本然整体的道;事物的名称,也不等于事物本然整体本身.无,是指天地开始时的状态;有,是万物被我们认知状态的总名.因此,道常以它"无"的隐身状态存在,是为了让我们直觉感知它的玄虚.深奥和无限;而又常以它"有"的显身状态存在,是为了让我们直觉感

第一章 众妙之门(题目为学而观复所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译文(意译)

能够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本然整体的道;事物的名称,也不等于事物本然整体本身。无,是指天地开始时的状态;有,是万物被我们认知状态的总名。因此,道常以它“无”的隐身状态存在,是为了让我们直觉感知它的玄虚、深奥和无限;而又常以它“有”的显身状态存在,是为了让我们直觉感知它的形貌和边界。

【道德经第一章】《道德经》(第一章)解读

这个道的“无”和“有”本为一物,都来自道而只是名称不同,但都是非常幽深和根本的。幽深又幽深,根本又根本,这两个“幽深”和“根本”合起来,才是一切“幽深”和“根本”产生的总根源。

三、释词

道:第一个“道”是名词,指宇宙的本原和实质。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言说或使概念化。

【道德经第一章】《道德经》(第一章)解读

常:确定、恒常不变,此处是指深刻的一般、本质、永恒或根本。

名:第一个“名”是名词,指事物的文化名称。第二个“名”是动词,指命名、称谓。

无:指万物无命名、无定性之时的状态。

有:指万物开始有定性、有名称后的状态。

【道德经第一章】《道德经》(第一章)解读

始:《说文解字》:“女之初也。从女,台声。”即原为小女孩、少女。姑娘。像法国画家安格尔的《泉》的比喻,是在比喻一种孕育、生产的可能性;一种基础、架构或台基。

母:汉字是在“女”字上加了两点——指两个乳房,意谓母亲就可以生育了、哺育了,即已把“可能性”变成了现实,引申为万物得以生产的根源、来源。

妙:从现在简写的字形上看亦为“少女”两字的组合,即仍为“少女”,引申为微妙、幽深、玄奥。

徼:光亮、边界、端倪。

玄:青黑色;幽昧不可测;幽昧深远。

门:门户、出口、女性生殖器。双扇为门,单扇为户。引申为根源、来源,或比喻能生产的基础和结构。

四、阐解与应用

1“道”之总论

这里讲读的《道德经》是依据最流行的人们最熟悉的通行本,《道德经》共81章,分道经德经前后两部分,道经37章,德经44章,至于孰前孰后我们不去管它,这里是按通行本的顺序,道经在前德经在后。

这是道经的首篇,和《论语》首篇《学而》一样都具有纲领性的总论的性质,至少它们的通行本结构是这样的。

此篇是在最宏观、最总体、最概括的角度为“道”立论的,道经的核心问题就是“道”,于是首篇就开宗明义要给人们讲什么是“道”?而这道又不是一个简单问题、小问题,而是宇宙、社会、人生的大问题、根本问题,它根本不是寥寥数语可以讲明白的,因此这里只是它极概括的总论、导论,又因为它居于道经乃至全书之首篇,故又相当于要给全书定总盘子、总调子,即要提出一个“一可统万”的最高概念来作为全书的总概念、总纲领,这个总概念就是“道”。

只是在老子眼里,“道”同宇宙本身一样是整体的大全的,是生命体验的“存在”而不是科学认识的对象(存在者),故不能用认识论的下定义的办法来给出这个概念,而只能描述性地叙述它的构成(结构)、功能、内在的关系、价值、功用等,为了便于把握,我们可以再把这些描述转换为:道的有无结构、道对事物的名之前和名之后的功能、道的可见和不可见之双重性、道之两妙合用之价值目标等等。下面分开来解。

2道之常有常无结构与“有无合观”智慧、“据有用无”智慧

第一章告诉我们:道是一种兼性的、矛盾的东西,它可说又不可说;可定义又不可定义。它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既是虚的又是实的。它是可见与不可见的统一物。

宇宙、世界、社会、人生等就是有形和无形、可见与不可见、实与虚,或者白天和黑夜的结构。道的有无结构对应的正是世界的有无结构,同时也是艺术的结构,艺术正是真与假、实与虚的统一,在似与不似之间。正如齐白石所言(非原话):绘画之道,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就是与道重合的艺术之境。

这里隐含着一个马与白马(先秦名家的命题,指个别与一般)、“道一”与“道无量”(金岳霖语)的关系,我们一般人平常得到的只是具体的小道(个别、具体),而不是根本的普遍性的大道(一般、普遍)。因为它是“常无”和“常有”同时共存的结构,可是在实际中人们总是容易只见“有”而不见“无”,把它缩小化、限定成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非常有局限的现成的东西。

而老子的道论则要求我们既要见“有”重视“有”,又要见“无”重视“无”,这就是“有无合观”的智慧。

同时还要更重视“无”,因为“无”是未得到规定之前的宇宙本然状态,它不光是“有”得以产生的根源、基础,而且还是远远大于“有”不知多少多少倍的无限之境,天地万物的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之源正来自于它,所以它更应该被我们重视才对,这就是《道德经》的“据有用无”智慧。

而重视“无”换个说法则又是重视“可能性”的智慧,同时也是一种自反性思维、留有余地、看到局限和缺憾的智慧。即它要求我们既要看到“有”,更要看到“无”。

比如,在企业里,“有”是设备、制度和“身体”的人,而“无”则是文化、精神,是员工的信仰、情感、意志、想象和道德,道德这种“无”,到孔子那里就变成了重视德治的思想。可见,“无”比“有”更重要,“无”能生“有”。

在现实中,许多人不重视“无”,他们觉得“无”似乎不存在。已如前言,“无”在字源学上实际是一种整体的、无限的“大有”之境,只是它是黑暗的、潜伏的、深藏不露的,还没有“浮出水面”,尤其是还未被人的自觉理性命名、表征,所以是混沌的、玄虚的、黑暗的,不以觉察,难以把握。

因此你就很难轻易感觉到它,但它却存在,老子的意思是它是最重要、最宝贵的存在和资源,而任何对它的理性认识和把握其实都是对它的“缩小”,都不是它的本身。

因为在一定意义上把握即为“有”,未被把握的即为“无”,但它仍然以在把握之外、把握之下的方式存在,它是一种“可能”,或者是一种正在暗里向着“待有”、“待把握”涌动的“运道”、“势能”或“生机”,因此我们在手中抓住“有”之时一定要知道这是一种选择和限制,其代价就是同时有更多的“无”落在手中的“有”之外了,怎么办?手中虽然没抓住它,但心里得有它,头脑中得意识到它,得想它、思它,得给它留出足够的“意识空间”,换个说法即既要脚踩大地(有),又要仰望星空(无),要“有无”一起考虑、一起筹划、一起运作,这才叫掌握了“道”的智慧。

西方哲学家也有类似的智慧,如柏拉图的那个作为世界原型和本质的“理式”(无),在柏拉图眼里人们看见的世界只是它的影像(有);康德认为“物自体不可知”(无),人们认识到的事物已不是“物自体”本身了(有);瑞士的精神分析学大师荣格也提出了要重视“世界的黑夜”(无)的思想,对于个人他也非常重视那个不可知的“人格暗影”(无)的力量,认为它是一个人的最大的破坏力,同时也可以是最大的创造力,但它是黑暗的。

比如一个好人,其实也可以是一个坏人,只是这“坏”一直都潜伏在那里,只是一种可能性,或者它只是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罢了。

俗话说: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会咬人也是此理。总之,在你的观念中要给这种黑暗的可能性、“无”留下位置,要把它一同考虑进来,如要从风险和成本的角度去考虑收益和利润,要从失败的角度去考虑成功,从坏的角度去考虑好,从失的角度去考虑得等等,这就是道给我们的宝贵启示:有无合用和据有用无的智慧。

再比如,公司是一种陌生人的利益合作机构,其最高的原则是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它的“有”。但是,它也应该是一个人的精神、情感或心灵投放、寄托其中的家园,这是它的“无”。日本企业“无”做得就比较好,因此其兴盛的寿命就比较长。

或者从某种意义上看,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就是“无”的意识和如何打理好“无”的智慧,如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忽然要给员工增加一倍的工资(2.5美元→5美元),这样下来他每年需要支出1000万美元,可是他当时一年的利润也只有1000万。

于是大家都不理解他,认为他疯了。福特解释说,他这不是做慈善、施仁爱,而是为了公司的发展,是要把生产者同时也变成本公司的消费者、用户,多发薪酬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购买能力,让他们有多余的钱来买本公司的汽车,结果当年的利润由1000万猛增到了3000万,他付出了1000万却赚回了2000万,他有效地利用和发展了“无”,用“用无”的智慧生产出了可能的“需求”和可能的“购买力”。

“无”有时候还可以是一种“概念”或“观念”,比如“绿色生活”、“有阅读的生活”等概念如果宣传得好即都可以“无中生有”地变成现实。

另外,道的矛盾性,也要求我们既要看到“无”、看到可能,同时也要有边界和局限意识(在一定意义上,“有”就是“无”的边界和局限,比如你有了一个妻子一般就不可以再有别的妻子了即如是),要有“能与不能”、“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思考的智慧,只有有对“不可为”的自觉,才会有对“可为”的正确把握,才能更自觉地做好“可为”。

3整体的智慧

“两者同出而异名”,道的这种整体性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生态和合的理念,在今天就是和谐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全局把握、整体筹划的智慧。

4观照和体验的智慧

“观”在这里是指非概念性的直觉和体验,在老子看来,有和无的统一之道,不是理性和概念(这和柏拉图的“理式”需要用理性概念对接是不同的),而是观照和体验,即用身体、无意识或心灵去对接和感验它。这是一种深入沉潜,默会体验的方法,是心灵化的甚至是超经验的深度感知和神会。

它不可言传,只可意会。到庄子便发展为心斋、坐忘的“体道”哲学。在印度佛经故事中也有“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传法典故,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传法,不说话,只是手里拈了一朵花,斯为“拈花示众”,众皆不解,只有大弟子迦叶会心、感悟,佛祖便把“法”传给了迦叶。

这同老子对道的理解是相同的。到孔子则特别重视“思”,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认为未经思考过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这在表面上似乎和老子的看法有一定距离了,实际上虚静的沉思状态正是我们借以接近老子的“观照体验”的最熟悉的日常化形式。只是我们今天有太多的人已严重缺乏这种沉静、淡定和超脱了,没有沉思,更没有对形而上的体验,有的只是实用主义、功利思维、平面化的“人和世界关系”和浮躁的心灵状态。我们已经与道久违了。与道的距离已越来越远。

5无生有,虚生实的“生产”哲学——生产智慧

《周易·系辞传》提出“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指更新、变化、发展,而其重点则在创生、创化的结构和能力。《道德经》在这一点上正与《易传》同调,也推崇、标举“生生哲学”、“生生美学”,只不过在《道德经》这种“生生理念”是以“无”的方式隐伏着的,比如老子是用女性的生产功能来比喻道的根本功能的,从少女的“始”到少妇的“母”,再到那个总的“生殖”之“门”的“门户之喻”(女阴、产道、生产和生产力来源等意象),老子一再强调道的“生产”根性。

这是生命之根、活力之根、运动之根,我们可把此说成是《道德经》的能产结构与产能意识,即一部《道德经》其基本的重心正是生命的活力之源来于何处和如何持续、如何最大化的葆有而无尽?或可简称为:生产的智慧、生生的智慧。

或者说我们在根本上需要知道这生命活力之源在哪里?怎么把少女变成少妇?怎么来构建这个“生殖”之“门”?其实质则是如何在有“无的意识”的同时如何把这“无”变成“有”?这就需要找到那个由虚往实生成转化的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当然,要因地制宜,同时还要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等就都是它的题中应有之义……

概括起来,其生产智慧、“生生”智慧的内涵可以说主要有三点:一是“据有而用无”,即掌握“有”的同时却用力于对“无”(可能性)的开发。二是“有无整体合用”,同时兼用不偏废。第三,要有“反面之思”,要有大包容的胸怀和境界,要能为逆境、失败“留白”,让它们有无害于自己的另外的归身之处。

而在一定的时机、条件下这些负能量的东西反而会转化生成为对你有利的正能量,因此暂时对它们的“留白”、“包容”恰恰就成了一个缓冲的待转化的必要环节。

6道的价值观

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求我们要把“道”作为最高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这道不是别的就是人生的深刻的精神意义和高远超迈的心灵境界。像孔子那样主张:朝闻道,夕死可矣。像孟子主张的可以舍生取义。也像周国平先生指出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不光活在形而下,还要活在形而上。(《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今天,人生物质化,社会官场化,世界公司化,当金钱成为一切意义的意义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基本上没什么意义了。因为意义已统统被金钱置换、侵吞、霸占。此时,只有“道”才能救这个世界,道就是世界的意义。黎鸣先生提出要超越官场化社会和市场化社会,而走向情场化社会,我认为情场化社会必须以道为信仰才有可能。

西方人有“上帝之城”,中国人则可以有“大道之城”。( 古罗马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其上帝之城是个象征,与世俗之城相对应:“两种爱创建了两座城:爱自己以至轻视上帝的人,组成了世俗之城,爱上帝以至轻看自己的人,组成了上帝之城。”前者由愿依肉欲生活的人组成,后者由愿依精神生活的人组成。)

许多人也许觉得学不学《道德经》都一样,它没什么实际的用处,我认为它除了可以转化为实用的大智慧外,还有一个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价值:心灵的价值和生命的价值。人活着主要还不是活物质,而是活精神,精神生活虽无法延长你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增加你生命的厚度,人对物质的消费总是有限的、确定的,而对精神的消费却可以是无限的和丰富的,它可以大大地拓宽你和世界的关系,当然也拓宽了你的生命世界、心灵世界。

道的智慧、道的生命可以让你有死的生命变得充盈、年轻和富有强旺而持久的生机、活力。

五、心得妙语

有无合为道,显隐是常貌。少女加少妇(母),无比有重要。女阴喻根源,有根才有苗。“生产”是主题,“产能”为主脑。如何有“生力”?结构为堂奥。谋事重初始,全整为要妙。心中常思无,立意方能高。“两玄”都兼顾,万事得门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