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唐旭峰 【反馈】唐旭峰死了 但他还活着(企业老总读《陪伴》) | 逸西

2018-02-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提示:记得我国已故著名诗人.作家臧克家早在1949年11月1 日为纪念鲁迅先生,写过一首诗叫<有的人>,其中一些诗句,我依然还背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图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模唐旭峰油画唐旭峰死了,但他还活着○逸 西    记得我国已故著名诗人.作家臧克家早在1949年11月1 日为纪念鲁迅先生,写过一首诗叫<有的人>,其中一些诗句,我依然还背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而今天,我要给大家说的,是我们四川司法行政

核心提示:记得我国已故著名诗人、作家臧克家早在1949年11月1 日为纪念鲁迅先生,写过一首诗叫《有的人》,其中一些诗句,我依然还背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图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模唐旭峰油画

唐旭峰死了,但他还活着

○逸 西

    记得我国已故著名诗人、作家臧克家早在1949年11月1 日为纪念鲁迅先生,写过一首诗叫《有的人》,其中一些诗句,我依然还背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而今天,我要给大家说的,是我们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的一名普通民警,他名叫唐旭峰,四川省新华(绵阳)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科科长。2014年12月2日,他因长期隐瞒病情坚持工作,积劳成疾,被确诊为淋巴癌晚期,于当年12月27日不幸去世,年仅38岁。

    唐旭峰死了,但他还活着。

    去年初,我受四川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委托,前往他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戒毒场所采访,获悉他的感人事迹——

    唐旭峰从警19年的生涯中,有18个春节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虽然身患消化功能紊乱、肝硬化等多种疾病,但他一直坚持工作。在单位成立艾滋病戒毒人员专管大队时,他主动请缨到大队工作,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集中管理办法。

在对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中,他累计教育矫治戒毒人员2400余人次,开展个别谈话11000余人次,教育转化危重人员100余人,还用自己微薄的积蓄资助戒毒人员200余人。

    唐旭峰病重时,单位曾经准备为其捐款。但得知这一消息,已不能说话的他在纸上艰难地写下:"不要组织捐款,不麻烦同志们了,他们有的比我更困难。希望尊重我的决定。"

    唐旭峰走了。他用生命为自己热爱的戒毒事业,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当我完成四川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所托,写出《陪伴》一书并于2016年12月底正式出版后,新书发行的新闻刚刚出来,有一个叫董超的企业老总看到后就四处打电话托人购书,后来通过磅礴新闻老总找到我这儿来了,我只好从印刷厂提取了10本未出厂的新书快递给他。

他一口气读完后,不断打电话给我,感慨书写到他的心里去了。原来,他与唐旭峰熟悉,且是好朋友。拿时下流行的话说,他是唐旭峰的"粉丝"。

    董超告诉我,他与唐旭峰交情近20年,唐旭峰重情重义。当他得知他走后,哭得死去活来。那种悲痛搬用"天都要塌下来了"来形容,也一点不为过。尔后,他擦干眼泪,请一个著名画家,花了半年时间画了一幅唐旭峰身着警服的油画,取名"陪伴",端放自己家中纪念。

一日三餐,都摆放着一副碗筷,与唐旭峰画像一起进餐。董超整日左一个唐兄,右一个唐兄地叫着,没事他还对着唐旭峰的画像说话。他告诉我,他与唐旭峰的那份深情厚谊,旁人根本无法理解。

    这应验了诗人臧克家所写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唐旭峰不正是如此吗?他永远活在爱他的人们的心中。

附:长篇报告文学《陪伴》第三章 警魂 第一节 唐旭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2014年12月27日晚8时13分,四川省新华(绵阳)强制隔离戒毒所"绿色回归家园"副大队长赵强接到好友唐旭峰的妻子杨丽哭着打来的电话说:"老唐走了!……"

    正在组织戒毒人员朗读所部教育科科长唐旭峰写的《戒毒誓词》的赵强,强忍悲痛。

    可不知道怎么的,读着读着,他的声音突然变了,变得沙哑和哽咽。一下子蹲到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当时,在场的戒毒人员全都懵了,很诧异。平时,铁骨铮铮的赵副大队长为何变得如此脆弱?

    他们立即围了过来,关心地问:"咋啦?赵队,你咋啦?!"

    赵强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悲痛,冲出戒毒人员的包围,跑向黑暗的山腰,面朝仙山,双手抱着头颅,失声大吼:"为什么?老天爷呀,你太狠心啦!"

    空旷的山涧,回荡着他撕心裂肺的哭喊。

    面对追赶过来的戒毒人员,赵强抹了一把眼泪,哽咽着说:"你们知道吗?每天勉励你们戒断毒瘾的誓词是谁写的?就是他——唐科长啊!可刚才他走了,永远地走了啊!"话音刚落,有人也跟着哭了起来。

    片刻,不知是谁轻轻地背诵起了"我宣誓:摆脱毒魔的纠缠,重塑自我……"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响。

    戒毒人员自发地、用比平常大了好几倍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着《戒毒誓词》。

    赵强觉得天空好高好远,震耳的余音仿佛在为唐旭峰送行。

    仙山悲恸,涪江呜咽。

    当晚,四川省新华(绵阳)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夜无眠。无数人以泪洗面,细数着唐旭峰的动人事迹。

    他从警19年,有18个春节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单位成立艾滋病戒毒人员专管大队,他主动请缨,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形成较为成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集中管理办法》;他累计教育矫治戒毒人员2400余人次,开展个别谈话11000余人次,教育转化危重人员100余人,用微薄的积蓄资助戒毒人员200余人;他身患消化功能紊乱、肝硬化等多种疾病,却一直坚持工作。

    唐旭峰走了,年仅38岁。在他年轻的生命里,激荡着无限的荣光——

    他199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民警、副中队长、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和教育科科长。2015年,司法部追授他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模,号召广大司法行政民警向他学习。

    同事们还记得:他来自英雄黄继光的故乡——四川省中江县。

    2006年4月,绵阳的月季花,遍地开放。

    上级决定在"新华所"成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专管大队。在谈"艾"色变的环境里,唐旭峰主动请缨,提出到艾滋病专管大队工作。

    当亲人、同学和朋友知道后,都纷纷阻止和劝告他:"旭峰,你这是何苦呢?上有老,下有小,万一被感染了,怎么办?"可是,他却说:"如果大家都逃避,都不愿意干,这些人放任到社会自暴自弃,或报复他人,会有更多的人受害呀。"

    一些亲友和同学不理解他,渐渐开始疏远他。

    面对这种疏远和尴尬,唐旭峰总是笑着说:"迟早有一天,他们会理解我。"

    带着这份真情,他一路前行。

    由于"艾感"戒治人员时刻面临着死亡威胁,对未来充满绝望和恐惧。唐旭峰为了排解他们的悲观情绪,以心换心,与他们交朋友,组织他们弹吉他、吹口琴,一起坐在草地上拉家常、晒太阳。在这个危机四伏的特殊人群里,只要有唐旭峰的身影,就会有欢声笑语。他们互相尊重,没有歧视。

    唐旭峰以自己的羸弱之躯,扛起了教育矫治的戒毒大旗。

    为了进一步帮助"艾感"戒治人员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他放弃休息时间,上网搜索防治艾滋病的相关资料,并下载最新的科技进展和感人事迹,打印成册,分发给艾感人员阅读;宣传党和政府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引导他们要有宽容、积极、向上的心境和社会责任感,关爱生命,关爱自己,关爱他人,树立"艾滋病感染到我为止"的理念。

    与此同时,唐旭峰还与大队其他民警一起,积极探索和实践"艾感"戒治人员集中管理陪伴模式。在这项工作中,他身先士卒,带头学习研究,参与科学实践和总结提炼,大胆提出了"从纠错到鼓励,倡议正性文化,生命教育与感恩教育,艾滋病感染到我为止"的理念,形成了雏形。

    2007年1月,在全国劳教场所"艾感"戒治人员集中管理经验交流工作会上,"新华所"的管理模式研究和实践效果得到上级领导、与会专家的肯定。唐旭峰提出的理论填补了这项工作的空白。

"想我们戒断毒瘾,除非世界上没有毒品。"在给戒毒人员做思想工作时,一名戒毒人员的话,深深刺痛了他。

    2008年,唐旭峰在总结场所10余年戒毒工作经验和国内外先进的戒毒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了以"多元整合、积极戒毒、生命复原"为理念的戒毒思路。

    2010年,这一思路经上级机关提炼、深化和总结,被确定为四川司法行政戒毒场所统一的戒毒模式,得到司法部的认可。在实践中,唐旭峰还根据戒毒人员出所后回归社会困难、就业难、家庭接纳难的问题,大胆建议利用单位场地优势,建立了一个专门用于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之前的考验基地——"绿色回归家园"。

唐旭峰竭尽全力,不仅全程参与了"家园"建设和管理,还为"家园"的发展提出了许多颇有成效的建议。

    2013年4月,"绿色回归家园"投入运行以来,深受戒毒人员家属的拥护和支持。至今先后有600余名戒毒人员入住参加戒毒康复和就业,留园就业达50余人。跟踪回访显示,从"家园"回归的戒毒人员,操守保持率比直接从戒毒所回归社会的人员提高了许多,就业率提升了不少。其开放戒毒理念和成功就业的做法,得到国家禁毒办有关领导和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专家、学者的好评。

    2014年上半年,四川省戒毒管理局组织全系统科级以上干部开展业务培训,要求唐旭峰担任戒毒康复知识教员。他制作课件、收集资料,在做好所有课件准备后,在大队里进行课前演示,请同事们提意见,反复对课件进行修订,一堂课就是半天。后来,同事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的病历才知道,当时他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可他没告诉任何人,而是默默地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

    同年8月,唐旭峰积劳成疾,因肝硬化住进了华西医院,就在他去医院的前一天夜里,还打电话详细询问民警罗东:戒毒人员"创业培训课"的教学进展情况,用手机编写短信起草教案,一条条地发给罗东。

    如今,读着这些短信文字,罗东依旧感叹唏嘘。他这样评介唐旭峰:"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务实又创新。"

    在唐旭峰病重时,单位曾准备为其捐款。虚弱到无法说话的他,在纸上艰难地写下:"不要组织捐款,不麻烦同志们了,他们有的比我更困难。希望尊重我的决定。"一想起这事,时任新华所政委的张卫国就伤心流泪和自责。他说:"唐旭峰的离去,是我们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最大的损失。"

    唐旭峰走了。但他教育矫治过的戒毒人员来了,曾经和现在的同事来了,数以百计的当地干部和群众来了。他们自发地来为他送行,默默流泪,对他充满了崇敬和怀念。

    当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李刚得知唐旭峰不幸去世的消息,在家设置灵堂悼念,并携妻专程从上海赶赴绵阳祭拜。他带着自己公司新开发的猕猴桃,长跪在唐旭峰的墓碑前,声泪俱下:"恩人啦,您咋就走了呢。17年了,我忘不了您替我烂脚擦药水的情景,更忘不了我们日夜的促膝长谈。每当我想放弃时,就想起您的教诲。尝一尝吧,恩人啦,这猕猴桃可甜了。呜呜呜……"

    如泣如诉的哭喊,令在场的人肝肠寸断。眼泪直滚。

    这奔流的泪,表达了人们对唐旭峰无尽的哀思。

    唐旭峰走了,悄悄地走了。

    但他留给家人的念想,实在太多了。

    在唐旭峰参加工作的19年时间里,他有18个春节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其中有12个是为同事替班。妻子杨丽在他的追悼会上哽咽着说:"我们婚后10个春节,老唐有9个是在所内与戒毒人员们一起过的,没想到在第11个春节即将来临时,我们却阴阳相隔了。" 

    唐旭峰的妻子杨丽也是"新华所"的一名警察,他们1999年相识相知相爱后,于2003年结了婚,两人感情很好。如今,唐旭峰走了一年多了,杨丽每天下班回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目光投向那间主卧室,看看唐旭峰回来没有。

    现在杨丽一闭上眼睛,满脑子就是唐旭峰的影子。她总觉得这间和他共同购置、生活了8年的房子里,有他欢乐的笑声。他拥抱着她的情景历历在目,甚至还能嗅到他身上的味道。但这一切,已成为杨丽最甜美的回忆。

    "老唐在的时候,一回家,无论多累,厨房里的活,他全包了。我们的生活虽然很平淡,但有他,就充满了快乐……"

    在唐旭峰病逝前两个月的一天,他突然给杨丽商量说:"女儿一晃都6岁了,快上小学了,我还没有好好地陪她出去旅游过一次。女儿说她最大的愿望是想让我带她到‘天涯海角’(海南)去,看看真实的大海。我抽个时间,你也请个年假吧,咱们一家三口到海南去走走!"

    当时,杨丽以为他是在给自己开玩笑,逗她开心,就随口说:"你发什么神经,舍得放下工作,带我和女儿去旅游?"唐旭峰认真地告诉她:"我没开玩笑,我觉得自己亏欠你们母女俩的太多了。"

    可是,那段时间新华所正忙于安全工作检查,唐旭峰没有向组织请假。等他病情加重,走路都很吃力时,他突然发现:带女儿去看大海的愿望已经无法实现了。

    当家人准备把住房卖掉,筹集医疗费挽救他的生命时,唐旭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颤抖着手,吃力地写下:"如果卖掉房子,女儿就没有家啦。我还配做父亲吗?我内心会不安的呀!"末尾,他用尽全身气力,重重地写了"放弃(治疗)"二字。

    这两个字,凝聚了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在生命最后时刻,对家人深深的爱恋和沉甸甸的责任。

    那一夜,杨丽守候在唐旭峰的病床前,她轻握他消瘦的手,再也无法控制自己悲痛的情绪,泪水决堤。

    唐旭峰微微睁开了眼睛,他渴望生命而又无助的眼神,像针一样扎在杨丽内心。她看见他的嘴唇动了一下,赶紧把头伸过去,轻声低唤:"老唐,老唐!"

    但唐旭峰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病魔将他折磨得只剩下微弱的呼吸。

    几分钟后,唐旭峰的瞳孔慢慢放大,杨丽叫来医生。她看见唐的脸色突然暗沉下去,哭着大喊两声:"老唐,老唐呀!"人,便昏了过去。

    唐旭峰走了,杨丽的魂,仿佛也被他带走了。他们结婚多年,唐留给她的印象:执着、坚强和玩命!工作没日没夜地干,从不叫苦。

    在家里,杨丽常常看见唐旭峰伏案加班,写材料,怕他累倒就劝他早点休息,可唐却总是笑着说:"没事,我做这些,是一种享受。"

    2014年6月,唐旭峰岳母的腿摔伤了,7月他给她买了冰箱和空调,8月还为她从网上买来护膝和护颈棉套,用来治疗老人的老寒腿和颈椎病。可是,12月27日,积劳成疾的唐旭峰走了。现在每当老人撩起裤腿,看着护膝,就睹物思人,伤心流泪。

    "宝贝女儿,如果爸爸变成了一颗最亮的星星,你会怎么办?""我会变魔法,把星星握在手里,这样爸爸就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了。"唐旭峰去世后,杨丽不敢把真相告诉刚满7岁的女儿,每当她问起爸爸哪儿去了时,杨丽就用这种方式哄她。自己觉得眼睛很模糊,眨动一下,豆大的泪珠就滚落出来。

    但后来,女儿还是知道了唐旭峰去世的消息。杨丽告诉她:"爸爸去了天堂,因为天堂里没有病痛,他永远陪伴我们。你想他时,就会出现。"杨丽指着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星,告诉女儿:那就是爸爸唐旭峰。

    从此,爱画画的女儿,凭着自己的认知,在纸上画了很多爸爸,还写下一些文字,她一直认为爸爸还活着,陪伴着她和妈妈。她在小本子上写得最多的是:我的妈妈像美丽的公主,爸爸像蓝天,我像一只小白兔。我们是一家人,要快快乐乐地生活。

    女儿在画唐旭峰时,总是把他涂抹成绿色。杨丽问她为啥?女儿扬起稚嫩的小脸回答她:"你不是说绿色象征生命吗?我要画一个绿色的爸爸!"

    女儿的天真,伴随着杨丽的泪水,在无数个夜晚,静静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