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通今的读音 博古通今的苏秦一生里 有你我值得借鉴的精华!

2019-05-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可以将苏秦的经历划分为三段,从宏观角度梳理其人生走向.第一时期是西秦的游说之路.连横主张并没有吸引到秦惠王,自己却狼狈不堪,在外是千金散尽,形容枯槁;在家是受尽妻子.嫂子.父母的冷眼.从<秦策一>的相关描述中,尤其是细节描写为我们证实了战国世态炎凉,君德浅薄,家庭同样没有任何温情可言,"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仿佛是大多数士人的生存状态.博古通今的读音 博古通今的苏秦一生里 有你我值得借鉴的精华!这种现状促使苏秦发愤图强,揣摩<太公阴符>终有所得,这也为

可以将苏秦的经历划分为三段,从宏观角度梳理其人生走向。第一时期是西秦的游说之路。连横主张并没有吸引到秦惠王,自己却狼狈不堪,在外是千金散尽,形容枯槁;在家是受尽妻子、嫂子、父母的冷眼。从《秦策一》的相关描述中,尤其是细节描写为我们证实了战国世态炎凉,君德浅薄,家庭同样没有任何温情可言,“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仿佛是大多数士人的生存状态。

博古通今的读音 博古通今的苏秦一生里 有你我值得借鉴的精华!

这种现状促使苏秦发愤图强,揣摩《太公阴符》终有所得,这也为其后面政治主张得以实现做了铺垫,同时,从其中发现通过正常的途径士人很难有重用的机会,权谋之术成为隐形的技能,这本身就是士人的悲哀。

博古通今的读音 博古通今的苏秦一生里 有你我值得借鉴的精华!

第二时期,苏秦来到赵国,并得到赵王赏识,开始自己的合纵之路。据相关记载此时的苏秦迎来自己政治生涯的第一个春天,“封苏秦为武安君,饰车千镒,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千纯,以约诸侯。”此时的苏秦充分利用了秦国与东方六国之间的种种矛盾,成功的将自己的连横主张进行推行,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苏秦政治嗅觉十分灵敏,且政治眼光十分独到;另一个方面是苏秦多次游说秦王的失败经历使其对秦国的政治环境了解的比较全面,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将矛盾扩大化其必然紧紧咬住对方的致命要点,从后面苏秦处处针对秦国可以证明这一点。

博古通今的读音 博古通今的苏秦一生里 有你我值得借鉴的精华!

第三个时期,苏秦晚年时期,主要是集中在齐国和燕国,从《战国策》目录其实能看到这一点,如《苏秦自燕之齐》、《苏秦谓齐王》、《苏秦说齐闵王》、《苏秦将为纵北说燕文候》、《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苏秦死其弟苏代欲继之》等。

再如:“苏秦之在燕也,与其相子之为婚,而苏代与子之交。及苏秦死,而齐宣王复用苏代。”亦能说明苏秦在燕国待的时间比较久,但是却遭到奉阳君的排挤,至于苏秦之死在《燕策一·燕王哙既立》开头有一句话进行交代,“燕王哙既立,苏秦死于齐。”

如果非得说苏秦的一生并不能这样简单的进行阶段划分,其原因无非当世或后世之人借其名气宣扬学说,苏子之学顺势而生,我们有时候很难界定留存下来的文献是苏秦之作,或是后世伪说,即使文献工作者对其进行界定,也存在很大争议,正如司马迁《史记》中苏秦与苏代带来的人物界定模糊。但无论是苏秦之学,后者统称为苏子之学,笔者认为都打上了苏秦的影子,是对其存在价值的充分肯定。

苏秦的性格主要表现在:第一,自信且坚韧,在《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中有很好的描写,面见秦王他展现出的勇气与才气都令人惊叹,惊叹其对局势把握的全面与深刻,同时也是面对强权所表现出的智慧,都能很好的展现苏秦这个人物正面的一面。但是在另一方面,即侧面描写我们同样能够看到苏秦性格中的其他方面,在面对困境时的那种不放弃,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热衷权势,这是战国策士的普遍追求,苏秦也不能免俗。正是因为对其热衷,才有在秦国碰壁之后转战他国,不断的进行尝试,最后得到赵王的赏识威震天下。我们曾感叹战国时候的世态炎凉,就算是至亲在落魄尚且如此,那么其他人又该是怎样一幅小人嘴脸,从苏秦家庭中各人物的表现中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苏秦对功名如此的热衷。

权势和财富从来都是一体,他们可以为落魄的人带去尊严与立足社会的筹码。苏秦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从“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到“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我们可能会疑问苏秦为何锱铢必较的质问其嫂子态度的前后不一,大多数学者认为苏秦刻薄冷酷,笔者认为最大的原因无非是想提醒自己勿忘曾经的落魄,时刻提醒自己权势能够为其带来自尊,这是战国士人最为卑微的发声,却毫无保留的暴晒在世人面前,无能为力,满腹心酸。

第三,足智多谋,苏秦无疑是战国最为杰出的策士,他凭借自己的政治才干,使得秦国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办法与中原各国进行对抗,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苏秦延缓了各国灭亡的时间,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战国的史料。

例如《燕策一·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中就有精彩的描写,苏秦准备替燕国出谋至齐,但是害怕燕王听信小人谗言,提前预设场景希望得到燕王的保证,就忠信问题举出两个典型实例,一是“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以历史上三个重义重信进行展开;二是借助妾弃毒酒被笞,以活主父、主母为例,说明忠心对人却遭磨难。一正一反对忠信有罪进行分析,很好的展现了苏秦的谋略,对局势有清楚的认知,对人性的把握也是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