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叶朗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一行来洛

2017-10-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3日.24日,我市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博物馆.国家牡丹园等景区迎来了一批学术"大咖".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艺术系教授顾春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刘成纪,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王德胜,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文革一行受邀来洛考察,流连于洛阳历史名胜之中,畅谈"洛阳之美".沉醉罗汉造像,或将为此写书23日,叶朗一行先到龙门石窟景区,一览63年来首度面向公众开放的特窟看经寺.在

23日、24日,我市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博物馆、国家牡丹园等景区迎来了一批学术"大咖"。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艺术系教授顾春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刘成纪,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王德胜,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文革一行受邀来洛考察,流连于洛阳历史名胜之中,畅谈"洛阳之美"。

沉醉罗汉造像,或将为此写书

23日,叶朗一行先到龙门石窟景区,一览63年来首度面向公众开放的特窟看经寺。

在看经寺内,保存着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唐代石刻罗汉群像,29尊唐代罗汉像神态各异、生动传神,堪称妙品。该特窟开放的消息甫一公开,就引起了叶朗的注意,此次龙门之行,他们就是奔着看经寺来的。

叶朗说,佛像造像多具有神圣色彩,而看经寺内的罗汉像,则被更多地赋予了世俗的特征。佛教自印度东传至中国,其中国化、世俗化的东西体现在哪里?如何把神圣的和世俗的结合起来?看经寺的罗汉像给了很好的注解。

叶朗介绍,在一行人中,朱良志和顾春芳在佛教研究上都造诣颇深,看经寺的罗汉造像之精美、完整,让大家颇为震动。"这些罗汉像让我很受启发,如果有机会,我可能写一本与之相关的书。"叶朗说。

畅谈"洛阳之美",强调"城市精神"

"洛阳牡丹很美、很有名,但在我看来,洛阳文化和艺术的积淀,更重于牡丹的美,是真正的‘洛阳之美’。"叶朗说。

在他看来,洛阳与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内在的体现中华文明的气质,这种气质使这个城市可以真正实现与其他文明的对话。"在古代,东都洛阳与西京长安比起来,行政色彩相对淡一点儿,诗意氛围更浓一点儿,这种气质,在当代应该被更多地挖掘、体现。"叶朗说。

在洛阳博物馆,叶朗提出建议,洛阳的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但怎么把过去的文化、文物、艺术成果充分展现,把一个地区文化的精华、最有光芒的东西突出出来,是摆在城市面前的一个问题。小到一个博物馆的陈列,大到一个城市的建筑面貌,都应体现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使之与城市丰富的内涵相匹配。

优质文化产品会"长腿",是城市文化的发射台

近些年,已是古稀之年的叶朗走出学术界,不断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鼓与呼。洛阳街头一些将三彩元素与卡通创意结合的文化创意产品,赢得了他的肯定。

"我们在洛阳博物馆看到的陶俑,多么鲜活,多么生动,今天的很多雕塑都无法与之媲美。我时常感叹,现代人的创造力不如古人的创造力高,这种创造力,不光是外在形式,更是内在精神。"叶朗说。

他认为,文化创意产品做得好,它就会"长腿","走"到世界各地去。曾有一次,他到日本访问,看到一个非常精致的烟灰缸。因为不抽烟,他当时没有买,然而离开后,他满脑子都是这个烟灰缸的影子,因为这不仅是烟灰缸,而是艺术品。第二次遇到,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反观国内很多地方,因文化产业刚刚起步,文化创意产品往往粗制滥造、千篇一律。他认为,优秀的文化产品应是城市文化的发射台,把古代的积淀、人文精神融入现代的产品中,注重外在形式的同时,也要注重内在精神。(洛阳晚报首席记者 王妍/文 记者 张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