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

2019-09-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地区相对比较安定;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3)迁都洛阳 .使用汉语,穿汉服,采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使用汉族礼法等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4)局部统一的完成;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大融合[解析]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历史.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200年,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军士屯田,实力不断增强,后与盘踞

(2)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地区相对比较安定;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3)迁都洛阳 。使用汉语,穿汉服,采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使用汉族礼法等

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

(4)局部统一的完成;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解析】

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历史。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200年,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军士屯田,实力不断增强,后与盘踞在河北一带的袁绍在官渡展开激战,最终曹军大败袁军。

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

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但遭到了南方的孙权和刘备的阻击。孙刘组成联军,利用天时地利,在赤壁与曹操展开大战,结果打败曹操。

经此一役后,曹操不敢轻易南下,孙刘势力得到巩固。他统一全国的壮志没有实现,但他的开疆扩土,为其子曹丕建立魏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建立魏国。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222年孙权在东吴称王,建立吴国。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

(2)本小题考查的是江南地区的开发。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蜀吴东晋等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发展生产,促进了江南的开发。躲避北方战乱的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加上南方政府的政策上给予很多的照顾,南迁的人与南方人民一起利用天然的优越的地理环境,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使得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3)本小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北魏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前,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后,进一步实行改革,主要的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族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管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4)本小题考查的是魏晋时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古代中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即使是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材料一中是从政治角度促进了统一:东汉末年来的军阀割据,最终归为三国鼎立,可以说是完成了局部的小统一,利于随后的大统一;材料二中的江南地区的经济不断开发发展,使得南北经济水平趋于一体,也是利于经济的南北融合;材料三是从民族融合的层面来说,五胡内迁,北民南迁,各族人民长期相处,互相学习、通婚,逐渐融合在一起,孝文帝改革促进了融合高潮的到来,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