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山:葛洪炼丹养生修道成仙之山

2017-12-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他活了81岁.在无穷无尽的时空中,81年,不过是一闪即逝的星光,而他的思想和贡献,则是高耀苍穹的恒星.在中国道教史.医学史.科技史的典籍中,葛洪,都是一个耀眼的名字.湖北省赤壁市东南的葛仙山上,历经千古磨蚀的遗迹和愈看愈奇的瑰丽风光,等待着高贤去揭示葛洪于斯炼丹养生修道成仙的奥秘,召唤着雅士来此怡心养性参悟生命的真谛.魏晋时代,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生死难卜,饿殍遍野,士族人家也难免卷入腥风血雨之中.许多知识分子深感富贵若浮云,人生如草芥."常畏大罗网,忧祸一旦并."于是,

他活了81岁。在无穷无尽的时空中,81年,不过是一闪即逝的星光,而他的思想和贡献,则是高耀苍穹的恒星。在中国道教史、医学史、科技史的典籍中,葛洪,都是一个耀眼的名字。湖北省赤壁市东南的葛仙山上,历经千古磨蚀的遗迹和愈看愈奇的瑰丽风光,等待着高贤去揭示葛洪于斯炼丹养生修道成仙的奥秘,召唤着雅士来此怡心养性参悟生命的真谛。

魏晋时代,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生死难卜,饿殍遍野,士族人家也难免卷入腥风血雨之中。许多知识分子深感富贵若浮云,人生如草芥。“常畏大罗网,忧祸一旦并。”于是,他们或谈玄论禅,“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或遁迹山林,远避尘世,寻求内心世界的逍遥与自由,渴慕一种神仙世界的生活。当然,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待价而沽以退为进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真正的隐士是抛弃功名利禄的清华远俗之士,鄙薄庙堂之高,凛然江湖之远,与高山幽谷为伴,与荒村野水为邻,表现的是一种超尘绝俗孤傲不群的文化性格与生活方式。葛洪号抱朴子,并以此冠其著作之名,可见其甘作一个拥抱自然质朴之子的赤心诚意。他出身名门,家学渊源,自幼精通各种武艺,可谓文武双全,也曾在战火硝烟中立下汗马功劳。也许是天性使然,也许是深恶尘世污浊,朝廷封赏时,他毅然决然抛弃狗屎乌纱,飘然逸然浪迹秀山丽水。一双草鞋,踏遍高山密林,一叶竹筏,竞渡巨川深涧。最终,他选中了葛仙山。在这里,他一边垒炉炼丹,修道养性,医治民疾,一边遥继先贤之余响,研习家传之绝学,总结自身之探寻,撰写了《抱朴子》、《神仙传》。这两部心血之作,铸就了他千年不易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养生家、化学家的煌煌桂冠。他的哲思,直指空玄之弊;他的炼丹术,开启了化学之门;他的养生之术,至今备受推崇。他的高德景行,化为神奇的传说,在当地世代相传。

今人诟病葛洪的,是他相信神仙,宣扬神仙,与现代科学相悖。且不说混沌初开的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世上有神,我们不能以今天的尺度来衡量远去1700多年的葛洪。就是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也不能证明没有神。据天文学家统计,银河系有两千亿颗星,而宇宙中有两千亿个类似银河系的星体。相对浩渺的宇宙,人类居住的地球,不过是一粒微尘。谁敢说茫茫太虚中没有神(或外星生命)呢!大到宇宙,小到原子,日月星辰,四季变化,万物万象,都按同一规律运行,严丝合缝,分毫不差。谁能说不是高级智慧生命(神)在设计、掌控一切?牛顿就笃信是上帝在操控宇宙!据说,世界上90%以上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信仰基督教,而基督教就认定是上帝创造了人!

现在,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不也都在极力寻找外星生命吗!何况,葛洪在宣扬神仙术的同时告诫人们,只要“先讲治身,后谈养生”,只要淡泊名利,积德行善,才可升天成仙。他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结合起来,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教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皆不得长生也。”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道教的戒律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他说::“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於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动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这种借助人们对神的敬畏,对升天的向往,劝导人们惭德愧行,全心向善,从而达到净化人心,醇化世风的目的。在任何时代,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葛洪是江苏句容人。他的祖辈,都是东吴的高官,或许也曾追随周瑜,金戈铁马,冒矢烈焰,参与过惨烈的搏杀。葛洪来赤壁凭吊先祖,慈悲的心灵又一次受到强烈冲击。原来,他家族显赫的权势和尊贵的荣耀,不过是遍地的白骨和漫天的冤魂幻化而来。往昔的杀戮与现实的黑暗,使他悲愤彻骨,心冷如冰。尽人子之孝后,义无反顾地投向群山的怀抱。

中国古典哲学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概念,认为人与自然是有机的统一整体。每个人都是一个小的宇宙,与自然界(大宇宙)存在着一定比例的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状态就是生态平衡。打破这种平衡,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疾病70%—90%与环境有关。人类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建立和保持同外在环境的和谐关系。《素问》指出:“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意指居住在空气清新、气候寒冷的高山地区的人多长寿,而居住在空气污浊,气候炎热的低洼地区的人常命短。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也说:“山林深远,固是佳境。……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灵。……地势好,亦居者安。”说明古人早就对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有独到的见解与深刻的认识。简写的“仙”字,就是由“人”与“山”组成,人依山则为仙。葛洪正是遵循此道,寻觅理想的养生之地。

葛仙山海拔624米,相比于三山五岳等高山巨峰,无疑是小巫见大巫。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葛仙山虽无珠峰之高、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峨嵋之秀、黄山之奇,但她耸立在茫茫竹海之中,坡上岭间,四季野花不断,像是花神轮值,把葛仙山装扮的如同千葩竞放万蕊吐艳永不闭幕的花卉博览会。凭山俯瞰,碧波万顷的陆水湖托着八百多个翠岛呈献眼前,使人恍如置身瑶池仙景。葛仙寺旁,有一破石而出缠绕相结的千年药藤,据说为葛洪当年亲植。这里尽管树高林密,杂草丛生,但从无蚊虫侵扰,是不是这古藤的芳香有驱蚊拒虫之效?

寺后高丘之上,散落着一片天然太湖石,似虎、似狮、似豹、似人……千姿百态,惟妙惟肖。令人称奇的是,有一石面,平滑如削,中间是一天然的道教符号,莫非上天早有安排,这里就是道教的胜地葛洪的归宿?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主峰之上,有一幽深的洞口,是当年葛洪的修道处。洞前有一小井,名曰丹泉,碗口大小,长于岩中,高出地面几尺,这水从何来?丹泉虽小,但无论暴雨大旱,丹泉不涨不浅。湖北电视台摄制组曾邀集230名村民轮流取泉,泉水分毫不减。这是何故?

在这天钟地秀之处,葛洪静思默虑,悉心参悟养生、学仙之法,提出了对今人养生非常有价值的思想。他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精神专一、情志静寂,不得驰心于外,“恬愉淡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提倡“胎息法”,即保持自己的先天精气,进行内在的呼吸锻炼,推崇肢体五官的动养。静,并非身体不动,而是指无欲念或少欲念,面对红尘诱惑,心如止水。总之,一个人只要心胸开阔,精神安闲,坚持导引行气,动静双修,可延年益寿,得道成仙。

与葛仙山一湖相隔的南岸,有座雪峰山,山顶有葛仙祠,亦为葛洪炼丹之所。双峰对峙,相距10余公里。遥想当年,犹见葛洪追风蹑景穿梭两山的奔疲之姿,犹闻葛洪匆匆敲叩的脚步声。葛洪坚信吸食金丹可长生成仙。因此,长期从事炼丹试验,终身不悔,终身不辍。他在炼丹的过程中,发现了物质变化的规律,成为现代化学的先声。由于积劳成疾和长期试炼服丹,本来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葛洪,渐渐衰弱不堪。神农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葛洪试百丹,一定有过中毒,但未得解毒之物。最终,“兀然若睡而卒。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呜呼,一代高人,驾鹤西去。

生死乃宇宙的基本法则,万事万物都有生死。生命最怕时间。再伟大的生命,都不能抗拒时间。养生学不过是让我们在时间的长河中多停留一会。人的寿命应该是多久呢?《灵枢•天年》说:“天年有定数。”“人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尚书•洪苑》曰:“一寿,百二十岁也。”古人认为,人的自然寿命是120岁左右,是所谓的天年。这与现代医学研究的结果相同。我们能活到人类生命的极限吗?能!其秘诀就是清心寡欲,保精养生,放慢时间的脚步。葛洪81岁而卒逝,相对天年,属英年早逝。究其原因,是他并未“静”,而是终日探索不止,试服药丹不止,体内积累了太多的不利于健康的矿物质。当然,他是以牺牲自己的天年为代价,为更多的人试探出健康长寿之路。所以,他是伟大的。他死后得以成仙升天——他的思想、品格活在人们的心中,是真正的永生!

举目南眺,群山苍莽,重峦叠嶂。其中有一翠峰,酷似一尊巨大的***半卧欲起的雕像,每当旭日东升或玉兔西沉,红霞映衬下的***像金光闪灼,令观者惊喜不已。此时,百岁道人会自豪地告诉游人,葛洪的仙气、***的灵气、葛仙山的天地正气,使葛仙山成为集“三气”为一体的神山,是颐养天年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