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泉抚松 从金日成传记看抚松在中朝人民抗日斗争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017-07-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52年4月10日,在金日成40寿辰前5天,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特刊发表了<金日成将军传略>一文,并于同年和次年由我国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中文单行本.1972年和1982年,为庆祝金日成60寿辰和70寿辰,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党史研究所编撰了<金日成传略>和<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革命历史>.2000年朝鲜劳动党成立55周年之际,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党史研究所再次编撰出版了<金日成略传>一书.在上述4个版本的金日成传记中,

1952年4月10日,在金日成40寿辰前5天,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特刊发表了《金日成将军传略》一文,并于同年和次年由我国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中文单行本。1972年和1982年,为庆祝金日成60寿辰和70寿辰,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党史研究所编撰了《金日成传略》和《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革命历史》。

2000年朝鲜劳动党成立55周年之际,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党史研究所再次编撰出版了《金日成略传》一书。

在上述4个版本的金日成传记中,共计提及中国吉林省抚松县近60次,抚松因而成为金日成传记中提及最多的我国东北地区的地名。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作为金日成长期战斗过的地方,吉林省抚松县在中国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上、在朝鲜抗日斗争史和朝鲜劳动党党史上,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

一、抚松是朝鲜民族主义者和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活动根据地

抚松与朝鲜一江之隔,两国边民早有来往,自1876年迫使朝鲜签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起,日本侵略者逐步实施吞并朝鲜的计划,经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朝鲜最终于1910年沦亡于日寇铁蹄之下。为拯救祖国、恢复独立,不甘心做亡国奴的朝鲜人民以各种方式展开了斗争,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流亡到我国东北,以东北地区作为根据地,宣传爱国独立和共产主义思想,在距离朝鲜本土最近的抚松地区,朝鲜民族主义者和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活动尤其显著。

而在活动于抚松地区的朝鲜民族主义者和早期共产主义者中,就有金日成主席的父亲金亨稷和母亲康盘石。由于参加爱国独立运动,金亨稷早在1917年就被日寇逮捕,康盘石也受到日寇警察的监视迫害,鉴于这种情况,金亨稷出狱后,"立即把革命活动的舞台转移到鸭绿江沿岸一带"。

特别是在1925-1926年生命的最后阶段,金亨稷一直战斗在抚松,创建了宣传爱国独立和共产主义思想的白山学校,并在这里走完了32年短暂而光辉的人生之路。

相对于金亨稷而言,康盘石在抚松开展的革命活动更加广泛和深入。早在1926年,康盘石就"组织了妇女会,领导广大妇女走上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的斗争道路。她在抚松和安图地区担任妇女会会长的职务,并以这一地区为中心,不断地把组织扩大到广大地区,提高了妇女们的民族觉悟及阶级觉悟"。

随着革命斗争的日益深入,康盘石在抚松地区的革命活动也更加繁重而危险,"她几乎全部承担了分发金日成同志直接创办的报纸《新日》的工作,把报纸送到抚松城内和远离抚松的万里河等屯子。她还经常冲破敌人森严的警戒,担任搬运武器和组织的秘密联络工作"

朝鲜民族主义者和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活动,特别是金亨稷和康盘石的活动,奠定了金日成革命活动的基础,也奠定了金日成与抚松不解之缘的基础。

二、抚松是金日成走上革命道路的起始地之一

1925年初,年仅13岁的金日成,"抱定朝鲜不独立就不再回来的坚定决心" ,经过千里跋涉,渡过鸭绿江,第一次来到抚松,在这里,他"一面继续上学念书,一面更积极地执行了父亲交给他的艰巨而重要的革命任务"。

在抚松第一优级小学读书期间(1925年4月初至1926年),金日成"热心研读《列宁生平》、《社会主义大义》、《俄国革命史与列宁》等革命书籍以及朝鲜爱国名将和世界伟人传记"。更加坚定了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实现朝鲜独立而奋斗的决心,开始认识到"团结起人民的力量,就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从父亲金亨稷那里,金日成又开始懂得了"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是不容易的事情。正是因为不容易,所以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到的。因此,要争取同志,扩大队伍。

革命工作中最主要的是善于结交同志,要争取到好同志,就要善于识别人。一旦争取到了同志,就必须和他生死与共。只有为同志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才能争取到真正的同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金亨稷把珍藏的两支手枪交给康盘石,让她教育金日成懂得武装斗争的重要,注意抓枪杆子。

通过父母的教育和进步书籍的熏陶,年幼的金日成日渐成熟,"加深了对社会现实和革命斗争的认识,扩大了眼界,增强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深入钻研的精神"。

三、抚松是金日成开展革命工作、积累领导经验的起始地之一

在抚松期间,金日成不仅从书本上和父母那里学习革命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开始了实际的革命工作。起初,金日成主要从事宣传活动,主持创作和演出了话剧《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随着革命活动的深入,金日成经受了更多的锻炼,特别是在1926年10月17日在吉林桦甸创建"打倒帝国主义同盟"后,金日成在抚松的工作中,更加注重组织群众、建立革命团体。

同年12月,金日成在去吉林市途中回到抚松,开始在妇女和青少年中开展组织工作,"于12月15日,作为实现打倒帝国主义同盟纲领的一项工作,组织了我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少年革命组织——新日少年同盟,于12月26日,帮助康盘石母亲的革命活动,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革命妇女组织——反日妇女会"。

在领导新日少年同盟的工作中,金日成规定了"为争取朝鲜独立和无产阶级解放、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地主和资本家而斗争;学习先进思想和军事知识,在同胞中进行反日宣传和启蒙工作"的斗争任务,并采取了加强组织生活、组织读书会、讨论会和演讲会、进行秘密通讯联络、进行群众宣传工作等一系列措施,把盟员锻炼造就为信念坚定、灵活机动的革命战士。

新日少年同盟的建立和工作,不仅推动了抚松地区的革命活动,而且为金日成在吉林市乃至以后进行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提供了经验,"一九二七年春,他根据在抚松时组织和领导新日少年同盟的经验,组织了吸收吉林市朝鲜少年参加合法组织朝鲜人吉林少年会。

通过这个组织,一方面用反日思想教育青少年,同时逐渐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把他们培养成为可靠的革命后备军"。

1927年寒假期间,金日成重返抚松,这时,他已在吉林市毓文中学学习将近一年,并组建了"统一领导合法的和不合法的青少年群众团体的先锋组织"朝鲜共产主义青年同盟。回到抚松后,金日成立即与反帝青年同盟(即原"打倒帝国主义同盟",1927年夏改为此名)核心分子一起,运用革命斗争中的新经验,推进抚松地区的革命工作,组建了反帝青年同盟抚松地方组织和成员更为广泛的统一战线性质的白山青年同盟,并"引导白山青年同盟去领导和帮助新日少年同盟的工作"。

在金日成的领导下,反帝青年同盟和白山青年同盟迅速向抚松周边一带地区特别是农村扩展,努力教育群众,不断壮大革命力量。1928年3月,金日成还领导组建了农民同盟抚松地方组织,把工作范围从青年学生扩展到农民群众中去。

1928年1月15日,金日成还在抚松亲自创办了朝鲜第一个革命报纸《新日》报,"在向青少年进行反日爱国思想教育、树立革命的世界观以及唤起他们投入反日斗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在抚松期间,金日成曾于1928年初被反动军警逮捕,经群众营救被释放。这次群众营救金日成的斗争,既是对广大群众的革命锻炼,也是对金日成在抚松开展革命活动成效的一次特殊检验。

四、抚松是金日成率部痛歼日寇的战迹地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了历时14年的侵华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面对共同的敌人、共同的苦难,"朝中人民反对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震撼了大陆,伟大的朝中友谊的传统在血战中开始扎下了根"。

经过认真筹备,金日成于1932年4月25日在安图组建了反日人民游击队,此后,抚松又成为金日成抗日武装斗争的主要地区之一。"根据小沙河会议的方针,为了壮大刚建立的反日人民游击队,加强整个抗日武装力量,金日成于1932年6月初亲率远征队踏上了开赴南满的征途。

在安图、抚松县境的路上,与日寇侵略军相遇,打了一场遭遇战。刚建立的反日人民游击队,以灵活的游击战术全歼了敌人一个中队的兵力,这场战斗,是在抗日武装斗争史上第一次打破日军天下无敌这一神话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战斗"。

在金日成指挥的抗日战斗中,1936年8月17日的抚松战斗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金日成将军传略》在叙述"金日成将军曾领导着游击队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关东军’、‘朝鲜军’及‘满洲军’进行过激烈的战斗,现举出几个比较重要的例子"时,最先提到的就是"一九三六年抚松战斗"。

这次战斗是1936年4月至8月金日成率部在抚松地区作战的最高潮,在战斗中,中朝两国抗日武装1800余人从三面包围抚松县城,同配有飞机支援的守城日伪军顽强作战,重创敌军,不屈不挠的共产主义革命女战士金正淑也参加了战斗。

在此前后,金日成还率部在抚松一带"消灭了肆意残害人民、镇压反日部队活动的反动的伪满军部队",并建立了党组织和祖国光复会、反日青年同盟、妇女会、反日会等许多革命组织,对其他抗日武装进行了统战工作。

所有这些,都进一步推动了抚松地区抗日斗争的高涨,使抚松成为由杨靖宇主持创建、受到毛泽东高度评价的长白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金日成又根据新的战略策略方针,积极地开展了敌后骚扰战,首先打击了敌人的军需物资运输。1937年10月,金日成指挥了在抚松-西岗之间的公路伏击敌人运输队的战斗,有力地破坏了敌人的后方。此后又在抚松地区及其附近广泛地积极的机动战,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加强了部队战斗力,鼓舞了人民的抗日斗争。

在金日成传记中,提及金日成最后一次来到抚松地区是在1939年底,在此期间,他"在抚松县白石滩组织了40多天的冬季军政学习,从政治思想上牢牢地武装了新入伍的数百名队员"。在军政学习结束之后,金日成于1940年2月率部离开白石滩,沿预定路线再次挺进到图们江沿岸,向朝鲜国内发展。

据此,抚松已成为金日成率部挺进朝鲜国内的前进基地和依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后,在小部队活动时期,金日成所部也多次在抚松地区活动,打击敌人。

五、抚松凝结着金日成与张蔚华跨越国界的生死情义

1985年5月8日,在与张蔚华烈士的儿女张金泉、张金禄谈话时,金日成深情地赞誉说:"万景台是我的第一故乡,抚松是第二故乡"。他对抚松的深厚感情,是与张蔚华不可分割的。张蔚华是中共抚松县地下组织主要负责人、东北抗日联军地下工作人员、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他的父亲、爱国开明绅士张万程与金亨稷结下了深厚情谊,张蔚华从小和金日成一起长大、一起参加革命,后经金日成介绍入党,利用家庭的有利条件,不断为东北抗日联军和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革命军输送物资、搜集情报。

1937年因叛徒出卖被捕,为挫败日寇企图以他为诱饵"聚歼"金日成部队的阴谋,张蔚华毅然服毒自尽,献出了年仅25岁的宝贵生命。1953年3月25日,毛泽东为张蔚华亲笔签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指出:"张蔚华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其家属当受社会上之尊崇"。

金日成始终把张蔚华与白求恩、格瓦拉、罗盛教、黄继光相提并论,对张家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

张蔚华在朝鲜家喻户晓。2001年出版的《金日成略传》中,全书篇幅仅20余万字,就以130余字的专门段落,记述了张蔚华的事迹和他与金日成的友谊。书中写道:"在抚松地区进行活动时,金日成同志同当地地下党小组负责人、中国的老革命战友、国际主义战士张蔚华会晤,鼓励他为朝中两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坚决战斗到底。

此后,张蔚华给朝鲜人民革命军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支援。被敌人逮捕后,他坚贞不屈,为守住金日成所在的朝鲜革命司令部的秘密,毅然服毒自尽"。在《金日成略传》中,除毛泽东和周恩来外,张蔚华是唯一用专门段落叙述事迹的中国人。

东北人民14年抗日斗争的光荣历史,正如毛泽东和周恩来一再指出的那样,包含着以金日成为代表的朝鲜共产主义者和爱国志士的巨大贡献。金日成在"第二故乡"抚松地区的革命实践、金日成传记中对抚松地区在中朝人民抗日革命历史中重要地位的详尽记述,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