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问王贻芳的问题】王贻芳:中国基础研究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2019-1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们国家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某个领域突然冒头,但总体看来依旧是薄弱的.像高能物理领域,其中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江门中微子实验这些成绩,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的,使得我们基本上站在国际的平均水平.[丁肇中问王贻芳的问题]王贻芳:中国基础研究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但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只是某个项目在国际上取得了领先的地位,但若要说整个高能物理,从规模和人员上,我们跟国际上还有相当差距.我们国家必须产生更多的重大成果,而不仅仅是一般成

我们国家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某个领域突然冒头,但总体看来依旧是薄弱的。像高能物理领域,其中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江门中微子实验这些成绩,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的,使得我们基本上站在国际的平均水平。

【丁肇中问王贻芳的问题】王贻芳:中国基础研究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但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只是某个项目在国际上取得了领先的地位,但若要说整个高能物理,从规模和人员上,我们跟国际上还有相当差距。我们国家必须产生更多的重大成果,而不仅仅是一般成果,这才是质的转变!而质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路径:从几乎为"零"开始到出现大批一般成果,然后才是重大成果。

【丁肇中问王贻芳的问题】王贻芳:中国基础研究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3. 怎样实现从"零"到有的转变呢?

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揠苗助长。

基础科学具有规律性,需要经过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我们要遵循其发展规律。

很多搞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很难再出新成果,这就需要下一代人才的继续接力。值得开心的是,现在中国做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国际交流更加密切,与老一辈科学家相比,年轻一代科学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了很大提升。

【丁肇中问王贻芳的问题】王贻芳:中国基础研究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其次就是人才,基础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怎么来呢?先从教育开始。

一所好大学一定有非常强的基础科学实力,无论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还是国外名校,都是如此。很多大学实力不强,说到底还是基础研究能力不足。很多大学老师只会教学生基本的知识,但有了知识并不代表就有创新能力,创新需要有方法并在实践中锻炼,大学老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方法并给学生"练"的机会,知识会过时,但方法永远不会!

对于基础科学,最需要的就是培养学生"从无到有"的方法论,要让他们学会做前人未做过的事,这跟培养工程师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基础科学承担的任务基本处在"无人",都是需要思考别人没解决的问题。有了更多掌握"从无到有"方法论的人,我们社会的整体创新性才能提高。

除此之外,基础科学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经费投入。

在我国的研发经费里面,基础研究的经费比例偏低,只占5%左右,其中包括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和美国相比,我们国家过去三十年真正用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经费实在是少的可怜。现在我国一些重点研究所、重点大学的基础研究经费已经能达到国际水平,而在10多年前,这可能连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40多年前,大概只有发达国家的百分之一。

用别人百分之一的钱,还要做得比别人好,这根本不可能。所以,之前的很多年,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落后于发达国家,而现在5%的水平,只能够维持跟跑世界先进水平,但如果我国有未来引领基础科学研究的雄心,就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只有大幅度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才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到了我们成为了能够产生科学知识、而不只是消费西方产生的科学知识的时候,我们的原始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了。

均衡支持基础研究 发展大科学装置

谈到经费投入,很多人可能会问:基础研究领域众多,对国家来说,怎么判断在哪些项目上投得多一点,哪些投得少一点?

其实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均衡支持,不能因为某个领域是冷门就不支持,某个领域是热门就死命支持,从而影响了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