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祖大寿 为明朝效命的祖大寿

2019-10-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明末诸多名将之中,有绝不投降以死守城但最后被陷害而死的袁崇焕,也有被清军俘虏后绝食拒降但最后受降并深受重用的袁崇焕,更有敞开大门主动降于清军的祖大寿,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祖大寿.明朝祖大寿 为明朝效命的祖大寿祖大寿,出身于宁远城的名门望族,早在宣德年间宁远城刚刚建成之时,祖大寿祖上便全家迁居到此处,从那以后世世代代都在此地繁衍生息,世袭明朝的宁远的军职,一代代的有所提升.祖大寿的父亲在万历年间随着李成梁四处征战,战功在身,于是被提拔至辽东副总兵.祖大寿在泰昌元年步入仕途,出任靖东营游击一职,一年

在明末诸多名将之中,有绝不投降以死守城但最后被陷害而死的袁崇焕,也有被清军俘虏后绝食拒降但最后受降并深受重用的袁崇焕,更有敞开大门主动降于清军的祖大寿,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祖大寿。

明朝祖大寿 为明朝效命的祖大寿

祖大寿,出身于宁远城的名门望族,早在宣德年间宁远城刚刚建成之时,祖大寿祖上便全家迁居到此处,从那以后世世代代都在此地繁衍生息,世袭明朝的宁远的军职,一代代的有所提升。祖大寿的父亲在万历年间随着李成梁四处征战,战功在身,于是被提拔至辽东副总兵。祖大寿在泰昌元年步入仕途,出任靖东营游击一职,一年后升值到中军游击。

明朝祖大寿 为明朝效命的祖大寿

天启二年,清军与明军于广宁会战,明军失掉了广宁,祖大寿了领着部队在觉华岛,当时是孙承宗作为督师,祖大寿辅佐守卫觉华岛。次年,袁崇焕和孙承宗建筑宁远城墙,祖大寿奉命负责工程的实施。天启六年,努尔哈赤向宁远攻来,祖大寿参与了这场宁愿保卫战。第二年皇太极继续领兵攻打宁远,祖大寿也再次参与了防守宁远,这次战役便是著名的宁锦大捷。

明朝祖大寿 为明朝效命的祖大寿

崇祯元年,明朝派袁崇焕坐镇辽东督师,这一年祖大寿升任了前锋总兵,在锦州驻扎。在明熹宗驾崩之时,皇太极曾派出使者请求给明熹宗吊唁,还祝贺了崇祯登基,祖大寿通过回信拒绝了这个请求。祖大寿的晋升之路还是很畅快的,由于他个人的地位上升,他的全家都受封了官职,几乎以各级军职分驻宁远,崇祯为了表彰祖大寿的功勋,还在宁远城内为祖大寿立了功德牌坊。

皇太极在攻打锦州和宁远时,久攻不下,只好改变战略,另辟蹊径直接打到了北京场下,而当时的明军几乎全部守在山海关外,危急之下,袁崇焕把祖大寿派回京城支援,崇祯拒绝袁崇焕的的提议,拒绝关宁军入城,大军安营在广渠门外。

皇太极兵分两路,亲自攻打满桂的军队,而分流出一派兵马狙击关宁军,满桂出门应战结果全军覆没,崇祯引咎袁崇焕,直接令他下狱,这使祖大寿感到唇亡齿寒,余大成甚至认为祖大寿三天之内必会反明。而祖大寿真的在袁崇焕入狱的第三天领着关宁军回师辽东,崇祯无将可用,只好去让袁崇焕写信给祖大寿让他回来解围京师之困。

崇祯三年,皇太极攻下了永平等城,皇太极爱才心切,一心想要收揽祖大寿,他听说祖大寿的族人就住在永平的村子里,就去把他的家人抓了来,得知是祖大寿的侄子,皇太极用一副宅邸扣留了祖大寿的侄子,并一直监视着。没过多久,孙承宗下令祖大寿集结大军直逼永平,后金丢了永平四城,至此,祖大寿就再次驻守在锦州前线。祖大寿后来谨言慎行,绝不轻易离开军营。

在祖大寿与皇太极的交锋中,可以看出来皇太极是对祖大寿极为欣赏的,他评价祖大寿,说能够长久进行防守的将军,这是因为读书明白道理的原因。而祖大寿这个人是比较直来直去的,他对待事情的处理都是比较决断的,但有时却缺乏一些谋略。但作为一军将领,他骁勇善战,十分忠勇,驻守宁远立下累累功勋,他是一位优秀卓越的将领,怪不得能受到皇太极的赏识。

喜欢的不妨点赞 收藏 评论 转发一条龙,没点关注的点个关注哦,我会持续更新的;作者的其它内容也很有意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