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在哪里 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

2019-05-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隋末,中原大地涌现出了一群英雄.除了李渊.李世民军在山西太原,还有窦建德.王世充等英雄,以及著名的瓦岗寨五虎将.隋朝灭亡后,瓦岗村的首领臣服于李渊.李世民在长安建立的唐朝政权,而窦建德.王世充则在河北和河南分别建立了夏.郑两国,三国完全割裂开来,三个政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三方局面.床边的地方,不允许别人打呼噜睡觉.虎牢关在哪里 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620年7月,李渊命令李世民率领军队进攻王世充.当时,唐朝的军事力量与郑国并没有太大的差距.王世充的人才很多,又是在自己的本土作战,所以大家都预计这将会将

隋末,中原大地涌现出了一群英雄。除了李渊、李世民军在山西太原,还有窦建德、王世充等英雄,以及著名的瓦岗寨五虎将。隋朝灭亡后,瓦岗村的首领臣服于李渊、李世民在长安建立的唐朝政权,而窦建德、王世充则在河北和河南分别建立了夏、郑两国,三国完全割裂开来,三个政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三方局面。床边的地方,不允许别人打呼噜睡觉。

虎牢关在哪里 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

620年7月,李渊命令李世民率领军队进攻王世充。当时,唐朝的军事力量与郑国并没有太大的差距。王世充的人才很多,又是在自己的本土作战,所以大家都预计这将会将是一场持久战。不料,战争才刚刚打响,王世充就接连遭受了失败,各地守军都没有战斗就投降了。不到三个月,李世民的军队就到了郑国的首都洛阳,大军将洛阳围了个水泄不通。王世充别无选择,只好写信给夏国的窦建德。

虎牢关在哪里 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

窦建德听了夏朝中书侍郎刘斌的劝说,决定营救王世充。随后,窦建德率领军队10多万,但当时号称30万,水陆并进,前来营救王世充。同时,窦建德写信给李世民,客气地要求他撤退,将王世充的土地还给他。这样一来大家都好。

虎牢关在哪里 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

面对来势十分凶猛的的窦建德,李世民召集将军们进行讨论破敌良策。大多数人建议暂时撤离,避开窦建德的锋芒,之后再做打算。只有郭将军不顾公众的批评,提出与窦作战。郭将军说:“王世充现在已经走投无路了,很快就会沦为阶下囚。”

窦建德大老远赶来帮助王世充,这是上天来帮助我们的,一下子就把郑和夏都消灭了。我们应该依靠虎牢关的危险,来抵抗窦建德,等待机会行动,一定能打败他们。李世民想了一会儿,采纳了郭将军的建议。他把军队分成两部分。3500名精锐士兵中的一部分,在自己的带领下,前往虎牢关,对抗窦建德。也许是唐军害怕了,王世充看到外面唐军的分裂行动,不知道李世民的真实意图,不敢出城交战,从而失去了突围的最佳时机。

虎牢关,位于洛阳东部,是洛阳门户和重要关口。传说周慕王曾经把老虎关在这里,因此得名。虎牢关南有松岳,北有黄河,群山交错,自成天险。三国时期的三英战吕布,更是让虎牢关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字。李世民进入虎牢关后,带着3500名精锐士兵,窦建德的10多万部队将被封锁在那里,一个多月不能前进半步。一方面,在李世民的3500名精锐士兵中,有1000多名著名的玄甲军;这是李自成精心打造的一种特种部队。

每一场战斗,它都是前锋,乘机进攻,一切都被破坏得支离破碎。另一方面,虽然李世民手中握有玄甲军,但战场主动权却牢牢掌握在窦建德手中。窦建德似乎并不急于发动进攻,他在虎牢里与李世民的部队对峙,其实是乘机而动,如李世民和王世充两败俱伤,他杀了两人。窦建德有这个想法,并不奇怪。但是,李世民却不会乖乖合作。

李世民看穿了窦建德的小算盘,将计就计,带领他的军队北渡黄河,在黄河留下了1000多匹马。这一千多匹战马,在现在,那就是一千多辆坦克啊。可以想象,这对窦建德来说,是多么大的诱惑。果然,没过多久,窦建德就全副武装出来抓马。李世民的过人之处在于:虽然他们千方百计引诱窦建德去打仗,但当他真正到来时,自己大防御不战,消耗了敌人的士气。

中午时分,敌军士气极度低落,饥肠辘辘又疲惫不堪,李世民突然率领部队冲锋陷阵,直奔窦建德军营。窦建德十万大军被打得粉碎,被打倒在地。窦建德成为李世民的俘虏。后来,李世民趁热打铁,率领军队攻占洛阳,俘虏了王世充。在这场战争中,李世民书写了一个经典的“以少胜多”的例子。在一次大战中,两国被摧毁,高超的军事指挥技能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后,唐朝统一了北方,奠定了领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