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褒义还是贬义 如火如荼的医药物流市场 痛点仍存

2019-12-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生产物流到分销配送,从仓储中心到终端药房,无不活跃着医药物流人的身影,他们是细致的仓储人.严谨的质量人.辛劳的配送人,他们视质量为生命,视时间为安危,他们是不为患者所见的隐形守护者--"这是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分会(简称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发布的公益宣传片<隐形守护者>中令人颇为动情的场景再现.如火如荼褒义还是贬义 如火如荼的医药物流市场 痛点仍存在这"感性"场景的背后还有一组"理性"数据的统计,据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统

“从生产物流到分销配送,从仓储中心到终端药房,无不活跃着医药物流人的身影,他们是细致的仓储人、严谨的质量人、辛劳的配送人,他们视质量为生命,视时间为安危,他们是不为患者所见的隐形守护者……”这是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分会(简称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发布的公益宣传片《隐形守护者》中令人颇为动情的场景再现。

如火如荼褒义还是贬义 如火如荼的医药物流市场 痛点仍存

在这“感性”场景的背后还有一组“理性”数据的统计,据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统计,截止目前,涉药物流服务企业超过10000家,医药物流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医药仓储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米,医药物流配送陈超过29000辆,如此大体量的背后,经历了 “一票制”、“两票制”、“4 7试点带量采购后”的中国医药物流还好吗?

如火如荼褒义还是贬义 如火如荼的医药物流市场 痛点仍存

传统医药流通企业与第三方大型物流企业如何同生共长

3年前,中国医药物流曾经迎来一个特殊的“高光时刻”,2016年2月,国务院“官宣”决定取消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批准等7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食品药品行政审批事项,此举意味着任何符合药品运输的企业,都可以入局抢占市场,这种“解禁”引发的连锁效应是明显的,一大批社会第三方物流企业纷纷进场,仅仅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取得由省级药监部门核发的“开展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确认件”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就达到123家,这些入局者中最典型的代表当属中国邮政、顺丰、京东,他们也成为了后来传统医药流通企业的眼中的“搅局者”。

如火如荼褒义还是贬义 如火如荼的医药物流市场 痛点仍存

后来者不一定居上,但确有来势汹汹之势。

有报道称,在去年召开的一次局长办公会议上,中国邮政局局长马胜军在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时明确指出:要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加快发展冷链、医药等高附加值业务。

2014年,顺丰单独成立医药物流事业部,入局医药物流。两年后又成立“冷运事业部”将医药冷链与生鲜冷链进行分离,截至目前,顺丰具有自营医药仓7个,已落地4个(广州、南京、成都、西安)。

2017年,京东物流分别与国药集团、红运堂、华潍药业、福康药业、广林药业、安徽华源等多家医药流通企业签署《京东医药云仓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已在山东、湖南、河北、安徽等地开展业务,提供符合GSP认证要求的商品验收、入库、存储、养护、出库等服务,覆盖干线配送、终端配送等各环节。

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大动作不断,对传统医药流通企业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这可以通过一组数据来佐证,据《2017年中国医药物流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医药物流总额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按照每年8%的增长速度计算,预计到2020年,中国医药物流总额将达到3.8万亿元,而几大头部传统医药流通企业包括国药集团、华润医药、上海医药与九州通等4家,才仅仅占有市场份额的约30%。

是组团对入局新势力进行狙击?还是大家抱团合作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作为在医药物流市场已积累一定先发优势的传统医药流通企业,他们谈了谈自己的想法。

在日前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9(第四届)全球医药供应链峰会上,上药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刚表示:医药物流市场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领域,自“4 7”试点带量采购政策逐步落地以来,商业空间的利润遭到压缩,这不管对于传统医药流通企业还是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都会是一个挑战,挑战是相同的,但是各自沉淀积累的资源是不同的,比如传统医药流通企业先期已积累了客户资源优势、仓储资源优势、商业交易优势、人才优势等,而这也正是具备网络能力优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后来进场需要去逐渐积累的资源,所以两者是属于“竞合”的关系,即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实现双方优势资源的互补。

九州通医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青松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传统医药流通企业跟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各自的定位不太一样,物流企业要解决的是时效和质量的问题,传统医药流通企业则重点围绕客户开展商业服务,这从这个角度来讲,两者在未来更多的还是要协同互补。

华润医药商业集团物流中心总经理梁剑峰则笑言,他更倾向于用“相爱相杀”来形容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彼此之间从来没有放弃过要取代对方的野心,不过囿于目前各自面临的瓶颈,所以暂时先分甘同味。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后医药供应链挑战重重

一边是传统医药流通企业和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激烈竞争,一边是2018年医药物流供应链呈现了新的发展态势。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表示,2018年医药供应链领域呈现出以下特点:

政策的影响持续加深,即“两票制”药品零加成后,2018年推出试点带量采购政策再次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同时,医药器械领域的政策也在陆续跟进,部分省份已经开始推行耗材零加成,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都对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整个行业集中度在进一步提升,供应链各环节不断压缩,公开数据显示,也根据中物联医药分会的推算,2018年国药、华润医药、上药、九州通四家全国性的医药批发企业占到流通市场的34.1%,比去年上升了1.98个百分点。同时,“两票制”推行以后,带量采购、医保与生产企业直接结算等新模式进一步压缩流通环节的链条,将行业推行“一票制”,物流在整个医药供应链的作用也将逐步地凸显。

市场对商业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政策和环境影响下,依靠传统销售药品业务的流通企业已经很难保持利润的持续增长。如何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增值服务,已经成为医药流通企业所面临新的课题。

同时,崔忠付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医药供应链也面临新的挑战,以医药供应链角度分析,在生产方面我国医药自主研发的产品薄弱,药品品类以仿制药为主,原创性的新药甚少,关键技术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原创性的新药更少,关键技术与国际上的差距还是非常大。

在流通供应链方面,我国医药流通供应链集中度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区域分布不均,资源整合的程度不高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上药科园信海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于锐对于我国医药供应链存在的问题表达了同样的担忧,于锐指出,我国医药供应链集中度较低,跟全球的供应链集中化还有很大的差异,医药供应链水平也存在同样窘境,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最近的一次调研考察显示,我国医药供应链的整体水平跟全球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企业可以达到3.0的水平,大多数企业还处在2.0水平,或者2.0-3.0的过渡阶段。

另外,从多层级销售渠道供应到整个农村乡级的市场,以及不断通过运输节点的多元化,导致了整个医药供应链信息还存在着很多断裂,这种信息的“零碎化”和“片面性”,无法实现从制造业之后到患者全端整个供应链透明化的一站式管理和展现。

对于供应链的发展趋势,于锐站在不同的视野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产业角度,更趋于供应链全球化、扁平化,以及不同产品,不同服务的多元化解决方案;从监管角度,更希望供应链标准化、规范化和可视化;从消费者角度,更希望得到价格更便宜,品质更可靠,获取方式更便利的产品;从制造工业角度,在能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可靠;从渠道商角度,注重创新与整合,通过规模化来提升服务;从医院的角度,要满足患者治疗所需的解决方案。

“标准”是医药供应链条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的关键

如何做好供应链,在2019(第四届)全球医药供应链峰会上,无论是传统的医药流通企业、还是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以及跨国药企,都一致认为“协同”是做好供应链的关键词,但是如何更好地实现医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标准”成为了这其中绕不开的话题。

现阶段,物流标准的不统一已成为制约医药物流向规范化、高效化,并与国际接轨的一大障碍,曾有专业人士表示,医药物流方面现有的法规监管和行业标准相对薄弱,而涉药运输方面又参与者众多,他们的专业能力包括涉药运输过程管理的可控性、可保障性、可追溯性以及安全性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运输过程转包再转包的过程中,有不可预知和难以控制的风险,这也显然是整个供应链中所涉企业的困扰。

礼来亚洲区物流副总监许超表示:政策的监管对于医药物流行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然而,行业的一些关键标准并未进行统一,这就造成了不同省份、不同城市,甚至不同的企业对于行业的规则标准的解读不一,采取的相应措施也不一致,比如多仓协同运行上,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统一的国家政策出台,能够让企业按照法规合理合法地实现多仓运营,尤其是在“两票制”实施后,这种统一标准的缺位已经成为企业的一大困扰。

陕西天士力医药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芳则指出:供应链的协同,标准的统一应该放在首位,如果没有标准,不管是医药物流供应链的上游企业,还是下游端企业,都无法实现更好的运行。

对于标准的形成,华润广东医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霍佩琼认为,这种标准先是来自于“民间” ,并逐步上升至“官方”,霍佩琼说道:“在跟客户的多方沟通和讨论中,很多标准就可以慢慢总结出来,由此形成企业的标准,逐步变成行业的标准,当它足够多时就会变成政府的标准。”

标注究竟该如何形成和制定,相关机构也在努力着。

2015年6月,经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9)批准,由来自协会、医药生产、经营批发、物流、疾控、医院、信息化等29名委员组成,成立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组(SAC/TC269/WG2)(以下简称医药工作组),秘书处设在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负责开展医药物流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以及推广工作。

据悉,自医药工作组成立以来,已牵头制定11项标准,具体涉及设施设备验证、药品物流、冷链物流、医药冷藏车、阴凉箱、保温箱、IVD、医学检验、院内物流、承运商审计、冷藏车认证等方面。

另悉,医药工作组还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请成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医药物流分技术委员会,并多次梳理现行医药相关标准,初步建立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并计划发布《中国医药物流标准目录手册》,为行业企业提供医药物流标准查询方式。

医谷 史士云

医谷链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医药流通行业,未来发展该何去何从》

上海交通大学高端私立医疗EMBA硕士课程班,更多详情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