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治的翻译】古代医生的“六不治”

2019-06-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早早就观察到了齐桓公身患疾病,并多次提示,但齐桓公自我感觉良好,置之不理,甚至还认为扁鹊贪图名利.所以,<史记>在这段记载后,提出了"病有六不治"的观点,意为六种情况下医生是无能无力的.这六种情况分别是:其一"骄恣不论于理",所谓"骄恣"指自高自大,不相信医生,唯我独尊,没有办法讲道理;其二"轻身重财",只重视钱财而不重视身体健康;其三"衣食不能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早早就观察到了齐桓公身患疾病,并多次提示,但齐桓公自我感觉良好,置之不理,甚至还认为扁鹊贪图名利。所以,《史记》在这段记载后,提出了“病有六不治”的观点,意为六种情况下医生是无能无力的。这六种情况分别是:

其一“骄恣不论于理”,所谓“骄恣”指自高自大,不相信医生,唯我独尊,没有办法讲道理;其二“轻身重财”,只重视钱财而不重视身体健康;其三“衣食不能适”,指对服饰、饮食等过于挑剔,不能适应的人;其四是“阴阳并,脏气不定”,指体内气血错乱、脏腑功能严重衰竭的人;其五是“形羸不能服药”,指某些身体极度羸弱,无法服药或不能承受药力;其六是“信巫不信医”,只相信鬼神巫术,不信任医生。

虽然这段话到底是扁鹊所说,还是司马迁所发的议论,至今仍存在争议,但是不论怎样,“六不治”的原则确实反映了医疗的复杂与精微,也在不经意间道出了医家的不易与辛酸。可说是对医者自律和自我保护的高度概括,直接影响了后世医生的处世之道。

比如“骄恣不论于理”是“六不治”中的第一个,这可能也是旧时医生最常遇到的情形。在当时,医生的社会地位低下,特别是为达官贵人看病时胆战心惊,说话都小心翼翼,更何况据理力争呢?比如《吕氏春秋》记载,战国时,齐闵王患有忧郁症,请来宋国的名医文挚诊治。

文挚诊断后,认为只有激怒齐闵王,让其大怒一场,情志得到疏泄才会病愈。但是他深知齐闵王很暴虐,如果真的被激怒,自己恐怕会难逃一死。一旁的齐国太子信誓旦旦向文挚保证,只要能治好病,自己一定会保他不死。

但是当文挚真的用激怒的方法治疗好齐闵王后,太子再三陈情,文挚还是被齐闵王杀掉了。这则记载中,文挚治好了疾病都被杀,更何况治不好呢?虽然这则记载未必确有其事,但是从中不难看出旧时医家的卑微地位。

除了“六不治”,汉代的医家还总结出了诊病“四难”,这出自汉和帝时太医郭玉之口。郭玉奉命为宫里的贵人治病,但疗效不佳,遭到了和帝的愤怒诘问。郭玉回说医家治疗有“四难”:第一难是病人固执,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医生;第二难是“将身不谨”,对待自己非常不认真,要钱不要命;第三难是病人身体非常虚弱,不能用药;第四难是病人好逸恶劳,对于医生提出的要求无法遵守,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不遵医嘱。

“六不治”、“四难”之外,后世医家还有许多类似的总结,比如“十不治”等,从内容上看大同小异,都是就医疗过程中各种医生难以把握的因素而言,其中颇多涉及患者。虽然原则都是古代医家提出,但就现在来看也并不过时。

比如“六不治”中的“骄恣不论于理”,虽然现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行业并无贵贱之分,自然不会再有什么达官显贵。可是医疗中,盛气凌人者依然大有人在,以为自己来医院是花了钱“购买”医疗服务的,俨然以买主自居,这种态度和达观贵人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道少。”医生与病人的思考出发点显然是不同的,人们最担心的是患疾多;而对于医生来说,担心的是缺少治病方法。可是,双方都有必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从“六不治”到“四难”,再到“十不治”,如果从医生的层面来看,多少带着一些自保的无奈意味。但是反过来从患者的层面看,这些准则又何尝不是医生对患者的谆谆告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