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现状 当年明月 价值观、行为、梦想:回顾 一

2019-12-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断断续续看了半年多时间<明朝那些事儿>,截止到今天告一段落.感受了朱元璋的奋发图强,感受了朱棣的雄心抱负,也感受了朱祁镇的可悲苍凉,也感受周厚照的可笑无奈--这些就跟看电视剧一样,一帧帧的画面展现在眼前,跟正常电视剧的不同是,这些画面是自己的想象投射出来的影像,里面的形象既刻着当年明月的口吻,也刻着自己的余光.看到的画面,既有为我中华帝国的豪迈自豪,也为其中的荒唐感到鄙视,也为其中一层一层的延伸感到不断的纠结和无奈,还有一丝丝的怜悯,总之是五味杂全.当年明月现状 当年明月 价值观.行为.梦想:

断断续续看了半年多时间《明朝那些事儿》,截止到今天告一段落。

感受了朱元璋的奋发图强,感受了朱棣的雄心抱负,也感受了朱祁镇的可悲苍凉,也感受周厚照的可笑无奈……这些就跟看电视剧一样,一帧帧的画面展现在眼前,跟正常电视剧的不同是,这些画面是自己的想象投射出来的影像,里面的形象既刻着当年明月的口吻,也刻着自己的余光。看到的画面,既有为我中华帝国的豪迈自豪,也为其中的荒唐感到鄙视,也为其中一层一层的延伸感到不断的纠结和无奈,还有一丝丝的怜悯,总之是五味杂全。

当年明月现状 当年明月 价值观、行为、梦想:回顾 一

用当年明月的话来说,看长时间历史的人总会有些历史感,粗俗点叫悲观。知道了屌丝逆袭,看到了兵强马壮,必然就想到没落衰败,更迭起伏,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值得高兴和喝彩,也没有过多的高起潮落,对整个轮回看起来有些可悲;看到了嘉靖年间,崇祯年间,内阁之间的尔虞我诈,最终结果无非在首辅的位置上多待两年,最后几乎逃不过不得善终的结局,终其一生,来回折腾,似乎都已经忘记了王侯将相的初衷,似乎都成了惊鸿一瞥,没有了太多耐心去看这些欲望的状态,反而有了些像是过家家似的玩味。

当年明月现状 当年明月 价值观、行为、梦想:回顾 一

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到的都是玩味,自己站在的平面上何尝不是其中呢,只不过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封建平台罢了。

闲话少说,看完这九部书籍之后,内心是不平静的,想静下来好好的去总结一下,反思一下,提炼一下,所以准备写点东西来祭奠一下“天上明朝”。

当年明月现状 当年明月 价值观、行为、梦想:回顾 一

思来想去,想从三个方面来反思整个过往,自我角度来评判过往,第一个是价值观,第二个是行为方法,第三个是梦想。从时间的维度上一点点回顾。

一、价值观,《无问西东》里面,有一个桥段一直在重复陈述着一个观念,要花时间好好想想怎么活,实学未必是坏事,但是真正的空虚是不知道怎么活着。这个观念一直深扎脑海,不曾敢放下,也一直会拷问自己,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尽管现在也不好过。

《这样读书就够了》其中赵周老师其中提到了建立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从三维的角度来让我们能够信手拈来的掌握自己所拥有的,而不是仅仅的书籍堆砌,从知识的脉络里,发现总有一根脉络游离于他们的左右,甚至成为了知识的骨骼,驾驭他们所以要行驶的方向,我把它叫做价值观。

直到最近看书,才认同了“价值观”的通俗意思,以前一直感觉是高大上的指导方向。《学会提问》里面是这样定义价值观的:人们认为较有价值而没有明说出来的观点。他们树立起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据此从他们个人的角度、他们认为较为有价值的角度来衡量人类行为品质的高下。后面这一句是我修改过的 ,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完全的这个意思,但我认为应该这样。

通过历史,看到了人们的本性,也看到了一些自己敬重的,看到了鄙视的,更看到了想要坚持的。最为敬佩的是阳明公,”吾心光明”四个字便让我五体投地,尽管很多时候没有办法想明白如何让自己能够坚持住,甚至会走偏,但是不影响对其的坚持,最为震撼的是崇祯之后黄道周,气节不死,信仰不止,中华不死,尽管方式不敢苟同,但是作为阳明公的信徒,更加想把这些当做一根深扎的倒刺,让自己警醒,光明的前面并不平坦。

《官居一品》里面沈默将最后的张居正当做前行的倒刺,是一种何其宽广的修行,作为台阶下的自己,只能顶礼相随。吴军老师一直在说终身学习者,吾道不孤。

二、行为方法,这个是从现在一直学习的拆书帮学习到的,在践行过级的过程中,实践的经历和看书来增加自己武装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在看每一本书的过程中,总会潜意识里面会想着这些文字,在说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好在哪,坏在哪,怎么做才好,我什么时候能用上。所以在历史中,更多的需要自己整理其中的方法,践行于今。

三、梦想,有时候这个词语不敢奢望,但是总会听到挂在耳边。

小时候不记得自己还有没有人生中最大的愿望,或者将来的梦想,长大之后,变成了应付老师的作文口号,再年长一些已经不记得是不是还有一个梦想的词语,又过了几年,及工作之年,发现生存已经成了自己现状的任务,已经没有资格来谈及梦想,似乎已经成了自己个人嘲讽的玩笑,但,嘲讽之时,确是自己此刻空无之痛。

先把这空空的梦想,埋在心底吧,等发掘之时,要留出这块位置就好。

去年年底,想明白了幸福的方向,同时也想明白了目标,现在也可以理解为通往梦想的阶段台阶,不求一下子大起大落,不奢求高不可及,只想在这个阶段,完成自己的需求,达到自己幸福的目标即可,然后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幸福,在路上寻找梦想。

今天思考的时候,脑袋里蹦出来关于梦想的第三个词语—— 信仰。突然之间想起来了水滴师父前一段时间问我的一句话,因为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一直没有解答出来,《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看了一段时间了,边看边思考,水滴师父问了 我一句是敬佩里面维克多的活下来的方法呢还是敬佩其中的信仰呢?方法还好理解,关于信仰一段时间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查了词典,所谓信仰,信仰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某些长期的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哲学家定义的信仰:“一种强烈的信念,通常表现为对缺乏足够证据的、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的固执信任。”后来我明白了,我敬佩的是方法。

再一次思考信仰,在赵周老师所说的知识体系下面或者价值观的骨架下面必须有一个基石来支撑我们,我想这个就是信仰。对于现在的我,思考着二十多年自己坚持的信仰到底是什么,我是模糊的,因为我没有这个概念,只有一个你我通用的常识,仅仅一个常识而已。好好琢磨了琢磨,先统一一下认识,能概括自己的勉强去坚持的,自己每天写日志反思的几项,暂作为自己的信仰,尽管有一些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高带宽的基础。六项精进、生而为人。

六项精进: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要每天反省

4、积善行思利他

5、活着就要感谢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时刻想着:生而为人,何为正确?

第三点说梦想这么多,只想说在回顾当年明月的文字之间,也会想想自己的梦想、阶段梦、信仰,什么值得钦佩,什么值得拥有,为自己的基石添砖加瓦,甚至加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