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房子】移民都住啥样房子?加拿大统计局报告出炉!

2019-07-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加拿大统计局的房产统计项目(CHSP)本周公布了一份对温哥华和多伦多移民人口所拥有的住宅地产的分析报告.其中多伦多的统计数据是2016年的,温哥华的统计数据是2017年的.多温新移民独立屋价值更高根据这份报告,在多伦多和温哥华的移民房主当中,拥有独立房的比例低于出生在加拿大的房主.但是新移民(即2009年以后到来的移民)所拥有独立房的平均房价估值高于本地出生的房主.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16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温新移民拥有的独立屋平均价值,远较加拿大出生居民的独立屋高出54%. 统计局对温哥华和

加拿大统计局的房产统计项目(CHSP)本周公布了一份对温哥华和多伦多移民人口所拥有的住宅地产的分析报告。其中多伦多的统计数据是2016年的,温哥华的统计数据是2017年的。

多温新移民独立屋价值更高

根据这份报告,在多伦多和温哥华的移民房主当中,拥有独立房的比例低于出生在加拿大的房主。但是新移民(即2009年以后到来的移民)所拥有独立房的平均房价估值高于本地出生的房主。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16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温新移民拥有的独立屋平均价值,远较加拿大出生居民的独立屋高出54%。 统计局对温哥华和多伦多都会区房屋拥有权进行了分析,发现2009年至2016年期间抵埗移民拥有该区约5%的独立屋,平均价值为233万6,300元,较加拿大出生居民拥有的独立屋平均价值151万2,400元,高出82万3,900元,即约54%。

整体而言,在2016年人口普查中,旧移民拥有的独立屋价值,也较加拿大出生的屋主高。

移民人士拥有的独立屋平均价值为176万7,000元,比当地出生独立屋业主高出25万5,100元,或17%。 统计局于周二(1月29日)公布的报告发现,一般移民的住房拥有率非常高。总体而言,2016年移民占大温地区人口的41%,拥有区内37%的住房单位。 “房屋拥有权可能是移民融入社会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统计局报告说:“住房投资也可能是更重要的退休资产和创造财富的来源。”

独立屋受中国新移民青睐

统计局数据显示,联邦及魁省的投资移民,远较省提名或技术移民拥有的物业价值高。2009年至2016年期间,大温地区联邦投资移民购买的独立屋价值平均为310万元,而魁省的平均价值为330万元,均是加国出生居民所拥有物业平均价值的两倍。 而通过省级提名项目和技术移民项目来的房主,其住宅的平均房价估值分别为240万加元和160万加元。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多伦多的独立住宅房主当中,但是各类之间的差别没有温哥华这么大。

有地产业界人士认同,中国新移民对独立屋的需求较高。 在联排屋及公寓方面,移民和土生土长国民的物业价格差距就要小得多。但移民业主所拥有物业价值还是高一些,联排屋高1万元,公寓高约2万元。

一般而言,许多中国新移民购房共同点,都是一说到买房,就非独立屋不可,他们的理由离不开在中国住公寓住够了,移民来加拿大,就要享受住别墅的生活。但是当中不少人在独立屋住上一段时间后就叫苦连天,认为冬天铲雪、夏天剪草的生活太累人。所以,不少中国移民已考虑住进高级公寓,省下铲雪除草的时间和精力,便于他们享受自己热爱的工作和生活。

有地产专家指,温哥华的品牌效应对中国移民有强大吸引力,长远来看,独立屋需求不会减少。

大温哥华地产局(REBGV)前西部总裁杨兴琳说,温哥华过去几年一度是全球最适合居住的城市,这为富有中国移民提供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及声望,甚至超过香港、新加坡、悉尼等一些国际都市。

杨兴琳表示,许多财力丰厚的中国移民,尤其会选择购入独立屋或豪宅,毕竟温哥华这个品牌,对他们有着强大吸引力。

购买公寓的中国移民也在增加

不过,杨兴琳表示,大温房市目前逐渐进入买家市场,许多新移民购买豪宅的能力也在减弱,反而考虑购入公寓的比例会较高。

此外,卑诗省华人地产专业协会会长谭清华也表示,新移民的独立屋平均价值比本地出生居民高,主因是中国富有移民喜爱居住西温或温西,而非郊区独立屋,自然平均价值高出82万多。

谭清华称,由于华裔业主在中国没有房屋所在地的土地所有权,买到的只是房子的使用权,自然来温后喜爱购入别墅式的独立屋,认为就算贵一点也是值得。 他指,大温独立屋依然是吸引有钱人和投资者的地方,除中国买家外,也获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青睐。

谭清华补充,由于省府目前对海外买家额外征收20%物业转让税,或者会使大温独立屋需求暂时放缓,销量出现下跌。但长远来看,温哥华仍将继续吸引外来投资。

联邦正考虑调整压力测试

另一方面,Ipsos调查证实,加拿大金融机构监管办公室(Office of the Superintendent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简称OSFI)规定的房屋贷款强制压力测试政策,对房市的购买力造成消极影响。多伦多地产局(TREB)分析指,由于压力测试政策的存在,买家必须要具备比每月房贷供款额,多出平均700元的额外偿还能力,才能有资格由银行取得相应贷款。

因为贷款标准的提高,买家不得不降低自己的买房期望,包括改变要买的房屋的种类。调查显示,意欲购买独立屋的买家比例已经降至2015年秋天以来的最低点。相反,平均价格相对较低的高密度住宅,如共管公寓等,成为更多买家选择的房屋类型。

由于近来主流媒体关于压力测试的报道越来越多,而且取消压力测试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最新的消息是,加拿大主要金融监管机构的口风已经有所松动。

据加拿大金融邮报(Financial Post)转引路透社的最新报道,加拿大金融机构监管办公室(OSFI)面临来自银行和按揭贷款机构游说者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要求OSFI对旨在降低贷款风险的压力测试的规则进行适当修改,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