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桥和解放碑哪个好 廉故事|刘伯承与解放碑

2019-10-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重庆是一方充满红色记忆的英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红岩精神,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为了新中国的成立,革命先辈不畏牺牲.挺身而出.他们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强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绘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是重庆开展主题教育生动的教材.观音桥和解放碑哪个好 廉故事|刘伯承与解放碑今天,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刘伯承与解放碑的故事.刘伯承与解放碑1949年,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合影,居中者为刘伯承1950年的一天傍晚,刘伯承从西南军政委员会下班回到家,按习惯来到书桌前拿起毛笔,刚准备题

重庆是一方充满红色记忆的英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红岩精神,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为了新中国的成立,革命先辈不畏牺牲、挺身而出。他们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强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绘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是重庆开展主题教育生动的教材。

观音桥和解放碑哪个好 廉故事|刘伯承与解放碑

今天,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刘伯承与解放碑的故事。

刘伯承与解放碑

1949年,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合影,居中者为刘伯承

1950年的一天傍晚,刘伯承从西南军政委员会下班回到家,按习惯来到书桌前拿起毛笔,刚准备题写一幅重要的字,便听到炊事员在喊开饭。

观音桥和解放碑哪个好 廉故事|刘伯承与解放碑

刘伯承刚才在厨房里闻到了红绕肉的香味,加上肚子有些饿,便放下毛笔,坐到饭桌前,同家人与炊事员一起吃饭。吃着吃着,他感觉不对,似乎桌上的菜多了几个。

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放下碗,用筷子点着数,问炊事员:“这是怎么回事?”炊事员回答:“现在您虽然不打仗了,但工作却不分白天黑夜,非常辛苦,饮食营养需要跟上。您若把身体拖垮了,对工作不利。”

观音桥和解放碑哪个好 廉故事|刘伯承与解放碑

刘伯承听后认真说道:“重庆解放不久,老百姓很穷,有的还饿着肚子,我吃得这样好,要不得!想想刚到重庆时,我家吃饭就两个菜,一荤一素,外加一个咸菜或者一个素菜汤,没有客人来从不加菜,后来,花样多了,数量也多了。我吃饭有没有一个标准?”炊事员摇着头说:“没有标准。按照供给制,吃多少报多少。”

刘伯承苦笑了一下说:“没有标准,按这样吃,这不是天天吃席,天天过年吗?地主老爷吃饭,都要量力而行,我没有标准,我都把地主老爷比下去啰!”炊事员支吾道:“这是上级领导的安排,主要还是为您的身体着想。”

刘伯承不高兴了,说话的语气很重:“我实报实销,下面的干部看到了,就会攀比,就会乱套。我不能没有标准,今后,按团级标准吃,四菜一汤,一荤三素。”

1950年第一个国庆日,刘伯承与邓小平在解放碑检阅游行队伍

吃过饭,刘伯承又来到书桌前,接着完成那件重要的事。原来,重庆市民马上就要庆祝第一个国庆节了,召开庆典的地址就选在民族路、民权路和邹容路三条主干道交叉口,那里本来有一座石碑,他要为石碑题写几个字。

刘伯承知道,这座石碑有几次变化。

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了激发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在市中心繁华地带的十字路口(现解放碑碑座处)建了一个四方形炮楼式建筑,取名“精神堡垒”,后被日机炸毁。抗战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在原“精神堡垒”处,用钢筋水泥建造一座“抗战胜利纪功碑”。碑座上刻有《国民政府令》等五篇碑文。“抗战胜利纪功碑”于1947年8月落成,成为当时一处重要的纪念建筑。

重庆解放后,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为“抗战胜利纪功碑”重新命名,为纪念碑题字的任务就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来承担。

刘伯承为解放碑题写的碑文

刘伯承早就想好该用什么字体来题写这么重要的碑文,只见他用蘸满墨汁的毛笔自如地挥洒在白纸上,很快,纸上就出现了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人民解放纪念碑,一九五零年首届国庆节日。”这就是人民解放纪念碑的来历,这座碑又被人们简称为解放碑。后来,“解放碑”这三个字又有了两层含义,一是指实体的石碑,一是指解放碑这个街区。从“抗战胜利纪功碑”到“人民解放纪念碑”这一段历史进程也由此被记录下来。

如今的解放碑夜景

现在,“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碑街区也因繁华名扬全国。而刘伯承在重庆工作期间,除了留下了解放碑的碑文,更留下了以身作则、拒绝特殊化的廉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