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千岛河 原创 函谷关为何成为六国攻打秦国的唯一选择

2019-12-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大家都知道,战国中后期,秦国开始强大,引起其他六雄的戒心.在公孙衍.苏秦等纵横家的游说下,六国共有五次合众攻秦,除了公元前287年,齐.赵.魏.韩.燕五国联军攻秦因秦主动取消帝号,将前占之温.轵.高平归还魏国,将王公.符逾归还赵国,使得联军主动撤走之外,实际发生对抗的一共为四次.函谷关千岛河 原创 函谷关为何成为六国攻打秦国的唯一选择第一次在公元前318年,在公孙衍倡导下,楚怀王主盟的楚魏韩赵燕五国攻秦之战,第二次在公元前296年,在孟尝君倡导下,齐湣王主盟的齐魏韩三国攻秦之战,第三次为信陵君倡

大家都知道,战国中后期,秦国开始强大,引起其他六雄的戒心。在公孙衍、苏秦等纵横家的游说下,六国共有五次合众攻秦,除了公元前287年,齐、赵、魏、韩、燕五国联军攻秦因秦主动取消帝号,将前占之温、轵、高平归还魏国,将王公、符逾归还赵国,使得联军主动撤走之外,实际发生对抗的一共为四次。

函谷关千岛河 原创 函谷关为何成为六国攻打秦国的唯一选择

第一次在公元前318年,在公孙衍倡导下,楚怀王主盟的楚魏韩赵燕五国攻秦之战,第二次在公元前296年,在孟尝君倡导下,齐湣王主盟的齐魏韩三国攻秦之战,第三次为信陵君倡导的魏赵楚韩燕五国攻秦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47年,第四次是公元前241年赵国将军庞煖倡导的赵楚燕魏四国攻秦之战。

函谷关千岛河 原创 函谷关为何成为六国攻打秦国的唯一选择

四次合众之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战役都是在函谷关或函谷关附近发生的。为啥东方六国的联军一定要选择函谷关作为进攻秦国的通道呢?

函谷关在哪 既然函谷关这么重要,那么函谷关究竟在哪?

函谷关千岛河 原创 函谷关为何成为六国攻打秦国的唯一选择

据记载,历史上共有三个函谷关:古函谷关、汉函谷关、魏函谷关。秦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始建于西周时期,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南接秦岭,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函谷关。

函谷关是洛阳到长安的必经之地,它东西长7.5公里,沿途绝岸壁立,道路狭窄,“车不分轨,马不并鞍”,易守难攻,可谓“一泥丸而东封函谷”。可以说突破了函谷关,关内的政权基本上也算是完了。春秋的崤之战,发生位置就在函谷关。崤之战后,西秦百年不得出关。由于它在军事上居有重要的地位,历史上曾有16次大战役在这里发生,而当时秦也是派驻了重兵。

除了函谷关,还有其他选择么? 其实除了从函谷关入秦之外,至少还有三个选择:

一、从运城盆地西渡黄河,进入关中;二、走蜀道越秦岭,从汉中入关中,或越秦岭先进陇西后入关中;三、走武关翻越秦岭,从南阳入关中。

第一,从运城盆地西渡黄河,吴起就曾两度在此攻秦。

公元前409 年,魏文侯以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的临晋(即王城,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东南)并筑城。次年,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今陕西省华县),攻克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并筑城。而秦国只能退守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南)加以防守。

这条通道,表面看正面宽度很大,是最适合进攻关中的。但是黄河在这一段的渡口是很有限的,秦军只需要守住几个渡口即可。而且从这一通道进入关中的前提,是要控制整个山西高原,至少也要控制运城和临汾盆地才行。魏文侯时期有这个条件,所以经此道数次进入关中平原。后来河东被秦军攻陷,这条入关中的捷径也就不存在了。

第二、走蜀道越秦岭,从汉中入关中。

楚汉争霸时,韩信就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从蜀道翻越秦岭进入关中地区的陈仓(今宝鸡市东),一举平定 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开始与项羽逐鹿天下。

第三、走武关翻越秦岭,从南阳入关中。

走武关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路程,因为武关行军路程比走函谷关要远很多,另一个是需要分军到函谷关,还要再佯攻函谷关的情况下能够牵制住秦军的主力。

秦末刘邦之所以能从武关先入关中,也是因为当时秦军主力被项羽的军队牵制,才让他捡了漏。

综上所述,入秦的四条道都很难走。首先是函谷关,六国攻不破;河东和巴蜀被秦所占,所以走蜀道越秦岭和从运城盆地过黄河也行不通。

仅存的一个选择就是走武关道,但是当时秦已经将楚的势力赶出大山,楚国只能在今天的南阳平原到襄阳一带苦苦支撑,所以武关并非楚国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此外楚国也不信任其他五国,是不可能同意五国从自己家里过的。

因此,六国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秦军养精蓄锐出函谷烧杀劫掠,打了败仗之后就退回去凭坚固守,拿它是一点办法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