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岛敦作品】传奇的中岛敦与其笔下的英雄人物——《山月记》

2019-05-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岛敦是日本文学史上转瞬即逝的天才",人们这样评价中岛敦.与同年出生,不断发表作品,最后选择自杀的太宰治相比,这个33岁出现在日本文坛的中年男子,从崭露头角--成名--与芥川奖擦肩而过--因哮喘去世,一切都在同一年里发生,丝毫不给我们反应的时间,似乎更加让人惋惜.[中岛敦作品]传奇的中岛敦与其笔下的英雄人物--<山月记>中岛敦出生于汉儒世家,所以为他中国古典小说式的文风奠定了基础.读其作品会发现,大多是志怪小说或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中人物为刻本.在<山月记>中

“中岛敦是日本文学史上转瞬即逝的天才”,人们这样评价中岛敦。

与同年出生,不断发表作品,最后选择自杀的太宰治相比,这个33岁出现在日本文坛的中年男子,从崭露头角——成名——与芥川奖擦肩而过——因哮喘去世,一切都在同一年里发生,丝毫不给我们反应的时间,似乎更加让人惋惜。

【中岛敦作品】传奇的中岛敦与其笔下的英雄人物——《山月记》

中岛敦出生于汉儒世家,所以为他中国古典小说式的文风奠定了基础。读其作品会发现,大多是志怪小说或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中人物为刻本。

在《山月记》中,除了收录了中岛敦的几部奇异短篇外,还包括《弟子》、《李陵》两部中篇及长篇小说《风•光•梦》。

【中岛敦作品】传奇的中岛敦与其笔下的英雄人物——《山月记》

《李陵》一篇中司马迁打破了前人的“述而不作”的文字体系,将编年体改为纪传体的形式,把历史人物变得更加丰富。中岛敦或许极为赞成这一方式,于是才将那些活在我们课本里的人物拿出来从其经历及心理方面,进行更鲜活的创作,将冲突、矛盾一一展现。这样的创作无论是对他还是对我们,都是迷人的。

【中岛敦作品】传奇的中岛敦与其笔下的英雄人物——《山月记》

受盖棺定论的判词的影响,我们似乎很少将“每个人独立成个体”的想法放到古人身上。但在《弟子》中我们能看到,子路虽然依附孔子,我们从他的角度看,他才是主角,孔子的言行教诲转化到他这又是另一副模样。而《李陵》中的李陵是一位真正的好男儿,无奈留在匈奴,但当他见到了牧羊的苏武时,却无限惭愧,只能留下对更优秀的人的敬佩与对自己的命运与选择的叹息。

让读者信服的是现实主义,让读者入迷的是浪漫主义。

中岛敦在长篇小说《风•光•梦》中借史蒂文森之口,把他对创作的认识表达了出来,当然,他也是这样实践的。在《山月记》一文中,李徵自恃清高,执念以文成名最终变为老虎,是荒唐却有趣的浪漫主义;而最为人孰知因悔恨说出的那句: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养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

是与我们贴近的现实主义。

也难怪中岛敦会去创作《风•光•梦》这样一部长篇,他与史蒂文森确实是像的。同样因病前往太平洋岛屿,同样对殖民统治不满。或者,他心中把史蒂文森当成一个更高于自己的存在——坚持写作,与统治者抗争,认为小说是文学创作中最好的表达方式,将创作以之为生命(虽然偶尔也会怀疑自己这样做是否正确)。

当中岛敦在太平洋帕劳群岛上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为笔下的人物源源不断创造生命时——就像史蒂文森抛却富裕安乐的生活,选择斗争与写作——像子路不辞辛苦,选择虔诚的跟着孔子——像苏武在大漠无人问津,明知死更容易却仍努力的活着。只是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呢?

《风•光•梦》中是这样解答的:

在我们身上有个我们所不知道的什么,它比我们更智慧。

我想这个更智慧的东西,也许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一种渴望,也许,是一种穷尽一生也要追寻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