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录取分数线2018】有什么关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冷知识?

2019-11-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4年在红二楼里见到过蝙蝠.我发誓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活蝙蝠.目前据我所知校园NPC里资历最老的是汇贤超市东边马路对面那位修车师傅--(不要打搅他工作)四教那个楼以前是人民大学附属幼儿园.所以台阶都那么低,很可爱的样子.[人民大学录取分数线2018]有什么关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冷知识?求是楼=教一,教一=多媒体楼,人文楼=资料楼,理工楼=实验楼,1984(划掉)1958=教工食堂,中区食堂=新教工食堂(是的,虽然它破成这样).--只有老人才会说的地名--1958那座平房,东边本来杵着一块指路的牌

2014年在红二楼里见到过蝙蝠。我发誓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活蝙蝠。

目前据我所知校园NPC里资历最老的是汇贤超市东边马路对面那位修车师傅……(不要打搅他工作)

四教那个楼以前是人民大学附属幼儿园。所以台阶都那么低,很可爱的样子。

【人民大学录取分数线2018】有什么关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冷知识?

求是楼=教一,教一=多媒体楼,人文楼=资料楼,理工楼=实验楼,1984(划掉)1958=教工食堂,中区食堂=新教工食堂(是的,虽然它破成这样)。——只有老人才会说的地名……

1958那座平房,东边本来杵着一块指路的牌子。这块牌子应该是九几年杵上的,后来已经锈得无法辨认,杆子也没了,但很多年没有换掉,直到2013年好像还扔在那块草地上。应该是我见过“在我出生后出现在学校里的”资历最老的文物之一。

【人民大学录取分数线2018】有什么关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冷知识?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大废校,这一事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复校后的校园大约只相当于现在的一半左右,而且家属都住在里面,学生宿舍楼大概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那年头科研经费体系还没成型,缺钱缺得很惨。基本上九十年代是人大校史上最糟糕的一段,“捉襟见肘,一落千丈”几乎是日常内容,现在学校一般不大提……直到后来纪宝成同志当上校长。嗯,后面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人民大学录取分数线2018】有什么关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冷知识?

纪宝成谈校园建设,曰:“大师、大楼、大气”。好事者串联之,以为纪宝成心目中理想的人大是“大师在大楼里生大气。”

纪宝成组织全校顶尖学者赴重庆调研,编成《重庆新事》一书,是为“重庆模式”最重要的出版物之一。该书上架销售甫两月,而有王大人夜走梅岭馆一案。——我觉得老纪单纯只是倒霉,尽管我国法律没有倒霉罪。

人民大学当初是由中央及各根据地多个干部培训机关所组成的,不同机关之间的背景、办事习惯、教工组成、学员培训目的乃至籍贯、待遇等等都天差地别。这导致人民大学成立以后内部一直有许多争论。特别是原先教育背景较好、受苏式影响较多的教员,与出身工农、理论知识较差的学员及部分工作人员之间,矛盾一直很大。

比如说,前者往往希望能遵循正规教育考试制度,而后者则很难适应正规教育体系,有人甚至拿出“老革命”的做派来压制前者。(后来有美国人写过博士论文。校方组织了翻译,但没能出版。)人大文革时废校,这些内斗也是一部分原因。

1950年某期《新观察》上曾经宣传人民大学有独特的教学技巧,广泛采用一种叫“席明纳尔”的授课方法。——嗯,就是Seminar。苏式教育也搞这一套。

人大附中的师生很少进人大——这是老黄历了。自从人大附中盘下来西边这一块地以后,中午经常能在北区食堂看见附中的老师跑来吃饭……比如未名BBS任期最久的临时站务……

算了不说也罢……大家注意排解心情……

以前清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在北区食堂五层。好处是吃完饭直接上来搬砖,缺点是每天下午都一股饭味儿。有一天学校终于想起来,这个楼本身的设计不是用来放书的,放书可能会超重。于是派人来测了一下楼板的承重情况。过了几个月,清史所图书资料室搬到了国学馆地下。

校园里可能被称为图书馆的地方有四个。校办为此专门出过文件,规范“老图书馆”的含义(虽然我已经不记得许给哪一座建筑物了)。

档案馆的北半部分是后来新建的,原来这是一片小花园。说起来档案馆里的过刊储藏室其实是个很好玩的地方,里面能看到一些五六十年代的期刊杂志。

学生活动中心门口以前有周末文化市场,延续了十多年吧,大概前年关闭了。唉……

东区浴室于2014年拆除,旁边水暖科旧锅炉也拆了。这意味着中区食堂东边这条小路上的行人再也不会沾上煤灰(或者类似物)了。东区开水房也于同一时间拆除,这间开水房的热水最高大概也就五十几度,洗脚都嫌冷。我住红二楼的时候一度会骑车跨越学校跑到北区开水房打水。(真正的冷知识。)

大概十年前人大号称“咖啡大校”,全校到处都是咖啡馆。我来研究生面试的时候大为震惊,觉得比海淀桥北一所985高校消费水准高很多。到现在似乎全校只剩三家咖啡馆。(此条有误,经知友 @伍绍聪 指出至少有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