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平定南】【两会观察】吴建平:定南守护“一江清水”向南流
2019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充分释放绿色发展红利。多年来,江西省定南县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为港澳同胞守护了“一江清水”。江西省人大代表、定南县县长吴建平呼吁探索完善东江源生态流域补偿机制。

久久为功护水绿
定南位于江西南部边陲,素有“赣粤门户”之称,“江西九十九条河,只有一条通博罗,这河名叫九曲河”。在定南县境内最大一条河流上,烟波浩渺,山峦叠翠,曾经的定南客家儿郎在此繁衍生息,世代担负着守护东江源头水的重任。

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南部,被誉为香港和珠三角的“生命之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犹如定南儿女心头的一剂强心针。
全面实施“河长制”、“林长制”,“禁止在保护区内从事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七个禁止制度,《关于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意见》《加强东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施方案》等近10个政策措施文件相继出台执行。

定南犹如“壮士断腕”,针对水污染源排查,近三年,共计出动执法检查1000多人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00多份,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60起,对环境违法企业移送公安机关4起,限产停产4起,查封扣押5起,婉拒各类污染企业60多家,特别是婉拒了投资30亿元、税收达5000万元的国内某著名陶瓷企业。

另一方面,针对“供港生猪大县”的县情,定南全面实施畜禽养殖“三区”(可养区、限养区、禁养区)规划方案,三年来共关停拆除猪场904户,拆除栏舍面积21.29万平方米,年出栏生猪减少7.13万头,常年存栏生猪减少3.96万头,一年减少养殖废弃物排放总量达7.2万吨。
为实现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解决东江源区内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问题。该县通过购买服务、PPP等方式,分别引进玉禾田、中联重科对城乡生活垃圾清运实行一体化全覆盖,实现机械化作业,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做到了“户收集、镇村转运、县集中处理”,建立了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全县7个镇、8个圩镇、12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
吴建平表示:“ 2018年东江流域定南出境断面第三方监测水质由Ⅲ类提升到Ⅱ类,昔日的九曲河在冬日的阳光下再次换发蓬勃生机。”
绿色产业遍地起
“近年来,我们把绿色生态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和发力点。” 吴建平告诉记者。定南通过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和重点创新产业升级工程,使绿色制造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以“三南园区一体化”“赣粤产业合作区”发展为契机,推进赣粤产业合作示范园、生态工业园、返乡创业示范基地等载体建设,推进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地试点建设。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3亿元。
“军民融合产业园”赣州龙邦项目建成投产,“高端音频产业园”入驻昂思科技等上下游企业4家,“智能助残科技城”引进鼎云设备等全产业链项目7个,“模具城”落户江西云模智造等项目5个。科技引领作用逐步显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预计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长28%。
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该县积极壮大现代物流业,支持国盛铁路建设集装箱转运中心和大宗货物集散中心,公路口岸作业区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系统申报通关,办理出口业务6196万美元,增长33.53%。加快推进物流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赣粤边际区域性物流中心。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打造“生态定南、徒步天堂”品牌。全年接待游客14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97亿元,分别增长41.12%、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