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诞生激怒刘烨 淘汰最好的演员,这个节目的套路有多深?

2019-05-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所以,刘烨怒了. 因为他知道整个录制过程,哪些内容被剪辑了. 将真人与综艺节目的人设混淆是常有的事,导演和剪辑师不是省油的灯,通过剪辑,黑的

所以,刘烨怒了。

因为他知道整个录制过程,哪些内容被剪辑了。

将真人与综艺节目的人设混淆是常有的事,导演和剪辑师不是省油的灯,通过剪辑,黑的能变成白的,好人能变成坏人。

多年以前,当埃米尔·德·安东尼奥用美国军方的越战宣传纪录片素材拍出《猪年》,通过传递反战意识形态来完成一次巧妙的反讽。评论者就发现:出神入化的剪辑如同春秋笔法,材料真实,传递的结果却具有欺骗性。

综艺节目的制作人员深谙此道。还记得《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吗?节目开播后,许晴被骂得多惨?观众都说她没教养装少女,可未播片段传到网络,什么反应?原来许晴被节目组耍了,后者通过剪辑扭曲了她的行动逻辑。所以,当你看到这些综艺节目,你要留个心眼,一切被剪辑的产物,它的真实面貌都可疑。

《演员的诞生》和《花儿与少年》一样很爱玩套路,它生怕观众看不出,做得还很明显。

第一场表演,郑爽和任嘉伦,节目组故意让郑爽挑战章子怡演过的角色,顺利铺垫二人冲突;

第二场表演,黄璐对角色的理解比刘芸更精细,刘芸的演绎片面而迟钝,但她的一哭二闹,一下子搅乱了评委的观感,让谈论的焦点都集中在她;

第三场相对较好,余少群和翟天临都是优秀的演员,这场结果有争议,但总体不哗众取宠;

而第二场的三组戏,有两场也充满套路。

车晓和周云鹏的对戏,让车晓演薛甄珠,一看就知道对车晓不公平,论演技,她胜于周云鹏,可被安排在一场完全不适合自己的戏里,又被周云鹏的抖机灵带着走,车晓是有心演戏,无力回天。

章子怡也指出了这个问题,单论演技,车晓完全胜出,但架不住周云鹏噱头更大。

另一场,杨玏那一场,节目组炒作《我爱我家》重逢的时候,你就知道谁要赢了。试问:节目组辛辛苦苦把《我爱我家》原班人马请来,难不成安排王亮胜出,然后把这一群人晾着?

所以胜负没有悬念。

不过客观来说,杨玏这场表演也争气。他和王亮的这场对手戏,戏份情节根据王亮的真实经历改编,王亮演起来更有代入感,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没有展现出比杨玏更胜一筹的演技,所以杨玏胜出可以理解。

从第三期的预告来看,《演员的诞生》计划将套路进一步深化,坚定不移地抱紧流量明星的大腿。第三期的预告,前两期最受好评的导师章子怡“疑似”批评王俊凯、欧阳娜娜,短短几十秒的预告里,还出现了王俊凯呛章子怡的镜头。节目未播,热搜先行,两家粉丝先斗起来。

可是,等一下,这个套路是不是很眼熟?

还记得第一期节目出来时,热搜怎么炒《演员的诞生》吗?章子怡怒怼刘烨!为了谁?郑爽。引得一群路人迅速围观、点击节目,末了大呼上当,怼什么怼?分明是演戏。

章子怡与王俊凯这个所谓冲突,完全可以反转。比如:安排他们一起演个小品,章子怡演老师,王俊凯演不听话的学生?怎么样,一下子通顺了吧?

依我看,章子怡与王俊凯不但不会吵架,第三期节目,章子怡还会夸奖王俊凯努力上进云云。

如果真吵架,节目组会第一时间终止录制,那些放出来的吵架,都是套路。何况熟悉王俊凯的粉丝也明白,小伙子演戏需要打磨,但做人比较踏实,从前很少与长辈冲突的新闻,无论是为自己的前途,还是个人性格,王俊凯都不会怼章子怡。

再往深一层说,《演员的诞生》的人员安排也充满套路,值得琢磨。

为什么演技最差却最有流量的的任嘉伦和郑爽一组?

为什么演技最拔尖但缺少场外新闻的余少群和翟天临一组?

为什么局外人都看出车晓不适合搭周云鹏,节目组却如此安排?

而恰恰又是一期节目里演技最好的舒畅和辛芷蕾分到了一起?

显然,演技是节目组考虑的一个原因,但不是全部,甚至不是决定性因素。节目组希望做一个平衡,那就是演技与流量并重、明星与戏骨齐飞。

这些登场的演员,受制于档期和其他因素,有些人上场前就知道自己要被淘汰。他们只是来宣传新戏、刷刷人气,或者帮朋友一把。而那些节目组真正看中的“流量包”,节目组也不会轻易让他们下去,所以第一期绝不会安排“流量包”碰“真演员”。

正所谓:“真人秀里求公正,秦淮河边寻烈女。”别被耍了。

综艺节目要套路、炒热度早已不新鲜,今年大火的《中国有嘻哈》,如果没有吴亦凡、没有那句“你有freestyle吗”,它不会迅速抢占热搜。而Gai之所以要唱“我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并将其改编成一个大众版本,也是出自刘洲的建议,为的就是一个字——火。

要火就要有爆款,要火就需要怼人。这句话几乎成为综艺节目秘而不宣的套路。生活在温吞环境的大众,乐于看到电视机里光鲜的明星互不待见,也正因如此,渲染宫斗的清宫戏红红火火,而马东和许知远的所谓争论也被人炒来炒去。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沉溺于套路的人,当心自己忘记初衷。《演员的诞生》这个节目,本来可以借机扶持好演员,矫正一下演艺圈现在过重流量而轻视演技的风气,但现在看来,这反而成了一个迎合娱乐圈潮流的节目,流量明星成为香饽饽,演戏再次成为被随意戏弄的事。

这是综艺节目的矛盾之处。没有流量被视作失败,为了流量,就需要制造话题、炒作冲突,一旦拿捏不好分寸,反而成了廉价的“流水线怼人之作”。综艺节目惯于消费观众,自以为观众都像狂热粉丝,沉浸在街头斗殴般的互撕快感,怕就怕炒作过了头,好好的节目成了让人腻味的鸡精。

套路再深,不如真心。与其卖弄人设、渲染“互撕”,不如好好演戏、实话实说。既然是《演员的诞生》,就回归“演员”,回归作品。套路只是外衣,演技和作品质量才是骨肉,骨肉都模糊的话,衣裳再精致也是假大空。否则,你就只能拍出一部《流量的诞生》,宣泄过后,只留下一堆吵架的垃圾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