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强福州 8旬老人郑志强讲述60年前解放惠州时情景

2017-06-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这张摄于1949年10月14日的照片,再现了东一支独三营官兵进惠州城的情形.   记者朱金赞 翻拍    记者刘娟祝    家国春秋一甲子,沧海桑田60年.回首60年前解放惠州城的一幕幕,对当时身为解放军战士的郑志强老人来说,永远铭刻在心中.那段经历也成为这位8旬老人的珍贵回忆--进军惠州    解放过程没费一弹一炮郑志强讲述当年的情形.记者朱金赞 摄    虽然时间过去了60年,郑志强老人也从当年20多岁的小伙变成了82岁的老人,但作为参加惠州城解放的老战士,那些情景就如在昨天.   

    这张摄于1949年10月14日的照片,再现了东一支独三营官兵进惠州城的情形。   记者朱金赞 翻拍

    记者刘娟祝

    家国春秋一甲子,沧海桑田60年。回首60年前解放惠州城的一幕幕,对当时身为解放军战士的郑志强老人来说,永远铭刻在心中。那段经历也成为这位8旬老人的珍贵回忆……

进军惠州

    解放过程没费一弹一炮

郑志强讲述当年的情形。记者朱金赞 摄

    虽然时间过去了60年,郑志强老人也从当年20多岁的小伙变成了82岁的老人,但作为参加惠州城解放的老战士,那些情景就如在昨天。

    郑志强老人说:“当时我们经常唱一首叫 《兜督将》的粤语歌,‘兜督符’就是下象棋,从象棋盘底线将死对方老帅。1949年10月上旬,东江地区的北部山区紫金、河源已解放,惠州、淡水、海陆丰沿海乡镇及岛屿未解放。10月中下旬后,我们从南到北进军淡水、惠州,要上演一幕真正的‘兜督符’!”

    郑志强回忆说,1949年10月13日早,他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新编独立第三营奉命东进拦击南逃之敌,运动至大鹏葵涌海边。通过侦查了解到,国民党舰艇活动增加。东一支司令部改变部署,停止东进,北上进军淡水、惠州,且接到相关命令,必须在10月14日午夜12时前抢占惠州城制高点——— 飞鹅岭!

    据郑志强老人回忆,10月13日下午,独三营就解放了淡水。同日司令部又下达了第二天早上向惠州城进军的命令。10月14日大清早,司令员蓝造亲自率领司令部和独三营500多人从淡水出发,经永湖等地,下午就来到惠州城郊。

此时,侦察队约20人,已在上午进入惠州城,并与当地开明绅士叶仁雄、张友仁、林振雄取得联系。10月15日,大部队陆续进城。由于惠州驻敌在10月13日之前已经全部撤离,独三营进驻惠州城时,并没有遇到敌人的正面抵抗,战士们在解放惠州城过程中没有使用一枪一弹,和平解放。

部队进城

    老百姓敲锣舞狮迎接

    对于当年进惠州城的情景,郑志强印象深刻。1949年10月14日清早,东一支司令部率领新独三营向惠州进发,沿途老百姓欢欣鼓舞,放鞭炮、送茶水、鸡蛋。这天相当炎热,大家在崎岖的山路上急进,步行数十里后,有人脚打了泡。

“一些战士背着枪炮掉队了,当时的一些领导就自己背着枪炮等赶路;连女卫生员也抢过战士的枪扛在自己身上……战友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队伍顿时活跃了。”让郑志强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有位叫郑志芳的女卫生员,看到他背着枪炮吃力时,一把抢过背到自己肩上,别看是一个女孩,在那个时代,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

    据郑志强说,当天下午5时左右,500多人的队伍到了水门的原惠樟公路汽车站 (现市区下埔滨江公园的部分)。当地的社会名流和商人已经带领学生、店员、群众等100多人,敲锣打鼓、摇彩旗、舞狮子前来迎接。“当时惠樟公路汽车站还是郊区,当看到欢迎的队伍时,虽然人数不多,但还是让战士们很欣慰,途中的苦和累忘得一干二净。”

    郑志强说:“由于惠州城长期被国民党占领,相对于解放军的根据地(被称为老区)而言,当时我们称这些地方为‘新区’,由于多种原因,新区和老区的居民对解放军的热情,是有区别的。但一些社会名流,特别是一些学生,对解放军还是很热情。”郑志强说,当时在进入惠州城的时候,战士们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没有对当时的情况失望,而是努力想得到当地老百姓认可。

露宿大院

    特务潜入投毒被逮

    郑志强老人讲述道:“我们10月14日进入城里的街道时,突然会从小巷口或者楼上掷下一串鞭炮,专门掷女同志,当时的一个女卫生员就挨了几‘炮’,连军装都被炸破两个小洞。当晚,我们驻守原惠阳县县政府大院 (现中山东路3号),空房子很多,但未经安全检查不能住;也不能同过去在老战斗区一样去借祠堂、学校、民房(由于刚到,有意不扰民),就在县府大院的大榕树下露宿了一夜,为了防止敌人的攻击,我们采取了公开和掩饰的双岗哨。

    郑志强老人仍记得,当天黑夜降临了,一些国民党残余先在外围放冷枪、掷石头,打了就跑。后来有个小特务竟潜入大院,在县府大院里的茶缸(即上有木盖,下有水龙头的瓦缸)投毒,被暗哨逮住了。

    回忆起这些时,郑志强仍心有余悸,当晚如果不是暗哨发现了投毒的人,战士们喝了有毒的茶水,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街头清扫

    战士用手挖水沟里淤泥

    对于当时饱受了战争之苦的老百姓来说,解放军的到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由于当时国民党对共产党一些负面的宣传,或多或少也让部分老百姓对以前从未见过面的解放军也有些戒备。

    郑志强说:“由于国民党的一些残余,在解放军进城前,对城里抢劫老百姓,我记得当时我们进城后,城里的一些店铺和老百姓住所的门都是关闭的。”他回忆,进城后为不打扰老百姓,战士们并未敲门买米买茶,只是找了一家熟人的店,买了番薯丝和黄糖,熬糖水当晚餐。

    为了拉近老百姓的距离,解放军进城第二天,全体战士就上街大扫除。当时的惠州城,街道就只有现在的水东街和现在的商业步行街(当时的县前街),由于战争原因,这些街道多年都未打扫,沉积在水沟里的淤泥厚厚的,很脏。战士们已经顾及不了这些,没有工具的还用手直接挖水沟里臭臭的淤泥。

    郑志强说:“一个上午,我们打扫街道清除沟里的淤泥赃物。清理完后,就用水冲洗。”当老百姓看到战士们这样时,也纷纷走出家门,拿起扫把、水桶参与大扫除。一些没来得及参与打扫的老百姓,拿出煮熟的鸡鸭蛋等当时看来很贵重的东西款待战士们,有的还拉着战士到自家屋里洗澡,老百姓和解放军就如歌所唱的一样“都是一家人”。

    当看到老百姓完全解除了对战士们的戒备时,原本显得有些冷清的惠州城热闹了起来,战士们比打了胜仗还要高兴。郑志强老人说,看到老百姓又送饭又送鸡蛋时,心里如吃了蜜糖一样。

回首往事

    常与战友聊起战争岁月

    今年82岁的郑志强老人可能命中注定跟惠州有缘分。新中国成立后,老家原是汕头的他,分配到了河源从事工作。在这期间也会到惠州来跟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聚聚。上世纪90年代,郑志强老人辗转又来到了让他难忘的惠州。

    来到惠州后,他联系在惠州的战友一起到当年露宿的原惠阳县府大院看了看。当年他们晚上所露宿处的大榕树依然存在。看到此情景,在场的战士们感觉又回到了当年,为了纪念,郑志强老人特意在榕树前留影。

    郑志强老人说:“有的战友生活在其他城市,还有很多战友都‘走’了。目前在惠州且活着的战友还有4个。空闲之余,4个曾经经历过战争的老人,会常聚在一起,聊以前的战争岁月,拉拉家常。”

    经历过岁月种种磨炼的郑志强老人介绍,他的儿女们都在惠州成了家,他跟老伴也在惠州生活了10多年了,惠州变化了,居民生活好了,生活在充满让自己回忆的城市,感觉很开心。爱好摄影的郑志强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抖擞,近几年一直坚持参加市老年大学的摄影班,生活幸福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