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电影节唯一女评委 许晴:希望和北影节共同成长

2018-12-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6年4月16日讯,2016年度"天坛奖"评委会媒体见面会昨天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7位评委整齐亮相.作为评委中唯一一位女性,也是唯一一位北京籍电影人,演员许晴表示自己非常荣幸,"北京国际电影节是年轻的电影节,正青春.作为北京姑娘.北京演员.北京的电影人,希望北影节一直走下去,也希望自己和它共同成长.我特别希望吸收很多不同的东西,滋养我以后的发展." 今年"天坛奖"评委会主席由<荒野猎人>.<尖峰时刻>的制作人布莱特·拉

2016年4月16日讯,2016年度“天坛奖”评委会媒体见面会昨天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7位评委整齐亮相。作为评委中唯一一位女性,也是唯一一位北京籍电影人,演员许晴表示自己非常荣幸,“北京国际电影节是年轻的电影节,正青春。作为北京姑娘、北京演员、北京的电影人,希望北影节一直走下去,也希望自己和它共同成长。我特别希望吸收很多不同的东西,滋养我以后的发展。”

今年“天坛奖”评委会主席由《荒野猎人》、《尖峰时刻》的制作人布莱特·拉特纳担任,评委会其余6位评委分别是:中国香港导演陈德森、德国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罗马尼亚导演柯内流·波蓝波宇、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波黑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和中国演员许晴。在未来一周时间里,7位评委需要对从全球433部报名作品中脱颖而出并入围最终名单的15部佳片进行严格的评选。

作为主席,布莱特·拉特纳坦言,各位评委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在评选时必然会遇到意见的分歧,但他认为,这恰恰是评委工作最激动人心的地方,“因为只有好的作品才能激发大家的讨论,这些入围影片都是水准相当高的,要从中选出赢家相当困难,我个人非常期待接下来一周的工作。” 罗马尼亚导演柯内流·波蓝波宇则说,他更期待看到“可以激发自己灵感的影片”。

德国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的首部长片《窃听风暴》曾一举夺得200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从获奖到评奖,身份的转变在他看来是一种“奇妙的经历”,“我们都知道在电影界获奖的影片和导演会得到更多的投资机会,因此我们一定会认真对待,找到彼此的共鸣。”布莱特·拉特纳对此也非常认同:“因为我们深知拍摄一部电影的不易,所以一定会对其他电影人负责。”

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凭借《入殓师》获得了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他对中国电影非常熟悉,称自己最喜欢的中国导演就是陈凯歌,“中国电影特别有历史厚重感,我个人的创作也受到中国电影的影响。”他看好中国电影将超过日本和美国,也期待可以和中国电影人合作。泷田洋二郎说,自己并没有想到《入殓师》能受到世界各国观众的广泛喜爱, 因为他在创作时就是想拍一部“非常日式的电影”。因此他认为,“文化、语言不同,但大家依旧能够通过电影找到共鸣,这就是电影的力量所在。未来无论是亚洲还是全世界,电影的美学标准都是一致的,只需要你去充满自信、不加掩饰地向外界展示你的文化,就是最好的。”

香港导演陈德森在谈到港片发展瓶颈时直言:“从我入行以来,拍大制作都不是单靠香港票房,一直活的挺艰苦。现在有人拍合拍片,有人拍香港本土电影,其实都是做华语电影,不应该分彼此。”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李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