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饮食习惯影响健康

2019-05-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饮食,不仅仅是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这么简单,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我们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反之,不良的饮食习惯则可能带来疾病.如何在美味与营养间均衡,成了日常饮食急需解决的问题.要避免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首先就要改掉以下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习惯1.蔬菜先焯后炒 有些人喜欢把蔬菜先焯后炒,即把蔬菜用开水煮过后,再用猛火热炒和调味.这部分人认为青菜经开水煮过后,可除去涩味并保持其形.色等.但是开水焯蔬菜会破坏蔬菜里的维生素,更别说猛火热炒了. 蔬菜中富含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在维生素

饮食,不仅仅是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这么简单,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我们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反之,不良的饮食习惯则可能带来疾病。如何在美味与营养间均衡,成了日常饮食急需解决的问题。要避免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首先就要改掉以下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习惯1、蔬菜先焯后炒

有些人喜欢把蔬菜先焯后炒,即把蔬菜用开水煮过后,再用猛火热炒和调味。这部分人认为青菜经开水煮过后,可除去涩味并保持其形、色等。但是开水焯蔬菜会破坏蔬菜里的维生素,更别说猛火热炒了。

蔬菜中富含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在维生素家族中,除了维生素A、E等为脂溶性的外,其他如维生素B、C等均为水溶性,而且它们的生物特性很不稳定,极易溶于水,也很不耐热。在60摄氏度的水中焯几分钟,它们就大部分溶解在水中了。

因此,蔬菜从收割到洗净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保持可食用部分的完整而不破损,不可切碎后再洗,切开后不要放置太长时间,应随切随炒,随炒随吃,可生吃的(如黄瓜、西红柿等)尽量凉拌生吃。这样才能减少维生素的损失,保证我们每天能摄取足量的天然维生素。

不良习惯2、常常喝早茶

这个早茶是指珠三角地带的“早茶”,即配茶吃点心。虽然这是珠三角的人们多年的饮食习惯,但是这些饮食习惯不大科学。

首先,茶是碱性的,会中和胃酸,影响胃对食物的消化;其次,饮入大量茶水,会稀释胃液,同样影响消化,易导致胃病;再者,茶中的鞣酸等与食物中的钙、铁等矿物质结合成不易消化吸收的结合物,阻碍了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易引起缺铁性贫血和加重贫血患者的病情,对孕妇或月经过多的妇女也很不适宜。

一般情况下,应在进餐一小时后再喝茶。

不良习惯3、肉食爽滑,七八分熟最好

有些人为了肉食嫩滑,将肉、内脏等烹调得七八成熟。未熟透的肉食至少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端:

首先,未熟的肉虽然有的可能口感爽滑些,但味道绝对没有熟透者鲜美;

其次,未熟的肉食难以消化和吸收,易引起消化不良等胃肠病,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已基本上不适应消化吸收生肉了;

第三,未熟透的蛋白质给过敏体质者增加了食物过敏的可能性;

第四,未能杀死肉食内可能携带的寄生虫等病原体,有染病的危险。

不良习惯4、精食为主,粗粮不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食不厌精,如精米、精面等,认为越精越好,越精越买。精米饭、精面粉的口感确实好些,但其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却比糙米、面逊色得多。

以稻米为例,据测算,每粒稻谷去掉外壳后的糙米,除碳水化合物外,95%的营养成分存在于表面上,而经过加工的精米,却只剩5%的营养成分。这种口感好、卖相好的米,把富含营养的表皮通通去掉,即最有价值的植物蛋白、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如锌、铁、钙等被当做“糟糠”抛弃了。

不良习惯5、老火靓汤,只剩下味道

老火靓汤,即把做汤料的猪骨、鸡、鸭、鱼等加水熬两小时以上,甚至十几小时,使熬出来的汤汁浓厚,味道确属上乘,故称为老火靓汤。这是广州人,尤其是广州家庭主妇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每当病人或其家属向医生询问饮食上的问题时,也是开口闭口“煲什么汤好呢”。

但这种熬很长时间的汤虽味美却不利于健康。尽管汤味浓厚,但大部分蛋白质仍然在汤料上,而这时的汤料已是嚼之无味,不得已而弃之,影响了人体对蛋白质的摄入,而且维生素在长时间的高温下也被破坏了。

不良习惯6、讲究镬气

讲求“镬气”,即认为把炒锅和油烧得越热越好,甚至把炒锅烧得通红,油烧得冒出火。食用油的沸点较高,当被烧至冒出青烟时,其温度已达280摄氏度。超高温使食用油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过氧化物、脂肪杂环化合物等可致癌物质。

本来蔬菜是应该旺火快炒以缩短烹调时间,从而减少维生素的损失的,但是焯过的蔬菜,其维生素已丧失了,再怎样讲究“镬气”也是白费功夫。

而食物中的其他营养成分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在超高温状态下会变性和产生强烈的致癌物质(如苯并芘等)。另外,烹调时超高温产生的油烟也是环境污染中不容忽视的污染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