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专访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图)

2018-04-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专访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干部应当"走正路 能干事"2009年11月27日,<解放日报>解放周末版刊载了"干部应当'走正路,干实事'--专访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的特别报道.现本报全文转载,以飨读者.李子奇同志做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谈兴甚浓.记者张春海摄干部应当"走正路,能干事"--专访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胡锦涛总书记曾指示,"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

专访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干部应当“走正路 能干事”

2009年11月27日,《解放日报》解放周末版刊载了“干部应当‘走正路,干实事’——专访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的特别报道。现本报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李子奇同志做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谈兴甚浓。记者张春海摄

干部应当“走正路,能干事”——专访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示,“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

最近中组部领导指出,“要重视关心老实人、正派人、不巴结领导的人”。

这些重要精神,非常引人关注。近日,86岁高龄的老干部李子奇做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时,和记者谈起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认为这些精神对培养选拔干部具有导向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干部工作和干部作风提出了要求。

一辈子图个啥?就是退下来以后,大家说这个人还可以,做了点事的,就可以了

岁月是种雕刻。

以其犀利与深情,雕刻出一位老共产党人的风骨。

86岁高龄的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稳步而来,亲切而自有威严。

因为,岁月的雕刻在那里,风骨的力量也在那里。

“我对《解放日报》这四个字,是很有感情的。”做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老书记感性的开场白,隐约着种种历史风云。

“当年在延安的时候,就天天看《解放日报》。”李子奇13岁参军当红小鬼,抗日战争初期到延安党校青年干部训练班学习。“在延安的时候,我们读书看报,学习是非常抓紧的。背着背包行路,找个树底下,坐在背包上,脚一翘当桌子,就写东西了。”

带着西北口音的回忆,速度不徐不疾,分量却沉甸甸。

一辈子干革命,历经不同的风云变幻,李子奇老书记并不愿多聊自己。他所看重的,是历史本身以及历史应该被今天的年轻人所记取的心愿。

解放周末:您的传记以“岁月”两个字来命名,读来让人感觉意味深远。

李子奇:《岁月》是一个人成长的经历,也是我们那个时代的记录。岁月,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岁月。我希望,年轻人能多了解历史,知道这些历史,不能光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这个环境。

解放周末:从历史而来,往未来而去,今天才能成为一个具有深度的状态。

李子奇:现在有的年轻干部动不动就说,时代不同了,情况不一样了。我倒是觉得呢,有些东西是必须要坚持的。

解放周末:必须坚持哪些坚持?

李子奇:一个就是对党的事业忠诚的态度,还有,还是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当年在延安的时候,我们要自己打窑洞。窑洞不好打,但大家的干劲很足。毛主席看见了,就说,困难在年轻人面前是站不住的。这句话,我一直记得。干部为老百姓干事,不能怕困难。过去是,现在也是。

解放周末:您13岁就参加革命,至今86岁高龄还在许多地方考察调研。甘肃老百姓说,您是一个不愿享清福的老人。

李子奇:人的一生能做很多事,但事情是做不完的。一辈子图个啥?就是退下来以后,大家说这个人还可以,做了点事的,就可以了。

解放周末:今年,您和夫人出资万元,带头认养了兰州公园里一株700多岁的槐树。为此,有人赋诗说:心系陇原昌盛,情寄甘肃百姓。是否道出了您这一举动的深意?

李子奇:是这个心理吧。

干部是不是走正路,一个就是看他对党的事业是否忠诚,任何情况下,一个干部都不能放弃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坚持。还有,看他对群众的态度,是否对群众真的有感情。这两点是基础性的

定西是种具象。

或许,这个地名意味着穷与艰难。

但在这块土地上的奋斗,无疑,具象了一种实打实的干部作风。

“9月9日至20日,李子奇用12天的时间,跑遍定西地区的7个县,调查了几十个不同类型的典型,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与几百名干部、农民进行了交谈,从实践中寻找答案。”

“17日,到了通渭县。上午看了碧玉乡沿途的造林情况,听取了乡上的介绍。下午,前往通渭县东北部的吉川乡,爬上了新景梁,看了这里栽种的黑酸刺,长得都很好。有两处各百亩左右的灌木,都已成林,在干旱山区特别显眼。李子奇高兴地说:只要下功夫,没有办不成的事。有人说通渭没治,我看只要这样干下去,完全有治。晚上听了县上的汇报,直到12时才休息。连日车马劳顿,他感冒了。”

———这些李子奇任甘肃省委书记时在基层调研的片断记述,朴实却十分生动。

因为,于艰难中生长出来的希望,总是格外动人。浇灌这种希望的,没有其他,只能是脚踏实地的努力。这就是,属于李子奇的工作作风的定西具象。

不过,老书记自己对此的理解显然另有一种逻辑:在艰苦的地方锻炼是大有好处的。

解放周末:在职时,您每年都用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各地调研,现场办公。这种工作方式是如何确定的?

李子奇:走下去,到了现场,就能够真实地掌握情况,及时地解决问题。这就是我选择跑下去的原因。

定西是我们甘肃出了名的穷地方,那里26个乡镇我都跑过。那年,为了解决定西的问题,我一路调查,发现一个叫大坪乡的,那里的老百姓温饱都能解决,他们的方法就是修梯田、打水窖,就决定把大坪乡的经验推广开来。慢慢地,定西各个乡都有梯田,有水窖,吃饭问题都解决了。越是困难地区,当干部的越是要走得多。

解放周末:可惜,现在有些干部,不往困难处跑,而向利益处跑。

李子奇:其实,干部工作重要的一点就是用人。一个是用什么样的人,另一个是怎样培养人,也就是对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我认为,最重要的标准就是6个字———走正路,能干事。

解放周末:正路该如何走?

李子奇:干部是不是走正路,一个就是看他对党的事业是否忠诚,任何情况下,一个干部都不能放弃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坚持。还有,看他对群众的态度,是否对群众真的有感情。这两点是基础性的。

解放周末:就是说,干部走正路,一是方向目标要正确,二是群众立场要坚定。

李子奇:对。还有一条是,作风要正派,为人要厚道。不能颠倒黑白说假话,不能官迷心窍,不能官气十足、自以为是,不能把成绩归于自己、问题推给下面,不能对上献媚、对下粗暴,不能成天与那种路子不正的人打得火热。作风正派,能见公心。

解放周末:选拔培养干部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问题。不久前,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提出要重视关心“三种人”———老实人、正派人、不巴结领导的人。前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宁夏考察工作时作了重要指示:“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

李子奇:最近李源潮同志提出的要重视关心“三种人”,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格外关注”、“多加留意”、“不能亏待”这三句话的指示精神。从“三句话”的指示到“三种人”的提法,的确十分重要,对于改进干部工作具有现实又长远的意义。

解放周末: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什么是好干部的一种定义。

李子奇: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过去大家都这么说。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在这种环境下,你会体会得更深,更能了解老百姓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