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匿名在线阅读 《匿名》:王安忆最具阅读难度作品

2018-03-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周景雷谈到,<匿名>是王安忆继<天香>后,发表的又一部极具叙事特色和思辨意味的作品. 这部35万字的小说分为上下两部,以一场阴差阳错的绑架案作为开端.一个退休返聘在民营外贸公司的上海老头,被误会成卷钱跑路的老板"吴宝宝",在经历了黑道绑架.审讯.失忆之后,被抛入一个叫做"林窟"的大山的褶皱之中.按部就班的日常生活戛然而止,远离了现代文明,遗忘了姓名.身份和来路,改变了身形面貌,只记得语言与文字.于是,他不得不进行人类的二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周景雷谈到,《匿名》是王安忆继《天香》后,发表的又一部极具叙事特色和思辨意味的作品。 这部35万字的小说分为上下两部,以一场阴差阳错的绑架案作为开端。一个退休返聘在民营外贸公司的上海老头,被误会成卷钱跑路的老板“吴宝宝”,在经历了黑道绑架、审讯、失忆之后,被抛入一个叫做“林窟”的大山的褶皱之中。

按部就班的日常生活戛然而止,远离了现代文明,遗忘了姓名、身份和来路,改变了身形面貌,只记得语言与文字。

于是,他不得不进行人类的二次进化,在这片原始蒙昧的匿名天地中艰难求生。与此同时,他远在上海的家人开始了一场抽丝剥茧般的寻找。 另类叙事、想象引人入胜 一个在大都市浸染了一生的人突然被抛入远离喧嚣和文明的荒蛮之中,会发生怎样的情形? 在今天看来,我们无论如何想象都不为过。

直接铺排到我们面前的有两个问题:一是他能否蜕去文明的外衣而融进自然法则当中; 二是他能否在原始、蛮荒之中探索出新的进化轨迹,进而重新融入人道法则当中。

这是一种奇异的、大胆的,充满了冒险精神和哲学思考的想象,我们甚至会为这种想象而惊悸战栗。 周景雷说:“我惊诧于王安忆的叙事、想象、描摹和凝练的能力,她把这个故事写得那么跌宕和富有张力。

小说有两条主要线索,一是主人公‘他’失踪后家人的寻找。在这条线索中,我看到了都市的畸变以及蕴含其中的人与人之间,包括亲情之间的隐秘、牵制、冲撞和不信任。” “在另一条线索中,‘他’ 被错误绑架后,因曲折的经历和长时间的孤寂生活,最终失语失忆,于是开始了又一次的自我进化过程。

两条线索交叉前行,遥相呼应,互为前提,并由此构织出一个巨大的隐喻世界。”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小说所呈现出来的主题,既可说是单一的,又可说是错综复杂的,但有一主题却是明白确凿,王安忆在这里探讨了人向自然蜕变的可能性,以及人再由自然向文明进化的难度。

比如“他”被投入到林窟后,长时间的磨砺使其彻底原始化。

但经历了一场大火后,被迫转入乡村小镇。我们注意到,乡村小镇与大都市的文明尚有距离。当“他”在这个小镇开始觉醒并试图寻找都市文明之时,却在返回上海的途中跌入水中不幸身亡,于是,所谓文明的二次进化中断。

“我们从这里能够意识到的一个哲学命题是,人类文明是否还能再走一遍来路?如果可以,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一切是否会有改变?应该说,这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也是最具原初意义的追寻。当然,王安忆通过‘他’的溺亡已经道出了答案。

” 在周景雷看来,“匿名”是王安忆为这部小说所设定的最初隐喻。通过匿名的方式,可以剥离文明世界所赋予诸种事物的抽象意义,可以将人作为个体和意义符号隐迹于茫茫丛林之中。 所以我们看到,小说的上半部不管是“他”还是哑子、二点、麻和尚等,都不是在“实名”的意义上获得鲜活的生命感。

他们与大山、森林甚至天空等融为一体,尽情呈现我们在这个时代所能够想象得到的最为原始的质感。 王安忆探讨人类文明进化历程 其实,这些还仅仅是事物的一个方面。

王安忆在这部小说里所要探讨的还有在人类匿迹之后能否重新开始文明的演化,而要演化就必须得有命名。这是小说下半部主要承担的任务。比如,“他”在林窟里为了生存必须不断地给周围事物命名; 逃离林窟来到小镇时需要通过命名的方式与社会、与人交往。

于是,鹏飞、敦睦、先心等人物进入到了读者的视野。这些人物既是半命名的,也是半匿名的。 他们大都有着某种先天的不足,从文明进化的角度而言,他们或是还没有被完全现代化,或是过分现代化的余物,可见文明能否再次进化着实令人疑虑。

在采访的最后,周景雷说,细数小说里的地名和人名可以发现,从林窟、柴皮到九丈、五尺,从哑子、二点到鹏飞、敦睦和先心,逐渐从无意义走向有意义,而这个有意义又意外终止于“他”的溺水而亡,进化的历程因此遭遇挫折。

整体来看,这部小说并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批判色彩,尤其不牵涉一般所说的对现代化、现代文明的批判,它的核心旨趣在于对人类自身发展过程的反思,是对人类史的咀嚼、雕刻和实验。

整部《匿名》充满了冒险精神,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阅读上充满了障碍,这可能是王安忆迄今为止最具有阅读难度的一部作品。在小说中,叙述方式和语言运用超过了故事本身,细密的叙述流层层叠叠、盘根错节,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二是《匿名》使王安忆的创作思考和表现主题获得重大突破。在以往的写作中,王安忆一般都是贴着现实的大地行走,愿意在日常的生活逻辑中嵌入自己的思考,忠实地表达对世界的现实态度,但在《匿名》中却充满了玄思。

这种玄思所面临的险境正如“他”置身林窟一样,有飞翔,也有沉甸甸的坠落。 作者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态度延伸为对人类进化史的省思。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