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黄皮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野黄皮的功效与作用_野黄皮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2019-05-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的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野黄皮吗?野黄皮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野黄皮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的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野黄皮吗?野黄皮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野黄皮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野黄皮的功效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通用名称】野黄皮

【异名】接骨木(《广西药植名录》),山黄皮、假黄皮(《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山茴香(《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齿叶黄皮的叶及根。

【性味】《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苦微辛,凉。\"

疏风理气,除湿和瘀。治感冒,麻疹,哮喘,胃痛,风湿,水肿,扭挫伤折脱臼。

①《广西药植名录》:\"治麻疹,骨断,脱臼。\"

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解表祛风,化气止痛,除湿消肿。治感冒高热,疟疾,水肿,胃痛,骨折,扭伤,关节炎,湿痒。\"

③《贵州药植名录》:\"治哮喘。\"

内服:煎汤,2~4钱。外用:煎水洗。

一般人均可使用。

①治感冒高热:山黄皮、桑枝、香精、淡竹叶,水煎服。(《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②治全身水肿:山黄皮、老松皮、麦秆、紫苏梗、蝉蜕,煎水外洗;并内服萝卜子二次,每次三钱。(《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齿叶黄皮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约8米,全株有香气,以叶为甚。树皮灰褐色,有灰白色斑块,嫩枝有斑点。单数羽状复叶聚生枝顶,长15~40厘米;小叶5~15,卵形、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5~9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或尾状尖而钝头,基部钝斜或为阔楔形至楔形,两侧略不对称,边缉有明显的圆锯齿,稀为细小而不大明显;叶柄带红色,长约0.5厘米。聚伞圆锥花序腋生;花淡黄色;萼片4,稀为5,广卵形;花瓣4~5,长圆形;雄蕊8,稀为10;子房近圆球形,花柱比子房短,柱头与花柱等宽,略成4棱。果近圆形,比豌豆略大,紫黑色或暗紫色;每果有种子1~4粒。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于石灰岩山坡灌木丛或疏林中。分布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