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功效与作用】中药菊花的功效与作用_菊花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2018-11-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菊花吗?菊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菊花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菊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菊花吗?菊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菊花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菊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异名】节华(《本经》),金精(《金匮玉函方》),甘菊、真菊(《抱朴子》),金蕊(《纲目》),家菊(《群芳谱》),馒头菊、簪头菊(《医林纂要》),甜菊花(《随息居饮食谱》),药菊(《河北药材》)。

【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

【植物形态】菊 多年生草本,高50~140厘米,全体密被白色绒毛。茎基部稍木质化,略带紫红色,幼枝略具棱。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5厘米,宽3~4厘米,先端钝,基部近心形或阔楔形,边缘通常羽状深裂,裂片具粗锯齿或重锯齿,两面密被白绒毛;叶柄有浅槽。头状花序顶生成腋生,直径2.5~5厘米;总苞半球形,苞片3~4层,绿色,被毛,边缘膜质透明,淡棕色,外层苞片较小,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第二层苞片阔卵形,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花托小,凸出,半球形;舌状花雌性,位于边缘,舌片线状长圆形,长可至3厘米,先端钝圆,白色、黄色、淡红色或淡紫色,无雄蕊,雌蕊1,花柱短,柱头2裂;管状花两性,位于中央,黄色,每花外具1卵状膜质鳞片,花冠管长约4毫米,先端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雄蕊5,聚药,花丝极短,分离,雌蕊1,子房下位,矩圆形,花柱线形,柱头2裂。瘦果矩圆形,具4棱,顶端平截,光滑无毛。花期9~11月。果期10~11月。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白菊花根)、嫩茎叶(菊花苗)、叶(菊花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

①《本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②《别录》:\"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

③陶弘景:\"白菊:主风眩。\"

④《药性论》:\"能治热头风旋倒地,脑骨疼痛,身上诸风令消散。\"

⑤《日华子本草》:\"利血脉,治四肢游风,心烦,胸膈壅闷,并痈毒,头痛;作枕明目。\"

⑥《珍珠囊》:\"养目血。\"

⑦《用药心法》:\"去翳膜,明目。\" ⑧王好古:\"主肝气不足。\"

⑨《纲目拾遗》:\"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疔肿。\"\"黄茶菊:明目祛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

内服:煎汤,1.5~3钱;泡茶或入丸、散。

①《本草经集注》:\"术、枸杞根、桑根白皮为之使。\" ②《本草汇言》:\"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宜少用之。\"

①治风热头痛: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为末。每服一钱半,茶调下。(《简便单方》)

②治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桔梗二钱,甘草八分,苇根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三服。(《温病条辨》桑菊饮)

③治风眩:甘菊花暴干。作末,以米馈中,蒸作酒服。(徐嗣伯·菊花酒)

④治热毒风上攻,目赤头旋,眼花面肿:菊花(焙)、排风子(焙)、甘草(炮)各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散。夜卧时温水调下三钱匕。(《圣济总录》菊花散)

⑤治眼目昏暗诸疾: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一斤半捣罗取末)一斤,甘菊花(末)一斤。上二味和匀,取肥地黄十五斤,切,捣研,绞取汁八、九斗许,将前药末拌浸,令匀,暴稍干,入盘中,摊暴三、四日内取干,候得所即止,勿令大燥,入炼蜜二斤,同捣数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日午,热水下。(《圣济总录》夜光丸)

霜降前花正盛开时采收,其加工法因各产地的药材种类而不同。白菊:割下花枝,捆成小把,倒挂阴干。然后摘取花序。滁菊:摘取花序。经硫黄熏过,晒至六成干时,用筛子筛成球状,晒干。贡菊:摘取花序,烘干。杭菊:有杭白菊、杭黄菊两种,杭白菊摘取花序,蒸后晒干;杭黄菊则用炭火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