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渠子女 林伯渠八个子女 乌兰夫八个子女现状

2017-10-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49年初,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党中央讨论了这个问题.当时,周恩来曾把乌兰夫整理的一份有关内蒙古基本情况的材料批发给与会同志.党中央提出恢复内蒙古历史上的本来面貌,逐步实现内蒙古东西部的统一.自治区领导机关先由乌兰浩特搬到张家口,待绥远解放后移至归绥(即今呼和浩特).按照党中央的这一意图,也就确定了内蒙古的行政区域.这一意图的含意很明确,就是撤销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形成东西部统一的内蒙古自治区,以彻底改变国民党及历代统治者对内蒙古实行分割统治的状况.这样做既符合内蒙古的历史情

1949年初,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党中央讨论了这个问题。当时,周恩来曾把乌兰夫整理的一份有关内蒙古基本情况的材料批发给与会同志。党中央提出恢复内蒙古历史上的本来面貌,逐步实现内蒙古东西部的统一。自治区领导机关先由乌兰浩特搬到张家口,待绥远解放后移至归绥(即今呼和浩特)。

按照党中央的这一意图,也就确定了内蒙古的行政区域。这一意图的含意很明确,就是撤销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形成东西部统一的内蒙古自治区,以彻底改变国民党及历代统治者对内蒙古实行分割统治的状况。

这样做既符合内蒙古的历史情况,也符合内蒙古地区蒙古民族和有关地区各民族的利益,深受蒙古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拥护。但是,当时也有少数人不理解,以各种借口拖延这一问题的解决。

周恩来深刻理解各族人民的心情,坚定地贯彻了党中央的意图,并为贯彻实施这一意图耐心细致地做了大量思想工作。有一次乌兰夫去见毛泽东,一见面毛泽东就问乌兰夫:“你搬家了没有?”乌兰夫说还没有搬。

毛泽东听了感到奇怪地说:“怎么!你们还住在张家口?!”乌兰夫汇报说还有人不理解,需再做做工作。由于毛泽东对此事态度非常坚定,乌兰夫就把情况报告了周恩来。周恩来说:这个问题是中央已经定了的,毛主席也说过了,按中央定的办,我再做做工作。

经过周恩来多次耐心地谈话,终于做通了有关同志的工作,这个问题才最后得到了圆满解决。1952年夏天,内蒙古自治区领导机关才由张家口迁到了归绥。后来又在周恩来的关心和主持下,经过几次区划调整,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才形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做到了党中央要求的“恢复内蒙古历史上的本来面貌”。

周恩来重视民族工作。十年浩劫中,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肆意践踏党的民族政策,把中央一级所有民族工作机构都一扫而光。大量民族工作问题无人过问。周恩来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虽然当时他病情很重,但却放心不下。

在那种复杂情况下,他经过多方面考虑,下决心提出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一个民族政策研究小组,并且提出“组长还得乌兰夫同志当”。这个研究小组设立后,乌兰夫没有辜负周恩来的关心和信任,尽心尽力地把工作做好。

当时民族政策研究小组连乌兰夫在内只有7个人。虽然那时“四人帮”还在台上,民族工作很难做,但是,毕竟有了一个民族工作的机构,不管怎么样,这方面的问题总算有人管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逐步恢复民族工作机构,为正常开展民族工作创造了基础和条件。后来中央还任命乌兰夫为中央统战部部长,把这个小组一直带到了中央统战部,使得我们国家的民族工作有较好的连续性。

相互努力人畜两旺

旧中国内蒙古广大牧区的蒙古族牧民,经济、文化水平低下,疾病流行,人口下降,生活极为悲惨。解放后,人民政府就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在内蒙古牧区提出了“人畜两旺”的口号。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中央和全国各省、市都给予了有力支持和全面帮助。这种支持和帮助是在周恩来的亲自过问、直接主持下进行的。

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解除内蒙古牧区群众的病痛,制止人口下降,开展过一场消灭梅毒病的“驱梅”斗争。那时候国家还很困难,为了支援“驱梅”,在周恩来主持下,从中央和一些省、市抽调了大批医务人员,组成“驱梅”医疗队派往内蒙古牧区,同时还调进了大批药品和医疗器械,保证“驱梅”的需要。

在中央和有关省、市支援下,经过“驱梅”医疗队医务人员的艰苦奋战,内蒙古牧区的梅毒病很快得到控制,短短几年就把给牧区群众造成灾难的梅毒病消灭了。

三年困难时期,全国食品缺乏,大家都在为如何渡过难关积极想办法。1959年底,乌兰夫在北京开会时遇到了康克清,康克清说,上海和华东其他几个城市有些孤儿,由于食品不足很难办,问乌兰夫能不能想办法帮助一下。

乌兰夫当即回答说:“可以。一个办法是给他们送一些奶粉;再一个办法是把这些孩子送到内蒙古。最好的办法是把孩子们给牧民抚养。牧民很喜欢孩子,不管谁家的孩子都喜欢,交给他们抚养,既可妥善安排这些孤儿,又能解决牧民缺孩子的问题,可说是两全其美。”

康克清觉得给牧民抚养的办法好,当即表示赞成。周恩来知道这件事后,很高兴,他对乌兰夫说:“这很好嘛,内蒙古地广人稀,特别是牧区缺小孩子,牧民又很喜欢,多收养些南方孤儿,帮助解决了南方的燃眉之急,并且对发展牧区人口和以后建设还有好处,符合‘人畜两旺’的要求。

但要注意把工作组织好,把孩子们安排好。”乌兰夫说:“请总理放心,我们一定安排好,准保他们吃得胖胖的,长得壮壮的。”为了接收和安排这批南方孩子,内蒙古成立了以自治区卫生厅厅长为首的专门机构,抽调了一批医护和保育人员,负责孩子们的医疗保育工作。

在1960年到1961年两年内,内蒙古先后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接来几千名孤儿。牧民见了这些孩子高兴极了,很多中年“阿妈”、“阿爸”,甚至“老阿妈”、“老阿爸”都抢着领。

这些孤儿有了“父母”,有了温暖的家,茁壮成长,更加讨阿妈、阿爸们的喜欢。这批孩子后来都能讲流利的蒙古话,成了蒙古牧民的后代、草原上的新一代主人。其中有些还当了干部,成了科学家。

周恩来在内蒙古经济建设方面也花费了不少心血。他始终关心包钢和包头工业基地的建设。包钢作为国家重点项目,包头作为重要工业基地进行建设,都是20世纪50年代初制定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在周恩来主持下定下来的。

那时的包钢所在地,还是一片荒漠,在那里建设大型钢铁企业,建设新兴工业基地,是很不容易的。为了完成包钢和包头工业基地的建设任务,带动整个内蒙古经济发展,中央发出了全国支援包钢的号召。为实现这一号召,周恩来处处走在前面。

在他的支持和组织下,支援包钢、支援包头、支援内蒙古自治区建设的大军,从全国各地源源而来,设备和物资也成批地调进。在全国的支援下,到1959年,新兴工业基地包头已初具规模,包钢的大部分基础工程也已搞了起来,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包钢一号高炉提前一年建成投产。

当一号高炉开始出铁的时候,周恩来亲自到包头剪彩,庆祝包钢建设初战告捷。1959年10月15日上午,周恩来到包头后,没有休息就听取了包钢建设情况汇报。

下午,乌兰夫陪同周恩来到包钢参加一号高炉剪彩庆祝大会。剪彩后,周恩来嘱托要把建设搞好,要把高炉管好,并且高兴地说:你们做出了历史上不可想象的事情,我们胜利了。但是,这胜利还是初步的,还要用更大的努力,加快包钢建设,加快包头和内蒙古的建设,夺取全面建设的更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