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苏幕遮品读 范仲淹《苏幕遮》品读与探讨

2017-12-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苏幕遮·怀旧①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②,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③,追旅思④.夜夜除非,好梦⑤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①选自<全宋词>.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参知政事,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有<范文正公集>.    ②[波]水波,这里指水面.    ③[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销魂.黯,愁苦的样子.    ④[追旅思(si4)]羁旅的

苏幕遮·怀旧①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②,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③,追旅思④。夜夜除非,好梦⑤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①选自《全宋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参知政事,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有《范文正公集》。    ②[波]水波,这里指水面。

    ③[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销魂。黯,愁苦的样子。    ④[追旅思(si4)]羁旅的愁思缠扰不休。

追,追随,纠缠。⑤[好梦]指回家欢聚的梦。 [作者简介] 补充:生二岁而孤,谥文正。 [名家赏析] 这是范仲淹在外地思念家室的作品。 “情景交融”、“情因景见”、“景中带情”,甚至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话。

细想起来,天地间一切所谓“景色”,有哪一样不是通过人才获得它的意义的呢? 范仲淹是融情入景的能手。你看他这首《苏幕遮》又给我们描下一幅动人的秋景。但它和《渔家傲》不同,它是鲜艳浓烈的秋天;而就在这幅色调浓烈的画卷中,有一股强烈的感情扑人而来。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浓烈的秋色,更主要的是感受到它那深挚的怀人之情。 上片。湛青,连云彩也变得湛青的天穹,它下面是一片铺满黄叶的原野。

一眼看去就使人猛然感到秋天已经来临了。这充满秋色的天地,一直向前方伸展,同一派滔滔滚滚的江水连接融合起来。而大江远处还抹上一层空翠的寒烟,让江水和天空都显得迷潆莫辨了。 正是斜日西下的时候,远近的峰峦各各反射着落照余晖,把夕阳的残光一步步带到更为遥远的地方。

看到这一派景色,远游的客子陡然从心底里飘出一缕思乡之情,仿佛随着夕阳的残光远远飘荡开去,一直飘出斜阳之外,飘落在芳草萋萋的故乡,飘落在绿茵如染的自己的家院。

“芳草”为什么就是诗人的家乡呢?这里面暗中化用了《楚辞》的话:“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意思是王孙远游不归,只见家乡的芳草丰盛地生长。后来李商隐也说:“见芳草则怨王孙之不归。”可见,“芳草”远在“斜阳外”,就不单是指自然界中的芳草,而是借芳草来暗示诗人的家乡远在天际,好像越出斜阳之外,比斜阳更要遥远了。

上片。真是好一幅阔大而又浓丽的秋色,但谁又能说它不是在强烈抒情呢! 于是我们义不禁想到《西厢记》。

你看它这几句: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先勾勒一幅凄紧的秋景,然后在“霜林醉”下面加上点睛之笔——“总是离人泪”。于是,“恨成就得迟,怨分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强烈的感情就像流水奔涌而来了。

这位杂剧高手是善于汲取前人掘出的美泉的,化用得真好啊! 下片。 范仲淹在上片融情入景,下片就顺着景物所构成的意境,让汹涌的情潮尽情倾泻出来: “黯乡魂,追旅思”——上三字是作者妻子的梦魂,下三字是作者自己思家之念。

(注:此处与课本不同。) (妻子黯淡凄楚的乡魂,追寻着旅外游子的思家之梦。两种感情的化身在茫茫的空间互相寻找,互相吸引,“乡魂”终于“追”上了“旅思”,于是夫妻俩就在梦中蓦然相会。

“黯乡魂”三字,解为“思念家乡,黯然销魂”,或认为“乡魂、旅思是互文”。这当然也是一种说法。唐诗人储光羲《渭桥北亭作》诗:“乡魂涉江水,客路指蒲城。

”就是这种乡魂。可是在此词中,却很难处理那“追”字。按江淹《别赋》,先写“行子肠断,百感凄恻”。再写“居人愁卧,恍若有亡”。然后说:“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离梦”是一方,“别魂”又是一方。

范仲淹此词也是双方并举,所以句中用一“追”字。这样来理解下片的开头,似乎更能贴近作者当时的心境。)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不料非常短暂,而且还是梦中。然而显然是有了那次梦中相会,才引起这样的渴念;而且还可见,没有这样的好梦,便只有无尽的思忆。

“明月楼高休独倚”——看来又是“寻好梦,梦难成”,翻起身来,又靠在高楼的栏杆上。然而一轮明月,反而引起愁怀,所以又觉得“休倚”为好。倚是难过,不倚也同样难过。

他在倚和不倚之间徘徊,真是“欲倚还休,欲休还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终于还是“休倚”了。回到室内,借酒浇愁,忘却这份相思,也解决倚和休倚的矛盾。这该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吧!

但那结果也不曾稍好一点。酒立即化成相思之泪,泪比往常还更多了…… 让我们再回环细读两遍:秋浓似酒,乡思又更浓于洒;梦魂难接,明月更增添相思之苦;于是酒人愁肠,不料酒却化成相思之泪,越发无法开解了。 柔情似水,蜜意如绵,出自一位历史上有数的“名臣”口中,然而丝毫不曾贬损他那高大的形象。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真是一语点破了艺术上客观和主观的微妙关系。 酒,不过是千万客观事物中的一种,然而一旦进入愁人的肠中,却化为主观的相思了。

一切自然景物不是也有同样的转化能力么?懂得酒可以化成相思泪,甚至“酒未到”也可以“先成泪”(见范仲淹《御街行》),景与情、物与我,在文艺作品中怎么可以截然分割呢? 分析情景关系。

这首词先从写景入手,写出很典型的高秋景色,境界开展阔大。这种开阔的境界,却用那句“山映斜阳天接水”为关捩(lie4转动,拨子转入。关捩,机轴,机关。比喻要义,原则。)“芳草无情”,轻轻传出作者思乡的念头,景与情之间的衔接是非常巧妙的。

“芳草”无情而人有情。无情的芳草能远出斜阳之外,伸到自己的故乡;而人呢?富于感情的人反而不如芳草!这正是人生最无法开解的憾事。这里已不是写芳草斜阳,而是强烈地抒发沉重的怀人之情了。

下片在抒情中进一步刻画作者本人的形象。那思乡的梦魂,那梦里的欢笑,那倚楼的孤影,那带酒的泪痕,都是竭力渲染勾勒人物,让他的形象鲜明而突出。 在抒情与写景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是我国古典诗词的特长。

它很值得我们从中汲取经验。 [评点精粹] 范希文《苏幕遮》一调,前段多人丽语,后段纯写柔情,遂成绝唱。([清]邹祗谟《远志斋词衷》 此去国之情。([清]张惠言《词选》) 文正一生并非怀土之士,所为乡魂旅思以及愁肠思泪等语,似沾沾作儿女想,何也?观前阕可以想其寄托。

开首四句,不过借秋色苍茫以隐抒其忧国之意:“山映斜阳”三句,隐隐见世道不甚清明,而小人更为得意之象;芳草喻小人,唐人已多用之也。

第二阕因心之忧愁,不自聊赖,始动其乡魂旅思,而梦不安枕,酒皆化泪矣。其实忧愁非为思家也。文正当宋仁宗之时,扬历中外,身肩一国之安危,虽其时不无小人,究系隆盛之日,而文正乃忧愁若此,此其所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矣。

([清]黄苏《蓼园词选》)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天连水,水连山,山连芳草;天带碧云,水带寒烟,山带斜阳。自上及下,自近及远,纯是一片空灵境界,即画亦难到。下片,触景生情。

“黯乡魂”四句,写在外淹滞之久与乡思之深。“明月”一句陡提,“酒人”两句拍合。“楼高”点明上片之景为楼上所见。酒入肠化为泪亦新。(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品读与探讨] 1.

双调的词作往往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从而达到情景相生之妙。诵读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想一想,上片所写之景有何特点?下片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作者是如何将上片的景和下片的情巧妙联结起来的? 答: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秾丽之景和深挚之情的统一。上片所描摹的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图,已蕴涵乡思离情;下片相思离愁则全是从上片生发开来。

词人运用了倒插逆挽的手法,先在上片摹写触目所见的伤心秋景,在下片“明月楼高休独倚”一句方才点出倚楼远眺、伫立凝想的主人公及立足点,这样景、人、情就更为有机地统一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