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晚上就咳嗽怎么办? 5大症状帮你对症下药

2019-01-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到晚上就咳嗽怎么办? 咳嗽多分外感内伤两大因素论证. 一.风寒袭肺 辩证要点:咳嗽声重有力,气急欠平,咽喉作痒,或鼻塞流清涕,咳痰稀薄色白,伴头痛,肢楚,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联系:多属上感或急支初起(全身症状不明显,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多见于秋冬季. 参考方剂:止嗽散 桔 梗9g 荆 芥9g 紫 菀9g 百 部9g 白 前9g 甘 草3g 陈 皮6g 夹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加半夏.川朴.苍术.茯苓: tion&q

一到晚上就咳嗽怎么办?

咳嗽多分外感内伤两大因素论证。

一、风寒袭肺

辩证要点:咳嗽声重有力,气急欠平,咽喉作痒,或鼻塞流清涕,咳痰稀薄色白,伴头痛,肢楚,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联系:多属上感或急支初起(全身症状不明显,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多见于秋冬季。

参考方剂:止嗽散

桔 梗9g 荆 芥9g 紫 菀9g 百 部9g 白 前9g 甘 草3g 陈 皮6g

夹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加半夏、川朴、苍术、茯苓;

热为寒遏,咳声不畅,气急似喘,痰粘稠,心烦口渴,寒热少汗者,用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加石膏、桑皮、黄芩。

二、风热犯肺

辩证要点: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嗄哑,喉燥咽痛,口渴,痰粘稠或稠黄,咯痰不爽,或鼻流黄涕,咳时烘热汗出,肢楚,恶风,身热头痛,苔薄黄,脉浮数。

联系:可见于多数急支或肺炎初期(毒血症状较显著)。多见春季。

参考方剂:桑菊饮

桑 叶15g 菊 花6g 杏 仁12g 连 翘5g 薄 荷5g 桔 梗12g 甘 草5g 苇 根12g

咳重加前胡、牛蒡子、天竺子、大贝母、枇杷叶;

热盛加山栀、黄芩、知母;

咽痛、声嗄,加射干、赤芍、挂金灯、土牛膝;

夹暑加六一散、荷叶;

热伤肺津加南沙参、花粉。

三、风燥伤肺

辩证要点: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痰少而粘,或粘连成丝,不易咳出,咳而胸痛,痰中带血丝,鼻塞、头痛、微寒、身热,多发于秋季,苔红少津,脉浮数。

联系:多见秋冬干燥季节,如上感、急支的某些类型,肺结核初期,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部分患者。

参考方剂:桑杏汤

桑 叶3g 杏 仁5g 沙 参6g 象 贝3g 香 豉3g 栀 皮3g 梨 皮3g

津伤较盛,配麦冬、玉竹;热重,加石膏、知母;痰中带血加白茅根。

四、肺气虚弱

辩证要点:咳声低弱无力,气短不足以息;咯痰清稀色白量多;神疲懒言,食少;面色恍白,畏风,自汗,易因感冒而咳嗽加重;苔淡白;脉细弱。

联系:多种肺系疾病伴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失代偿。

参考方剂:温肺汤

人参肉桂干姜钟乳石半夏 橘红木香甘草

痰多清稀加白芥子、细辛;畏寒、肢冷加附子;咳逆气短,动则更甚加补骨脂、诃子、沉香。

五、肺阴亏耗

辩证要点: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挟血;口干咽燥或声音逐渐嘶哑;颧红,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形瘦神疲;舌红苔少;脉细数。

联系:慢性咽喉炎、肺结核、肺部肿瘤或肺炎、肺脓疡恢复期。

参考方剂:沙参麦冬汤

沙参15g玉竹、麦冬各12g桑叶、生扁豆、天花粉各9g生甘草3g

咳剧加川贝母、甜杏仁、蒸百部;

咳而气促配五味子、诃子;

潮热酌加功劳叶、银柴胡、青蒿、鳖甲、胡黄连;

盗汗加瘪桃干、乌梅、浮小麦;

咯吐黄粘痰加蛤粉、知母、黄芩;

痰中带血配丹皮、山栀、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