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化障碍症状有哪些 其3大治疗方法介绍

2019-03-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其严重程度并不足以解释患者的痛苦与焦虑.对患者来说,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 躯体化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中的一种疾病.该病表现为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其严重程度并不足以解释患者的痛苦与焦虑。对患者来说,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

躯体化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中的一种疾病。该病表现为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器官,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多伴有社会、人际或家庭行为方面的严重障碍。起病往往在成年早期,女性多于男性。

病因

1.遗传

躯体化障碍的发病原因还不为人知,但无疑它是一种具有家族聚集性的障碍。在一些研究中,大约20%的躯体化障碍患者的女性一级亲属也符合躯体化障碍的诊断。这种家族聚集性可以受到遗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的影响。

2.个性特征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女性躯体化障碍患者具有共同的病因,并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之间存在关联,而对男性患者而言,躯体化障碍则更多地和焦虑障碍存在关联。

3.神经生理

躯体化障碍患者的双侧额叶存在对称性的功能障碍。非优势半球前部的功能障碍比后部的严重。躯体化障碍患者优势大脑半球的功能障碍比健康对照和抑郁障碍患者的严重。

4.心理社会因素

信息处理方法的缺陷可能形成躯体化障碍患者及其生物学亲属以躯体不适为突出的主诉,症状无明确定位和病理性赘述。有学者提出了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社交模型理论,即患者在家庭中把症状的躯体化作为表达情感(如痛苦)的一种方式,期望从家庭中的核心成员那儿寻求支持和关心。

治疗

1.一般治疗

治疗开始时要重视医患关系的建立。要以耐心、同情、接纳的态度对待患者的痛苦和诉述。应该告知患者他是罹患了一种疾病,并以积极的口吻向患者叙述躯体化障碍的各种表现。医生应该向患者保证,目前没有依据证明躯体疾病导致患者的不适,而患者的不适可能和应激有关。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主要治疗形式,其目的在于让患者逐渐了解所患疾病之性质,改变其错误的观念,减轻心理因素的影响。

(1)支持性心理治疗 给予患者解释、指导、疏通,令其了解疾病症状有关的知识,对于缓解情绪症状、增强治疗信心有效。

(2)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 帮助患者探究并领悟症状背后的内在心理冲突,对于症状的彻底缓解有效。

(3)认知治疗 对于疑病观念明显且有疑病性格的患者,予以认知矫正治疗,有远期疗效。

(4)森田疗法 使患者了解症状实质并非严重,采取接纳和忍受症状的态度,对于缓解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

3.药物治疗

躯体化障碍患者常常会有焦虑和抑郁症状,可用小剂量抗抑郁剂如选择性无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症状。小剂量的抗焦虑药可以部分改善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