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出汗是怎么回事 引起多汗症的原因

2019-06-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汗,几乎与你终身相伴.高温下体育运动和劳动,一日最多出汗量可达6-10升.所以,汗对人体至关重要,绝非"废物".汗是"散热器".如果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体温就会上升,而大汗一出,你的高烧立退.汗还是"水盐调节器".它除含99%的水分外,还有少量的盐分.因此汗有协助肾脏排泄废物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作用.汗还是"护肤品".一点不出汗,你的皮肤就会干燥,因为汗液分解产生的弱酸性,有一定抑菌作用. 不过,汗出得太多,也预示着身体可能

汗,几乎与你终身相伴。高温下体育运动和劳动,一日最多出汗量可达6—10升。所以,汗对人体至关重要,绝非“废物”。汗是“散热器”。如果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体温就会上升,而大汗一出,你的高烧立退。汗还是“水盐调节器”。它除含99%的水分外,还有少量的盐分。因此汗有协助肾脏排泄废物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作用。汗还是“护肤品”。一点不出汗,你的皮肤就会干燥,因为汗液分解产生的弱酸性,有一定抑菌作用。

不过,汗出得太多,也预示着身体可能出了问题。有人说,不热不动也出汗。由于天气、环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属于静汗,而异常的静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盗汗等。不热、不运动就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盗汗,是阴虚。这类人可多吃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另外,根据出汗部位的不同,也能辨识疾病。额头面部出汗过多,是积食的表现,减少食量、吃清淡饮食能缓解。手足心多汗,伴有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多属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要通便。心窝、胸口多汗,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常伴食欲不振、睡眠差,可通过如慢跑、太极拳等缓解。而且,汗的一些表象如气味和颜色也有大讲究。汗味如果发腥,和热证或湿热证有关,一般属肝热。可用清淡饮食,或用中药菊花等泡水喝。有些人的汗液呈蓝色、青色、青绿色、红色或黄色等,叫做色汗。注射美蓝的人可出现蓝色汗液,青绿色。汗的人要考虑钢中毒,红色汗的人可能服了碘化钾。

有的人特别爱出汗,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吃顿饭、做点事常常是满头大汗,稍一紧张就汗流浃背,这种病症在医学上称为多汗症。多汗症可因发热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引起。夏天气候炎热,人处于高温之下,多汗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在气温低的情况下也是这样,就应考虑是一种病态了。

引起多汗症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低血糖症。

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很多,发作时可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为主要表现,发作时因血糖突然下降刺激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出大量肾上腺素可导致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震颤等。

二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为甲亢。

怕热多汗是这一疾病的特征之一,而且还表现为精神紧张、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难以入睡等症状。另外,患了甲亢,食欲增大,吃得多,人反而消瘦。甲亢时胃肠功能增强,多数患者大便次数增多,同时有心慌、工作效率下降等症状。

三是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常见的症状就是淋漓多汗,出汗具有阵发性,有时也可以持续出汗,但阵发性发作时面部潮红或变白可同时发生。还会出现心慌、手颤、四肢发凉等。但本病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血压升高,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头痛症状。

四是糖尿病。

糖尿病由于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常也有出汗异常增多现象。但患者同时有“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通过血糖检查和尿糖检查,一般不难做出诊断。

专家提示:

汗液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钠,出汗多应当多补充食盐,但对出汗后应当补充钙却有所忽略。据研究每1000毫升汗液中含钙1毫克当量。在平时每天由汗液中丢失钙仅15毫克并不十分重要,但在高温环境下劳作的人员,每小时从汗液中丢失钙在100毫克以上,这个量几乎占钙总排出量的30%,很容易导致低钙血症。病人手足抽筋,肌肉抽搐,长期钙缺乏会导致成人患软骨病,易骨折,以及经常腰背和腿部疼痛。因此,专家提醒:为了防止出汗后低血钙,高温作业者应当在生活中摄取足够的钙,多吃些含钙的牛奶、乳制品、鱼类、海产品及绿叶蔬菜等食物。此外,还应提高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总之,一旦异常出汗的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压、充血性心衰、结核等,都伴随明显的相应症状,必须及时就医控制病情,而后多汗情况就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