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 甄子丹 李连杰 谁才是中国功夫之王?

2018-09-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为男人都喜欢比拼谁最厉害?特别是电影武打片的主角,讲得头头是道,都想把自己喜欢的明星列为第一,但我们不能失去理性,要客观去评价,不能光凭主观去评比一个人,这样

作为男人都喜欢比拼谁最厉害?特别是电影武打片的主角,讲得头头是道,都想把自己喜欢的明星列为第一,但我们不能失去理性,要客观去评价,不能光凭主观去评比一个人,这样很容易出现偏差。我也是一个武打迷,从就看武打片长大,从小就对李小龙、李连杰、甄子丹等人十分崇拜,尤其对李小龙那可以说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可能很多人会骂,你怎么能够把李小龙与这些不入流的明星一起比较呢?

其实我觉得有比较,才会有差异化,只不过每个时代,每个明星擅长的东西不一样,就拿李小龙来说,他是六七十年代武打巨星,没有任何人怀疑,在那个时代,拍摄道具都很简陋,也没有特技,也没有太多的后期剪辑,武打动作都是实打实,拳拳到肉,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所以他的作品虽然不多,但都是经典作品,他是功夫之王,没有任何人怀疑,有怀疑那都是龙黑之类吧!那还用比拼吗?毕竟历史是朝前发展,自李小龙之后又涌现很多功夫明星如李连杰、甄子丹、赵文卓、吴京、托尼贾等人,他们水平和知名度相差不是很大,很多都是在同一起跑线,现在我们要说的是自李小龙之后,谁才是真正的功夫之王。

我们可以从一部类似的电影来比较,如精武门这部电影,这些武打明星都拍过,如李小龙拍的《精武门》、李连杰拍的《精武英雄》甄子丹拍的《新精武门》等,这三个人拍的精武门各有特色,先来说李小龙拍的《精武门》,他拍这部作品也就是他的人生真实写照.他十几岁就到异国他乡闯荡,受尽各种屈辱,特别是在五六十年代,华人在美国地位不高,那种遭遇只有自己知道,所以无论他拍《唐山大兄》、《精武门》还是《猛龙过江》都是以一个平凡的中国人在异国他乡闯荡,受尽各种屈辱,他一直在忍,直到忍无可忍,凭着他的个人本事,打得坏人哭天喊娘,这种最让人激动,也是电影的高潮片段,李小龙完全融入到主角戏中,所以很多人喜欢他拍的作品.

他拍《精武门》就是认为自己就是陈真,而且对日本人无比的痛恨,他拍《猛龙过江》就认为自己就是中国来的唐龙,受尽各种白眼,这都无所谓,当某一天爆发,终于打出自己的愤怒。在李小龙的电影中,处处贯穿着“我是不可侮辱的中国人”的精神。他一次次露出健硕的躯体,吼出凌厉的长啸来宣告着中华民族的自强。

22年后的李连杰版本却删除了这个情节,影片中的李连杰更像一位内外兼修的传统武侠,从第一幕开始,冷静、从容、尊重对手的基调就注入在陈真的身上。此版的陈真并非不爱国,但更多探讨的是武者在那个大时代下的困惑。他穿着皮鞋和日本的学生服,有一个9分的日本女友光子和一个10分的日本导师,民族矛盾的对立在李连杰版中不再是故事唯一的推动力。

与李小龙版外放的侠气不同,李连杰的“侠”更多地转向内心的修为,在他与船越文夫的对话中体现的特别明显——“中国人的武术讲究的是内心修为”而不是击倒对方,这才是练武的最高境界。

两版的结局自然也不一样,李小龙版《精武门》最让人感动的一幕是,致人死亡的陈真因为不信任日本人而压抑着悲愤询问中国巡捕房探长,“我少读书,你不要骗我,是不是我陈真走出去,精武馆就不会受连累!

李连杰版陈真也没有放弃民族责任,为了防止日本借藤田刚之死开战,同样决定牺牲小我,但多了一份智慧的陈真用叛徒当了替死鬼,留存了有用之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