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节综评:文化盛事氛围成型 议题关注度欠缺

2019-07-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4月23日晚,随着“天坛奖”各个奖项的成功颁发,第六届北京电影节落下帷幕。从4月8日,电影展映环节开始,到颁奖典礼结束,本届北京节共持续16天。在这16天里,影迷们享受到了属于他们的狂欢日;行业人士得以频繁聚集交流意见;项目创投人获得平台便于推进项目进行。在这期间产生的各种数据,充分反映了本届电影节引起的巨大反响。

北京国际电影节今年取得的成就,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近些年来,中国电影票房一路走高,电影市场资本充足,中国人追逐国片的热潮也在逐渐推高。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北京作为文化中心的地域特点:可以说,北京聚集了全中国最多的喜爱电影的人士,同时也聚集了最多的制作电影投资电影的人士。

依托着这种强势形态,北京国际电影节几乎是不可阻挡的展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点。就连意大利著名导演托纳多雷也为它的活力而震惊:“北京国际电影节代表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它在世界范围内找寻到了自己的恰当位置,我喜欢北京国际电影节在成长过程中所迸发出的无限可能,这种力量甚至超越了许多老牌电影节。”作为亲历北京电影节的媒体人,丝毫不觉得托纳多雷导演的这句话里有客套成分,他说的是事实。从身边影迷朋友们的热情,从参加的一场场论坛上获得的直接观感,从专业人士以及媒体同行的口中,我都能感受到北京电影节具有的这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今年北京电影节展映环节带来了最大的惊喜,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设置了20个展映单元,共有500多部中外电影参与展映,场次达到上千场。而北京的影迷们对此也非常买账,无论是大师如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还是明星如娜塔莉波特曼、凯特布兰切特;无论是国片如《长江图》、还是好莱坞电影如《大空头》;无论是老片如《小玩意》、还是处女作如《路边野餐》;都获得了影迷们的狂热追捧,一票难求的情形在影迷圈里每天都在发生。

作为此次展映的策展人,沙丹对北京电影节展映环节的意义显然有非常清晰的把握。在电影节接受新华网采访时,沙丹曾表示,他认为北京电影节首先是面对大众的,将电影节打造成一场北京的文化盛事,是符合电影节定位的。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电影属于大众文化,在北京当前文化环境下,只要操作得当,赢得最多人的关注显然是可能的。本届电影节显然做到了,就在电影节进行的这几天,就有不少非影迷朋友来问我,电影节上的那些电影到底好看在哪里。当我以非常个人情绪化的语言告诉她们:“对于影迷来说,看院线电影好比社交,而看电影节上的电影好比谈恋爱”时,他们往往都发出会心的微笑。我想如果明年电影节展映票不太难买的话,他们应该也会去看个一两场。

除了展映环节的成功,163.31亿元的签约交易额也展示了北京电影节作为一个有效的电影市场交易平台的力量。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作为电影节主体版块之一,多年来广泛吸纳中外重点企业、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着力构建电影要素、项目创投、电影版权交易平台,项目签约额不断创造新高。不难看出中国电影市场面临着互联网、金融、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影响,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进一步走向成熟是必然的事。

北京电影节是一项文化盛事,既是文化,就不能只有观众和市场,更多的意义还在于话题和观点的输出。所以电影节上密集的行业论坛也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参与和关注。“国际化”“中国故事”“话语权”“VR技术”等成为论坛上的热词。而韩三平、于冬、江志强、詹姆斯沙姆斯等国内外著名电影人纷纷在各论坛上亮相,发表关于中国电影的各种观点。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么多的专业人士以及行业大佬,在电影节期间却没能成功引爆一个热门议题——除了那个不太体面的“高票房电影都注水”说。当然,对于这一点,也是无法苛责的。毕竟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太快了,北京电影节也不过是一届刚刚举行到第六届的年轻电影节。组委会里年轻的工作人员们不仅要做大量的专业人士、各类媒体的接待安排工作;还要面对每日超额的日程场地安排调度;再让他们来对论坛议题设置和传播进行把控,确实也是不太实际的。

只希望明年的电影节,有更多的专业媒体人士参与进来,在议题环节加入更多的专业意见,帮助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国内外媒体上发出属于自己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