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铭心中的催眠师和心理分析师原来是胡歌张震高铭心中的催眠师和心理分析师原来是胡歌张震

2018-02-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5月6日下午,高铭作客南坪星光时代广场西西弗书店. 一本是写"非正常人类的正常世界",另一本则是关于"正常人类的非正常精神空间".话说起来拗口,但这丝毫不影响作者高铭带来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催眠师手记>在广大读者心中的地位--前者出版8年一直畅销,后者也迎来了第二季.5月6日,高铭就带着它作客南坪星光时代广场西西弗书店. 在和读者交流的同时,高铭也来了一次"爆料":尽管多次声明和正在筹备的网剧无关,但高铭直言自己心目

5月6日下午,高铭作客南坪星光时代广场西西弗书店。

一本是写“非正常人类的正常世界”,另一本则是关于“正常人类的非正常精神空间”。话说起来拗口,但这丝毫不影响作者高铭带来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催眠师手记》在广大读者心中的地位——前者出版8年一直畅销,后者也迎来了第二季。5月6日,高铭就带着它作客南坪星光时代广场西西弗书店。

在和读者交流的同时,高铭也来了一次“爆料”:尽管多次声明和正在筹备的网剧无关,但高铭直言自己心目中的催眠师和心理分析师的形象就是胡歌、张震那个样子。

和第一季的《催眠师手记》一样,第二季的内容也是高铭在过去数年间深入催眠、心理诊所,接触真实案例写出来的。“可以说每一个案例我都印象深刻,不深刻的我也不会写下来了。”高铭说,如果非要排一个轻重程度,自己只能说,还有更“严重”的,“那也是出于保护对方,原型不好写出来了。”

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创作至今,高铭说,其实自己一直保持着一种旁观者的身份。记者追问接触相对而言是负能量的东西多了如何排解时,高铭进一步解释,“我对自己定位就是旁观记录者,我没有责任和义务去解决问题。这对我而言就轻松很多了。”高铭说,过去多年来,有解决过程中自己帮忙的,但都不是必须,所以自己创作起来也相对独立。

受此影响,高铭直言自己也不太在意读者怎么看自己的作品。“我也没设想过读者会不会按书里涉及的心理问题对号入座。(要对号入座)也是读者自己的事,把我的小说当成科幻小说看,我觉得也可以。”

说到这里时,高铭解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己是有点自私的。“我写这些作品,首先是因为是喜欢了解、喜欢写这些,我最先考虑的都是自己先玩好。作品更像我把所有东西陈列、展览出来,我不评判结果。”

观察多了,也凭借写书出名了,找到高铭咨询解决心理问题的朋友也不少,“但除了很近的朋友,我偶尔给点意见,算是小福利外,我一般都不参与解决。”

不过,高铭还是建议大家如果怀疑、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了,最好找相关专业人士。“一定是有效的,倾诉就可以解压。心理分析师把那些哪些潜藏的东西翻出来,曝光之后变成意识,问题可能就不存在了。”

在他看来,当下国人其实大多数存在问题的就是不愿意交流、沟通。“其实多和人沟通是派遣压力的很好的方式,像我就是和我太太沟通,把这些写出来都是解压。”

高铭透露《催眠师手记》的网剧目前正在筹备中,而具体到大家都比较关心的演员人选,可能要到中后期才能确定。高铭说,自己希望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士来做。

不过,“剧本方面,我还是参与比较多的,我是剧本监制。”他进一步解释,这并非是自己不接受作品被改编,“我其实是希望看到别人来理解我的作品的。无论改成什么样子我都接受,人家评价和(影视剧)表现出来是两回事,这方面我没有强迫症。”

有意思是的,当记者问起演员方面有没有大致的范围了时,高铭再三强调和拍剧的筹备进展无关、纯属自己创作上的内心想法后,笑着说,“其实在没有谈到制作网剧时我就想到过,书中的心理催眠师的形象胡歌比较适合,心理分析师就是张震。”

高铭说,自己喜欢胡歌的内敛,而张震所有片子自己都看过,“我发现他有个特点,哪怕是他最严肃、最正的时候,眼神和动作其实都在拼命压抑着内心的邪。还有小田切让给我也是这种感觉,好像松懈一丝就泄露出来似的。”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